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西夏文大藏经
1)  Xixiawen Dazangjing
西夏文大藏经
2)  Buddhist sutra in Xixia Character
西夏文佛经
3)  Tangut Manuscripts in Chinese collection
中国藏西夏文献
4)  Zangwen Dazangjing
藏文大藏经
5)  Daiwen Dazangjing
傣文大藏经
6)  Manwen Dazangjing
满文大藏经
补充资料:西夏文大藏经
      汉文大藏经的西夏文译刻本。始刻时间不详。元大德六年(1302)刻成,共3620余卷。据现有不完整的记录,先后共刷印140余藏,但今已无全藏可见,经版也毁损不存。现在各地发现的经论残卷,不过数十种。
  
  西夏文大藏经的翻译底本,可能系《开宝藏》的天禧修订本。北宋景祐元年(1034),《开宝藏》印本传到西夏,西夏开国君主赵元昊于兴庆府建造高台寺予以收藏,同时召集回鹘僧人将其译为新创造的西夏文字。据西夏文《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所附的发愿文载,自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起,由国师白法信和以后的智光等32人参与翻译,到天祐民安元年(1090)译完,共译出362帙,812部,3579卷。此后,从大庆元年(1140)到乾祐二十四年(1193),又据"南北经"重校一次。南经可能指《开宝藏》;北经可能指《契丹藏》。
  
  元初,曾修整过旧经一藏(疑系西夏文的写本)。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由化身一行国师主持,重行校勘并翻译未曾译出的典籍,印制三藏新经。但因经营多年尚未刻就,至元三十年,世祖敕令主僧事的西璧土情转知沙门慧中等20余人负责把西夏文旧经本送到杭州万寿寺安排雕印。到元大德六年(1302)竣工,随即印施10藏。后松江府僧录管主八本人在大德十年又印造了西夏文大藏经30余藏施于宁夏、永昌各寺院。其后到了元武宗时,皇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后为仁宗)曾印施过50藏。仁宗继位后,于至大四年到皇庆元年(1311~1312),又令御史台待御杨那尔征和枢密院知院都罗乌口吃铁木尔等主持再印施50藏。
  
  元代除了雕板刷印西夏文大藏经之外,还曾有过雕刻木活字版排印西夏文经卷的记录,但尚未发现有关雕刻活字版的地点和明确的时间。西夏文木雕活字排印术的发明,估计当在其大藏经板片全部刻造完毕的大德六年以后。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