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controlling foreigners by foreigners
以夷制夷
1.
The states of the Hans had applied tactics of "controlling foreigners by foreigners"flexibly and diversely and peculiarly.
根据当时诸“夷”的不同情况和“制夷”的实际需要,两汉政权在运用“以夷制夷”策略时方式灵活,手段多样,特点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以夷伐夷”、“联夷克夷”、“夷虏相攻”、“以夷治夷”以及“师夷长技以制夷”等诸方面,已达到相当高的策略水平。
2.
The tactics of "controlling foreigners by foreigners" was posed by Chaocuo in the earlier stage of Western Han Dynasty.
"以夷制夷"策略在西汉前期就已提出,因受国力限制,未将其付诸大的实践;汉武帝时至西汉后期将其付诸实践;到了东汉,属大规模运用阶段。
3) Learning from Foreigners to Competing Foreigners
师夷长技以制夷
1.
From‘Despising Barbarians’to‘Learning from Foreigners to Competing Foreigners’
从“蔑夷”到“师夷长技以制夷”
4) restricting foreign by foreign
以夷攻夷
5) learn from foreigners to defeat them
师夷制夷
补充资料:明天启红夷铁铳
中国明代天启二年(1622)购自澳门的西洋前装式大铁炮。因炮铭"红夷铁铳"而得名,是中国最早引入的红夷炮。共有 2门,原放置在北京旧城垣上,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红夷"是明人对荷兰人的称呼,后将荷兰及其他西方国家的一种大型舰炮统称为"红夷炮",或称"西洋炮"。天启元年(1621),因明与后金的战争日见激烈,明廷派员到广东澳门求购西洋大炮。天启二年,两广总督胡应台共购募22门红夷炮解京,此即其中之二。炮为铁铸,口径12.5厘米,全长 3米。炮身前细后丰,管壁较厚, 能承受较大膛压。炮身带有准星、照门,中部有炮耳,可架设在炮车上调整射击角度和射击范围。尾部收敛有球形突起。炮身铸有盾形徽章和后加的刻款:"天启二年总督两广军门胡 题解红夷铁铳二十二门第六门","第十四门"。徽章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炮徽,所以这批红夷炮应是英国铸造,年代在1600~1620年之间。红夷炮身管长,口径大,能容纳较多的火药,因此装弹多,射程远。装弹时先装填散弹,再在炮口堵一与口径吻合的圆形主弹,主弹对准主要目标,起攻坚作用,散弹则加强对周围目标的杀伤力,是当时威力最大的火炮。所以红夷炮一传入中国,即受明廷重视,数年之内便仿制千余门,成为明清之际最主要的重型火器,广泛用于野战、攻守城战和海战。在红夷炮输入中国的同时,西方传教士将先进的火炮制造理论也传入中国,使火炮制造有了较科学的理论依据。
"红夷"是明人对荷兰人的称呼,后将荷兰及其他西方国家的一种大型舰炮统称为"红夷炮",或称"西洋炮"。天启元年(1621),因明与后金的战争日见激烈,明廷派员到广东澳门求购西洋大炮。天启二年,两广总督胡应台共购募22门红夷炮解京,此即其中之二。炮为铁铸,口径12.5厘米,全长 3米。炮身前细后丰,管壁较厚, 能承受较大膛压。炮身带有准星、照门,中部有炮耳,可架设在炮车上调整射击角度和射击范围。尾部收敛有球形突起。炮身铸有盾形徽章和后加的刻款:"天启二年总督两广军门胡 题解红夷铁铳二十二门第六门","第十四门"。徽章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炮徽,所以这批红夷炮应是英国铸造,年代在1600~1620年之间。红夷炮身管长,口径大,能容纳较多的火药,因此装弹多,射程远。装弹时先装填散弹,再在炮口堵一与口径吻合的圆形主弹,主弹对准主要目标,起攻坚作用,散弹则加强对周围目标的杀伤力,是当时威力最大的火炮。所以红夷炮一传入中国,即受明廷重视,数年之内便仿制千余门,成为明清之际最主要的重型火器,广泛用于野战、攻守城战和海战。在红夷炮输入中国的同时,西方传教士将先进的火炮制造理论也传入中国,使火炮制造有了较科学的理论依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