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当代佛教文学
1)  modern Buddhist literature
当代佛教文学
1.
This paper investigate modern Buddhist literature through the aspects of the definition,carrier,group of the writer,type,theme,topic,expression, aesthetics,historical origin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temporal literature,trying to fill up the empty of Buddhist literature in the academic world.
论文从当代佛教文学的界定、载体、作者群体、体裁、主题、题材、表现手法、审美特色、历史渊源、与其他文学比较体的关系等方面对当代佛教文学加以研究,试图填补此方面学术研究的空白。
2)  the teaching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现当代文学教学
3)  Contemporary Chinese education
当代语文教学
4)  contemporary literary history textbook
当代文学史教材
5)  Buddhist literature
佛教文学
1.
Buddhist culture and Buddhist literature profoundly influenced the Tibetan literature.
佛教文化对藏族文化,佛教文学对藏族文学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6)  contemporary teaching
当代教学
1.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resents a new challenge to the contemporary teaching.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取得了极大的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当代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补充资料:乌巴庆(UBAKHIN)《当代南传佛教大师》
【乌巴庆(UBAKHIN)《当代南传佛教大师》】
  毗婆舍那的最初目标是启发自身内的“活化无常”
  ──完全经验到真正无常,
  即身心连续体很快融化,
  像“掉落在湖面的雨水”,
  在那时,心灵产生净化力──
  或感受内在自我的无常,
  最终希望能达到内、外宁静和平衡的状态,
  个人全神贯注于身内无常时,
  即可达成此一目标。
  乌巴庆(UBaKhin1899~1971)是位在家禅修大师,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特殊人物之一。他约在四十岁仍任公职时,开始学禅修。他在著名的缅甸在家宗师帖特(SayaThetGyi1873~1945。译按:他曾在雷迪法师[LediSay^adaw]座下修学七年)的指导下,广泛学习,精熟多种专注禅修,并发明一种最有效的技巧,来修毗婆舍那的内观禅修。这方法系洞察色法和心法,集中注意感受浮现的变化。
  乌巴庆是个有名、威力特强的人,他的生活方式就是这种内在力量的象征。英国退出缅甸后,他成为审计长,是内阁级的官员,同时在仰光成立“国际禅修中心”(InternationalMeditationCentre。译按:一九五二年成立),从事教学。事实上,他从公职退休后,不仅发展禅修中心,广泛教导禅修方法,同时是缅甸政府四个部门的负责人。
  乌巴庆在俗世生活中,做为一家之主和高级公务人员的积极参与态度,很明显地注入他的教学系统和风格。他较喜欢利用直接、密集的方法,强调实用性,而不只求方法理论的了解。他的教导主要基于自己的经验,而他用于说明他所知晓的术语,对大部分佛教徒的佛学理解,或现代科学准确性而言,似乎不精确。这是因为他对任何法义的理论架构并无兴趣。而只是尝试对自己的经验,予以充分的解释,以作为教授禅修的基础。他认为佛教是去实践,而非空谈。
  虽曾有一段时间,很多西方人士在“国际禅修中心”学习,但由于签证限制之故,过去十年来,来访的西方人士不多。中心内有厅堂和供来访学禅者使用的房间,以及一间讲授教学、禅修要领的中央静坐庙塔。乌巴庆虽已于多年前过世,但他有很多具教导资格的门徒,在中心就有一位赛耶玛(Saiyama)女居士(译按:今在英国教学),负责讲授,而来仰光的西方人士,仍备受礼待,且只要时间许可,都被细心教导。这里的讲授是密集式的,虽然乌巴庆教授很多不同的专注禅修法,现在呼吸专注法是最常配合他的内观来练习。
  这种特殊方法,系在经历一段专注练习后,有系统的将注意力移到身体上,进而意识到身体内的肉体感受。行者在观察这些肉体感受时,培养对无常的警觉,即无常特征。用乌巴庆的话说,当无常活跃时,在我们称为人类的身心连续物上,发生杂念净化的过程。这净化的媒介物或模式,乌巴庆称为“涅槃元素”(nibb^anadh^atu)。这涅槃元素的本质难以说明,因为它既不是理论,甚或不是概念。事实上,它是种经验。当人对无常的真实状态观察愈深时,会愈来愈深入真实的本质,而产生一种不同模式,不同元素,这元素在存在的最基本处接触杂念,进而从根去除杂念。这只是将过程予以粗略的概念化,而乌巴庆深知这是难以解释的,仅能经验。他自己对此的说明也是譬喻式的:
  “学生具有察觉无常、苦、和无我的意识时,会在内在培养我们所称“涅槃元素”的光明火花,这涅槃元素会去除造成肉体及精神疾病起源的所有杂念和毒素。而这些杂念和毒素是所作恶业的结果。就像燃油点火燃烧一样,内在负面力量(杂念或毒素),经由学生在禅修过程中,以无常的觉知所产生的涅槃元素来去除。这里有一点要注意,当一个人培养出来的涅槃元素,冲击自身内在的杂念和毒素时,会产生某些剧变,必须要能忍受。这剧变会增强身内原子辐射、摩擦、振动等的灵敏度。这强度增长得非常之多,以致于人会感觉到,好像他的身体就像电和苦团。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