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隐喻学
1)  metaphorology
隐喻学
1.
The cross-cultural study of metaphor is the most valuable and significant research field of contemporary metaphorology.
隐喻的跨文化研究是当代隐喻学最具有价值和前景意义的研究领域,因此有必要在隐喻学的学科地位业已确立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隐喻文化学的问题。
2)  the metaphor of reasoning
理学隐喻
3)  study metaphor
学习隐喻
4)  scientific metaphor
科学隐喻
1.
On scientific metaphor in physics;
试析物理学中的科学隐喻
2.
On the basis of far-ranging rise of multi-discipline studies on metaphor, naturally and necessarily, a special study of scientific metaphor has become a new research area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
在隐喻的多学科研究广泛兴起的基础上,对于科学隐喻进行专门研究的要求也自然而又必然地成为科学哲学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
5)  literary metaphor
文学隐喻
1.
Explaining the literary metaphors from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s;
文学隐喻的认知心理基础诠释
6)  metaphor teaching
隐喻教学
1.
A contrastive study is made o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metaphors, on the basis of which it is reinforced that metaphor teaching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ulture teaching and some problems involved in metaphor teaching are put forward.
探讨隐喻、思维和文化三者的关系,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使用现象的异同及其根源,指出隐喻教学是文化教学的一部分以及在隐喻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补充资料:隐喻学

隐喻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比喻,一种生动的源自生活的表达方式。

定义为:“将一个词从其本义转为一般不能换用但却相似的另一个词,强调其认同,即两者相似,但不是明喻”

近年来,隐喻在国外是个众多学科关注的热门话题,尤其是隐喻的认知功能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目前还缺乏一种统一的隐喻理论。在国内,隐喻研究还局限在修辞层次。从哲学、心理学和其他跨学科角度对隐喻的研究还是一个空白。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其对人类思维方式、艺术创造、语言使用等影响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对隐喻现象本质和功能的进一步认识将对当代认知科学和艺术本体论研究的发展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隐喻的直观体现应属于文学艺术领域,比如诗歌、绘画、音乐、戏剧等。“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是隐喻;蒙克的《呐喊》是隐喻;贝多芬的《月光曲》和阿炳的《二泉映月》、《牡丹亭》和《红楼梦》都是隐喻。这个源自西方的术语当然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当然也有更多的体现,比如《老人与海》、《百年孤独》、《尤利西斯》等等,不胜枚举。我最喜欢的小说,聚斯金%%%%德的《香水——一个杀人犯的故事》,也是因为那可感可知的深远的隐喻效果。

但把隐喻只解释于文学艺领域就把它说浅了。一切语言文字都是隐喻,是从符号学和语义学上讲的;宗教伦理、典章制度、哲学文学等都隐喻着权利意志,这是从政治学上说的;即便放之于标榜真实性、客观性的当代大众传媒,“用事实说话”本身就是把主观倾向性堂而皇之地置于叙事结构中,当然更是隐喻。至于舆论引导、宣传等等媒体从业者挂在嘴边上的话,更是对隐喻的充分利用。还有广告,简直就是隐喻集中营。隐喻这个魔方玩得好,就能把真说成假,是说成非,而且让信息接受一方俯首贴耳心甘情愿唯命是从。所以对“隐喻”的开发和这个词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书斋中的专家学者以之拼贴自己的论文;市井的政客奸商以之谋名谋利,它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词当然是理所当然的。说“这是一个隐喻的世界”真是不为过啊~~!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