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佛学中国化
1)  Buddhism-going-native
佛学中国化
2)  Zhongguo Foxuehui
中国佛学会
3)  the generating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m in China
佛教中国化
1.
The course of the generating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m in China is a critical proces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Confucian culture and Taoism culture.
佛教中国化的过程,是对传统儒道文化的批判过程;但是,由于受到汉语语言及其传统文化体系的广泛影响,佛教中国化的最终完成也是受到了儒道文化在思维取向上的深刻影响。
4)  Sinicized Buddhism
中国化佛教
1.
The Buddhist words of Chinese translation which were evolved from two elements_Sinograms and Sinicized Buddhism have been in common use in East Asia for long.
由汉字与中国化佛教两要素涵化而成的“汉译佛教词语”,久为东亚各国所通用。
5)  Modern Chinese Buddhology
中国现代佛学
6)  Chinese philosophy of Buddhism
中国佛教哲学
1.
Chinese philosophy of Buddhism may, in a certain aspect, adjust human soul, human relationship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offering a solution absent in mundane polity, economy and law.
具有宇宙整体理念、追求生命超越的宗教人文精神的中国佛教哲学 ,可以为调整人的心灵 ,进而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供世俗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所缺乏的某种解决思路。
补充资料: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
【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
  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位于饮誉中外净土道场苏州灵岩山寺,是净土十三祖印光大师圆寂的地方。妙真和尚创办灵岩山寺西有研究社,1948年扩充成为灵岩山寺净宗佛学院,学僧48名,1959年后停办。1980年开办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
  灵岩山又称石城山、石鼓山、砚石山、象山。在春秋时代,曾是吴王夫差的馆娃宫,这大概是公元前四百多年前的事情。据史书记载,东晋元帝(326一334在位)的司空陆玩舍宅为寺,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增拓为秀峰寺,天监十五年(516)智积菩萨应化此山,遂为“智积菩萨显化道场”。天监二年(503)建成供奉佛舍利的灵岩塔,即今多宝塔。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3),太傅、韩蕲王(韩世忠)于寺荐先福,名显亲崇报寺。明洪武改为十方丛林。明清时二度毁于火,重建规模难复昔日辉煌。清宣统三年(1911),普陀山三圣堂真达上人被请住持本山,开始了兴复的工作。民国十五年(1926),开为十方净土道场。院事由妙真上人实际负责。二十六年(1937)冬,印光大师移锡灵岩。二十九年(1940)终寂于此,奠定了净土道场的特殊地位。
  灵岩山寺,1948年在过去西有研究社的基础上开办净宗佛学院,当时担任教学工作的法师大多毕业于宁波观宗讲寺。如:碧林、莲因、化东、梵光、种莲等法师,讲授《弥陀要解》、《四教仪集注》等天台、净土课程。那时的方丈和尚妙真上人也是观宗寺的学生。因此,灵岩山一直传持“教遵天台,行归净土”的传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