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相城文派
1)  the Tongcheng Literary School
相城文派
2)  Tong-city Group
桐城文派
1.
Zeng Guofan and the Boom of Tong-city Group;
曾国藩与桐城文派的中兴
3)  Tongcheng Group of the Ancient Chinese prose
桐城古文派
4)  Tongcheng School Literary Theory
桐城派文论
1.
The Influence of Tongcheng School Literary Theory on ZHU Guang-qian Aesthetics
桐城派文论对朱光潜的影响
5)  the Pengcheng Arts Clique
彭城画派
6)  Tongcheng School
桐城派
1.
From Anthology of Classical Prose to Collection of Historic Classical Works——On the Coherent Relation between Zeng Guo-fan and Tongcheng School;
从《古文辞类纂》到《经史百家杂钞》——论曾国藩与桐城派的承传关系
2.
On relation of Wang Kaiyun and Tongcheng School;
王闿运与桐城派——论王闿运文学思想的另一渊源
3.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U Ying-qi with Tongcheng School;
吴应箕与桐城派关系考论
补充资料:桐城文派
桐城文派
桐城文派

桐城文派,即桐城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魁、姚鼐均系桐城人,故名。桐城文派是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其作家多、播布地域广、绵延时间久,文学史所罕见。桐城,春秋为桐子国,唐至德初建县制。古县名始于宋,崛起于明,鼎盛于清,尤以“桐城派”古文著称天下。“天下文章其在桐城呼!”清朝乾隆年间世人对桐城文章的赞誉。桐城文派,上溯到明末清初。桐城人方以智、钱澄之、戴名世,在古文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初步体现桐城文派的某些特征,是桐城文派前驱

桐城文派,有1200余位桐城派作家、2000多种著作、数以亿字的资料---这些数字就是崛起于200余年前的桐城散文派在200余年间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桐城派”奠基人---戴名世(1653~1713);方 苞(1668~1749)。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派三祖”。“姚门四杰”梅曾亮、管同、方东树、姚莹。桐城派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 鼐,姚 莹,曾国藩,吴汝纶,马其昶。桐城派文论体系和古文运动的形成,始于方苞,经刘大魁、姚鼐而发展成为一个声势显赫的文学流派。

方苞,44岁因受乡先辈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案牵连而入狱。继承归有光“唐宋派”古文传统,提出“义法”主张。“义”指中心即正统的基本观点;“法”指表达中心或基本观点的形式技巧,包括结构、条理、修辞等。“义”与“法”之间为一经一纬,相辅相成,即内容与形式必须统一。倡语言“雅洁“,淘杂质,造清真雅谨朴质文体。对唐宋以来古文运动创作经验总结,在文学批评史上有积极意义。“义法”论创立,为桐城文派发展奠定了基础。刘大魁、沈彤、沈庭芳等弟子,尤刘大魁有建树,为桐城文派承前启后的中坚人物。

刘大魁,擅文辞。青年游学京城,拜方苞门下,著作颇丰。补充发展了方苞“义法”论,重于古文艺术。其指出文字“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重视艺术体现。提出“神气”“音节”“字句”理论。“气”指语言气势,“神”是“气之精处”,是最本质独特的风格、性格特征的艺术体现,总结了我国诗歌韵律学说中的理论,用到散文领域。“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是桐城古文秘诀。

刘大魁弟子,以姚鼐杰出。姚鼐字姬传,室名惜抱轩,弟子称惜抱先生。乾隆三十八年入四库全书馆任任篆修官。发展了方苞的“义法”论,提出了义理、孝据、词章三者合一的主张,使桐城派文论具有更完整的体系和周密的理论性。提出了富有创见性的阴阳刚柔说,是古代散文审美理论、风格特征的重大命题。用阴阳刚柔这个哲学概念解释文章风格来源、散文风格特点,是创举。选辑《古文辞类篆》。

姚鼐后,有“姚门四杰”梅曾亮、管同、方东树、姚莹,曾国藩及“曾门四弟子”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黎庶昌以及林纾、姚永朴、姚永概等卓立文坛。“五四”新文化运动,白话文生,桐城派亡。林纾仍鼓吹“尊孔读经”,斥为“桐城谬种”。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所说,“不能以其末流之堕落,归咎于作始”。

桐城文派:论点鲜明,逻辑性强,辞句精练;写景传神,抓住特征,细节盎然,寄世感叹;传状之文,刻画生动辞;纪叙扼要,流畅时晰。平易清新,是整体流派特点。散文名篇有:方苞《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登泰山记》。辞赋大师潘承祥先生评价道:“桐城古文运动,是唐宋古文运动的继续、发展、终结。”。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