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ncient manuscripts of the Anals of Three Kingdoms
《三国志》古写本
1.
There are six ancient manuscripts of the Anals of Three Kingdoms unearthed from Dun-Huang and Turpan.
敦煌吐鲁番两地共出土六种《三国志》古写本,其中少数字形的辨认还存在问题。
2) ancient manuscripts
古写本
1.
After our first time collectting all six ancient manuscripts of "Annals of the Three Kingdoms", this dissertation make a completely, system, thorough research to the writing phenomenon from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ical angle.
鉴于六朝俗字和通假字是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在完整收集六种《三国志》古写本的基础上,从汉语言文字学和文献学相结合的角度对《三国志》古写本的俗字、通假字作了专题研究。
3)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of Huang Zhengpu block printed edition
黄正甫刊本《三国志传》
4) the Japanese copied edition
日藏古写本
5) Annals of Japan
《日本国志》
1.
A Bibliographical Study of Huang Zunxian s Annals of Japan;
黄遵宪《日本国志》征引书目考释
2.
The Research on Document Value of Huang Zunxian s Annals of Japan;
黄遵宪《日本国志》的文献学价值研究
6) SAN GUO ZHI
三国志
1.
Some Flaws in SAN GUO ZHI in the Vernacular;
《传世藏书文白对照三国志》指瑕
2.
The Textual Research on "Wei Jin Shi Yu" Quoted from Pei s Elucidation of "San Guo Zhi";
《三国志》裴注中所见《魏晋世语》考述
3.
The thesis tries to fill in a gap which hither to existed in this field by researching into San Guo Zhi.
本文是第一次以《三国志》为语料进行的专书称谓词研究。
补充资料:《三国志》
《三国志》 记述中国古代魏、蜀、吴三国历史的史书。基本属于纪传体。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共65卷。在古代纪传体正史中,与《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
《三国志》成书年代不能确定。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由其自采资料。《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魏志列在全书之首,称曹操、曹丕、曹叡为帝。吴、蜀君主即位,都记明魏的年号,以明正朔所在。东吴只有孙权称主,孙亮等都称名。这是因为晋朝受禅于魏,晋的史家尊重本朝的合法性,就必须以魏为正统。孙吴为晋所灭,孙晧乃晋之降臣,因而如此处理。蜀汉刘备父子称先主、后主,不同于孙吴,多少反映陈寿对于蜀汉的故国之思。 前人责难陈寿,说他向丁仪、丁廙的儿子乞米不得,因此不给丁氏兄弟立传;因有憾于诸葛亮,所以说他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实际这些责备缺乏根据。丁氏兄弟附见于王粲传,而诸葛亮传中充分肯定了他的功绩,还收录了亮集目录,为全书特例。说诸葛亮将略非其所长,当时其他人已有类似评论,而且也是公允的。但《三国志》对于晋朝皇室的叙述时有曲笔,对于魏晋禅代之际司马氏的所作所为,尤其显然加以粉饰,多所回护。 三国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关系的人物,以及在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上有贡献的人,书中都记录下来,此外也记载了国内少数民族以及邻国的历史。《魏志·倭人传》就是日本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三国志》没有关于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志,是一个缺陷。陈寿对于史料的取舍选择,比较审慎谨严,文字也以简洁见长。 裴松之于刘宋初官中书侍郎,奉命作《三国志注》,元嘉六年(429)奏上。他在《上三国志注表》中说 ,陈寿的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但又指出它“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所以裴注不仅解释地理名物等,更主要的在于补充原书记载的遗漏和纠正错误。同一事几家记述不同的,他都收录进来,以备参考。对于史事和人物,裴注有所评论;对于陈寿议论的不当,裴注也加以批评。裴注搜罗广博,引书首尾完整,不加剪裁割裂。所引用的书达140余种,其中90%以上是今天已经亡佚的。对于三国时代历史的研究,裴注的重要性不下于陈寿本书。 历代研究《三国志》及裴注者很多。民国时,卢弼汇集历代学者对《三国志》正文和裴注所作的注释、版本校勘和考证,并将本人的注释和按语统一编纂为《 三国志集解 》,可供读《三国志》时参考。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