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国佛经
1)  Chinese Buddhism
中国佛经
1.
Comparison of Chinese Buddhism Translation and British Bible Translation
中国佛经翻译与英国《圣经》翻译的比较
2)  Zhongguo Fojiao shijing
中国佛教石经
3)  Buddhist sutra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 period
三国佛经
4)  mediaeval Buddhist Scriptures
中古佛经
1.
This paper explains twenty-one words in four nuclear Scriptures of A-han Bu(阿含部)in Chinese mediaeval Buddhist Scriptures.
本文考释了汉译中古佛经中阿含部四部核心经典中的二十一条词语,可以弥补《汉语大词典》的缺失。
2.
The four nuclear scriptures of A-han Bu(阿含部)in Chinese mediaeval Buddhist scriptures have great values on Ancient Chinese research.
汉译中古佛经中阿含部四部核心经典具有很高的语言研究价值,其中出现了很多新词新义和疑难词语,可以弥补《汉语大词典》、《佛学大辞典》、《辞源》等大中型辞书的缺失。
5)  Chinese Buddhism
中国佛教
1.
The Moulding of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the Chinese Buddhism Temples Space;
中国佛教寺庙空间的意境塑造
2.
Analysis and Appraise of the Ontological Pensee of Chinese Buddhism and Taoism;
试析中国佛教、道教的本体思想及其作用
3.
Europeans Images of Chinese Buddhism before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17世纪前欧人笔下的中国佛教形象
6)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m
中国佛教史
1.
Dao An’s Contribution and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m;
道安在中国佛教史上的贡献及地位
补充资料:中国佛教石经
      中国佛教徒为使佛法永存,防止佛经被毁,仿儒家镌刻石经之例,把重要佛教经典刻于深山幽谷的摩崖上,或刻于石柱、碑版而藏之于石洞,以便永久保存。
  
  摩崖石经 刻于自然岩石上,一般认为始于北齐。以山东泰山经石峪的大字《金刚经》和泰山东南徂徕山映佛岩的《大般若经》最为著名。清钱大昕谓此二经皆北齐武平中王子椿所书。以后,摩崖石经遍布今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四川等省。山东邹县的峄山、铁山、葛山、冈山、尖山等地所刻《大集经》等,都有北周、北齐年号的题记。其中铁山所刻《大集经》,规模超过泰山的《金刚经》,有北齐经主和僧人题字,保存完好。最后的摩崖石经,系北周大象元年(579)所刻的岗山摩崖石经。据《山东通志》记述,《楞伽经》石为北齐所造,《观无量寿经》石为北周所造。另外,宁阳县水牛山也留有北齐所刻《般若经》的摩崖石经。
  
  石柱石经  刻在石柱上藏于石洞中。以山西太原风峪的《华严经》为代表。清代著名学者朱彝尊等曾亲往察看。由于风峪石经三面被掩,今所见拓本皆是露出的一面,经文残缺,不能接续。近代学者认为刻于石柱的《华严经》,是唐刻而非北齐遗物。
  
  碑版石经  刻于碑版、镶嵌于寺院墙壁和贮藏于山间石洞。嵌于寺院墙壁的,有唐长庆四年(824)惠皎于杭州西湖孤山镌刻的石壁《法华经》;大和三年(829)清晃于姑苏法华院刊刻的石壁《法华经》等。两处皆有当时刺史白居易和宰相元稹的题记。据佛教史传记载,其他碑版石经尚有唐末洛阳长寿寺《华严经》、圣善寺《法华经》、嵩山嵩岳寺《楞伽经》等。以上碑版石经,今已不存。宋代碑版石经有太平兴国二年 (977)宋宗室赵安仁所书《金刚经》,嵌于开封繁塔内壁间。其他见于文献记载的宋刻石经有苏州虎丘云岩寺的《普门品经》,杭州六和塔的《四十二章经》,江苏句容崇圣寺的《金刚经》等,亦均不存。现存的有北京西郊八里庄摩诃庵藏明代刻于汉白玉的64块《金刚经》石版。
  
  碑版石经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得最好而具有代表性的是房山石经。此外,还有开辟石洞削平其壁面加以磨光而刻的壁面石经。河北响堂山大住圣窟(古称鼓山石窟)有北齐唐邕刻的《维摩经》、《胜鬘经》、《弥勒成佛经》)等,并留有《鼓山唐邕刻经铭》。近年在四川安岳县卧佛沟(唐卧佛院遗址)发现的藏经洞,系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开凿,共有45洞,其中16洞的三面石壁上刻有《大般涅槃经》、《报恩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阿弥陀经》等共40余万字。同时刻有佛像、菩萨像、飞天、供养人等。其余29洞仅凿开洞穴或磨光石面,尚未镌刻。学者推测可能与9世纪时唐武宗禁佛有关。
  
  从北齐至宋元时期,究竟刻有多少石经已无法统计。清代金石学者叶昌炽就他所掌握的拓片举出41种,从北齐起,经隋唐五代至宋、辽、金、元,历时800年,大小乘经皆有。而且认为,这些石经当时所刻必皆全帙,沉埋而未出者,盖不知凡几。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