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nslator study
译者研究
1.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features of Chinese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analyse the existing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strategy, the cultural misreading, the translator study, the in-translation and out-translation in Chinese literary translation, hoping to d.
从中国文学翻译的策略、文化误读、译者研究、译入和译出四个方面探讨中国文学翻译发展历程中的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以期引起中国文学翻译界的注意,促进中国文学翻译水平的提高。
2.
The modern translation studies have generally got rid of the restri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translation, and place translator study on an important position.
现代翻译研究已经逐步摆脱传统译学观念的束缚,将译者研究放在了一个重要位置。
2) translator-as-subject studies
译者主体研究
1.
Xu Yuanchong translation studies belongs to the so-called translator-as-subject studies.
许渊冲翻译研究属于译者主体研究。
4) The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ranslators
译者心理研究
5) On Translators Transfer Competence
译者转换能力研究
6) On Initiative of Translators
译者的能动性研究
补充资料: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
中国现代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机构。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的前身。1929年11月该会在北平成立时,即设有考古组,主任是徐炳昶(旭生)。1934年正式设立史学组,顾颉刚为主任。
史学研究会从事田野考古的人员,除徐炳昶外,先后有常惠、何士骥、苏秉琦、白万玉、孙文青等。工作项目主要有:1930年春与北京大学考古学会、古物保管委员会合作,对燕下都遗址的发掘;1933~1935年,对关中地区史前和周秦时期遗址的调查,以及在宝鸡发掘斗鸡台周墓,在西安发掘唐中书省遗址(获宋吕大防刻唐大明、兴庆两宫图残石)。另外,还曾对河北邯郸附近的响堂山石窟作过详细的勘察。这些考古工作的成果,已经出版的有苏秉琦著《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和《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图说》,何士骥著《石刻唐太极宫暨府寺坊市残图大明宫残图兴庆宫图之研究》(1935),何士骥、刘厚滋合编《南北响堂及其附近石刻目录》(1936)。
1936年在研究会的基础上建立史学研究所,由徐炳昶任所长。抗日战争期间,所址迁往昆明,后仍迁回北平。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11月由中国科学院接收。
史学研究会从事田野考古的人员,除徐炳昶外,先后有常惠、何士骥、苏秉琦、白万玉、孙文青等。工作项目主要有:1930年春与北京大学考古学会、古物保管委员会合作,对燕下都遗址的发掘;1933~1935年,对关中地区史前和周秦时期遗址的调查,以及在宝鸡发掘斗鸡台周墓,在西安发掘唐中书省遗址(获宋吕大防刻唐大明、兴庆两宫图残石)。另外,还曾对河北邯郸附近的响堂山石窟作过详细的勘察。这些考古工作的成果,已经出版的有苏秉琦著《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和《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图说》,何士骥著《石刻唐太极宫暨府寺坊市残图大明宫残图兴庆宫图之研究》(1935),何士骥、刘厚滋合编《南北响堂及其附近石刻目录》(1936)。
1936年在研究会的基础上建立史学研究所,由徐炳昶任所长。抗日战争期间,所址迁往昆明,后仍迁回北平。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11月由中国科学院接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