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文论翻译
1)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theory
文论翻译
2)  translating literary theory
翻译文论
1.
By translating literary theory is meant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of transporting literary theory from one social space to another by means of linguistic vehicles,which is inter-active with spatial poetics,and has gradually gained its legitimacy as an independent academic discipline conducive to complementing for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literary theories.
翻译文论是经由语言载体转换而从一种社会空间进入另一社会空间的文学理论及其语际实践形式。
3)  Cultural Translation
文化翻译论
4)  On Cultural Translation
论文化翻译
5)  Translated literature theory
翻译文学理论
6)  literature translation theory
文学翻译理论
1.
Xu Yuan Zhong s literature translation theory.
本文是对许渊冲先生文学翻译理论的综述。
补充资料:《文镜秘府论》
      中国古代文论史料。撰者日本僧人遍照金刚(774~835),俗姓佐伯,名空海,遍照金刚是其法号。公元921年追封为弘法大师。他生活在日本平安朝前期,对佛学以及文学、语言、书法、绘画均有研究,著作繁富。1910年日本祖风宣扬会汇编成《弘法大师全集》15卷。他于唐贞元二十年(804)至元和元年(806)在中国留学约 3年,与中国僧徒、诗人有友好交往。本书是他归国后应当时日本人学习汉语和文学的要求,就带回的崔融《唐朝新定诗格》、王昌龄《诗格》、元兢《诗髓脑》、皎然《诗议》等书排比编纂而成,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全书以天、地、东、南、西、北分卷。 6卷中大部分篇幅是讲述诗歌的声律、词藻、典故、对偶等形式技巧问题的。如天、东、西、北 4卷的《调四声谱》、《诗章中用声法式》、《论对》、《论病》、《论对属》等等。此外,本书也用了一定篇幅介绍创作理论。如地、南两卷的《十七势》、《六志》、《论文意》、《论体》、《定位》等,并不完全是为诗文声病而作。其所引之书,今多失传,所以保存了不少中国古代文论的史料。所论"文二十八种病"、"文笔十病得失"等,对研究六朝至唐古近体诗律学、文学批评、修辞学均有参考价值。
  
  其书在日本有旧钞本多种,并有日本《东方文化丛书》影印古钞本及讲谈社校印本。今通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校点本。遍照金刚于 820年撰《文笔眼心抄》,为本书之简本。日本小西甚一有《文镜秘府论考》,《真言宗全书》中有《文镜秘府论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