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ational music strucrure
民族音乐结构
2) national music
民族音乐
1.
On the Function of Carrying Forward National Music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dvanced Culture;
论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
Cultivating humanistic spirit based on the education in national music;
以民族音乐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
Analysing the aesthetical feature of Chinese national music from Chun Jiang Hua Yue Ye;
从中国民族乐曲《春江花月夜》分析中国民族音乐的美学特征
3) ethnic music
民族音乐
1.
Music education in China in th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periods has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spread of ethnic music.
民族音乐是一种需要在传播中生存与发展的艺术,近现代我国音乐教育严重制约了民族音乐的传播。
2.
This pap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s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xplores how to integrate ethnic and folk music into the teaching system of the colleges of music,to incorporate ethnic music in the school management notion,talent cultivation patterns,and syllabus design so as to contribute to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music resources of ethnic minorities.
从高校音乐教育角度探讨如何把民族民间音乐纳入音乐学院教学体系,在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中融入民族音乐,以期有利于民族音乐资源的保护与传承。
3.
The experience of Korea can give some inspiration for our country\'s improvement for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and transmitting ethnic music culture in basic music education.
韩国的经验为我国进一步加强基础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4) Folk music
民族音乐
1.
Chinese folk music is the carrier of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and is the essence of national art.
我国的民族音乐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
2.
However,the development the the folk music is not optimistic.
民族音乐是中国优秀的音乐文化资源,然而,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作为培养中小学师资力量的高师,对弘扬民族音乐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针对民族音乐在高师日渐式微的现状,弘扬民族音乐,对其现有的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强化高师中的民族音乐教学,使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相适应成为必然选择。
5) national musicology
民族音乐学
1.
Evolution of the national musicology and the object of study;
民族音乐学及其研究对象的嬗变
2.
It gives an account of exiting stories during the time when "National Musicology" came into Guizhou and it looks forward to a bright future if the subject of national musicology.
贵州有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得天独厚;贵州有一支团结和睦的民族音乐学家群体,勤奋执着。
6) ethnomusicology
[英]['eθnəumju:zi'kɔlədʒi] [美]['ɛθnomjuzɪ'kɑlədʒɪ]
民族音乐学
1.
On the Bases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Ethnomusicology;
论民族音乐学的跨学科研究之基础
2.
Infiltration in Liaison,Transforming in Syncretizing——WANG Yao-hua s Ethnomusicology Academic Thoughts;
在纵横中体现互渗 在融通中实现转型——王耀华民族音乐学学术思想初探
3.
The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and Observation in Fieldwork of Ethnomusicology ——A Case Study of Gao Sheng Ge Zuo in Hong Kong;
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中的问卷、访谈、观察——以香港庙街高升歌座考察与分析为例
补充资料: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中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作、积累而成的各种形式的民间音乐。由于各少数民族过去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语言以及风俗习惯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了各自具有鲜明特点的音乐,促进了祖国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中国各少数民族一般都能歌善舞,流传着大量的民间歌曲和歌舞音乐。部分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的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
伴随着各族人民的劳动和生活习俗而产生的民间歌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北方各民族过去多逐水草而居,所以流传着很多反映游牧生活的歌曲。如蒙古族的"长调"(乌尔坦道),鄂温克族的"扎恩达勒格",鄂伦春族的"赞达仁",以及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的牧歌等。曲调缓慢而悠长,辽阔而深沉,具有浓厚的草原气息。除察哈尔一带蒙古族的"宴歌"于主旋律之下加唱持续低音,具有多声部音乐的因素之外,包括结构比较完整的各种民谣曲在内,皆属单声部音乐。南方各民族多居山区,多用山歌抒发情怀,曲调高吭明亮,奔放自由,大部分也属单声部音乐。但在壮、侗、苗、瑶、布依、毛南等族,以及高山族的布侬人、鲁凯人中,还流传着二声部、三声部的重唱与民间合唱歌曲。
叙事歌曲作为民间歌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少数民族中多有流传。著名长篇史诗,如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以及维吾尔族的《艾力甫与赛乃姆》、《泰依尔与佐赫拉》等,都是借助歌唱流传在群众之中,其曲调简练,略带叙诵性质,深为群众所喜爱。有些民族由于没有文字或文字创制较晚,更借助于叙事歌曲以传播其历史、生产知识和各种口头文学。有些民族还将叙事歌曲发展成说唱音乐,如蒙古族的"乌力格尔"、"好来宝",朝鲜族的"板声",白族的"大本曲"等。
习俗性的民间歌曲为数颇多。如普遍应用的婚礼歌和丧事歌,不仅曲调风格各异,还反映出各民族不同的婚姻制度和民俗风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宗教歌曲在各少数民族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也尚有流传。信仰佛教、伊斯兰教和原始宗教的民族,各有自己的宗教歌曲。在信仰原始宗教的民族中,满族、锡伯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赫哲族有"萨满调",彝族有"毕摩调",拉祜族和佤族有"摩巴调",傈僳族有"尼古哦"等,其曲调多与民间音乐有密切联系。在内容上除有某些迷信成分外,还反映了许多民族古老的伦理道德观念,朴素的哲学思想,以及与自然作斗争积累的各种经验和知识。
在少数民族中,歌舞音乐种类繁多,各具特点。如维吾尔族的"赛乃姆"、"萨玛",曲调欢快,节奏多变。蒙古族的"安代",以旋律的热情奔放而见长。藏族的"囊玛"、"弦子"具有抒情优美的特征,"堆塮"、"果塮"具有欢腾豪迈的气势。
少数民族的戏曲音乐虽不普及,但也有一些民族以其民间歌曲为基础,借鉴汉族或其他民族的经验,发展了本民族的戏曲音乐。如藏剧、白剧、侗剧、傣剧,以及朝鲜族的唱剧和维吾尔族的歌剧等。
此外,各少数民族的民间乐器也颇为丰富多样。其中既有比较原始的三孔鹰骨笛,又有工艺精良的古代铜鼓。一些少数民族乐器传入中原地区之后,已成为汉族等民族通用的乐器,如胡琴、筚篥、唢呐、羌笛等。一些乐器特有的音色和演奏技巧仍保持、流传至今,如维吾尔族的弹布尔、热瓦甫,蒙古族的马头琴,哈萨克族的冬不拉,柯尔克孜族的库木孜,以及侗、苗、布依族所使用的芦笙等。(见彩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些民族由于历史上的原因,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其音乐仍保持着比较原始的状态。如基诺、阿昌、佤、珞巴、鄂伦春、赫哲等民族,尚使用二音列、三音列或四音列,音乐结构也比较简单,多采用单乐句的不断反复。其他民族大多使用五声音阶,间有使用六声音阶或七声音阶的。曲式结构也有所发展,乃至出现有大型套曲结构的维吾尔古典音乐《木卡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少数民族音乐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已创作出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歌曲和歌舞音乐。有的还借鉴外来形式,创作出具有民族风格的合唱、交响乐、歌剧和舞剧音乐等。
中国各少数民族一般都能歌善舞,流传着大量的民间歌曲和歌舞音乐。部分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的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
伴随着各族人民的劳动和生活习俗而产生的民间歌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北方各民族过去多逐水草而居,所以流传着很多反映游牧生活的歌曲。如蒙古族的"长调"(乌尔坦道),鄂温克族的"扎恩达勒格",鄂伦春族的"赞达仁",以及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的牧歌等。曲调缓慢而悠长,辽阔而深沉,具有浓厚的草原气息。除察哈尔一带蒙古族的"宴歌"于主旋律之下加唱持续低音,具有多声部音乐的因素之外,包括结构比较完整的各种民谣曲在内,皆属单声部音乐。南方各民族多居山区,多用山歌抒发情怀,曲调高吭明亮,奔放自由,大部分也属单声部音乐。但在壮、侗、苗、瑶、布依、毛南等族,以及高山族的布侬人、鲁凯人中,还流传着二声部、三声部的重唱与民间合唱歌曲。
叙事歌曲作为民间歌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少数民族中多有流传。著名长篇史诗,如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以及维吾尔族的《艾力甫与赛乃姆》、《泰依尔与佐赫拉》等,都是借助歌唱流传在群众之中,其曲调简练,略带叙诵性质,深为群众所喜爱。有些民族由于没有文字或文字创制较晚,更借助于叙事歌曲以传播其历史、生产知识和各种口头文学。有些民族还将叙事歌曲发展成说唱音乐,如蒙古族的"乌力格尔"、"好来宝",朝鲜族的"板声",白族的"大本曲"等。
习俗性的民间歌曲为数颇多。如普遍应用的婚礼歌和丧事歌,不仅曲调风格各异,还反映出各民族不同的婚姻制度和民俗风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宗教歌曲在各少数民族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也尚有流传。信仰佛教、伊斯兰教和原始宗教的民族,各有自己的宗教歌曲。在信仰原始宗教的民族中,满族、锡伯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赫哲族有"萨满调",彝族有"毕摩调",拉祜族和佤族有"摩巴调",傈僳族有"尼古哦"等,其曲调多与民间音乐有密切联系。在内容上除有某些迷信成分外,还反映了许多民族古老的伦理道德观念,朴素的哲学思想,以及与自然作斗争积累的各种经验和知识。
在少数民族中,歌舞音乐种类繁多,各具特点。如维吾尔族的"赛乃姆"、"萨玛",曲调欢快,节奏多变。蒙古族的"安代",以旋律的热情奔放而见长。藏族的"囊玛"、"弦子"具有抒情优美的特征,"堆塮"、"果塮"具有欢腾豪迈的气势。
少数民族的戏曲音乐虽不普及,但也有一些民族以其民间歌曲为基础,借鉴汉族或其他民族的经验,发展了本民族的戏曲音乐。如藏剧、白剧、侗剧、傣剧,以及朝鲜族的唱剧和维吾尔族的歌剧等。
此外,各少数民族的民间乐器也颇为丰富多样。其中既有比较原始的三孔鹰骨笛,又有工艺精良的古代铜鼓。一些少数民族乐器传入中原地区之后,已成为汉族等民族通用的乐器,如胡琴、筚篥、唢呐、羌笛等。一些乐器特有的音色和演奏技巧仍保持、流传至今,如维吾尔族的弹布尔、热瓦甫,蒙古族的马头琴,哈萨克族的冬不拉,柯尔克孜族的库木孜,以及侗、苗、布依族所使用的芦笙等。(见彩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些民族由于历史上的原因,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其音乐仍保持着比较原始的状态。如基诺、阿昌、佤、珞巴、鄂伦春、赫哲等民族,尚使用二音列、三音列或四音列,音乐结构也比较简单,多采用单乐句的不断反复。其他民族大多使用五声音阶,间有使用六声音阶或七声音阶的。曲式结构也有所发展,乃至出现有大型套曲结构的维吾尔古典音乐《木卡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少数民族音乐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已创作出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歌曲和歌舞音乐。有的还借鉴外来形式,创作出具有民族风格的合唱、交响乐、歌剧和舞剧音乐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