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hinese grottoes architecture
中国石窟寺建筑
2) Zhongguo shikusi kaogu
中国石窟寺考古
3) Chinese grotto
中国石窟
1.
Chinese grotto arts are of close relations with Indian grotto arts.
中国石窟艺术与印度石窟艺术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有承继,更有发展创造。
4) Seokguram Grotto and Bulguksa Temple
石窟庵与佛国寺
5) cave temple
石窟寺
1.
After the Western Wei dynasty bury forms appeared in cave temples.
西魏以降石窟寺中大量出现的瘗葬形式 ,是佛教传入我国后 ,佛教信仰特别是其中的“轮回”说与我国“灵魂不灭”传统丧葬观念和“事死如事生”传统丧葬礼俗相结合的产物。
2.
Some important stone statues and other cultural relics of the cave temple of Gongxian were discovered between 1997 and l999 when Hena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main- tained the temple.
1997-1999年,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在维修巩县石窟寺时发现了一批重要的石刻造像及其他珍贵文物。
6) the North grotto
北石窟寺
1.
On the Ancient Culture of Tourism in the North Grotto;
北石窟寺古代旅游文化散论
补充资料:中国石窟寺建筑
中国佛教寺庙建筑的一种。在开凿的洞窟中陈示佛教雕刻、彩塑或壁画。石窟本身及窟外的建筑处理和石窟中的艺术品所表现的古代建筑都是中国历史上各时代建筑艺术面貌的反映。
石窟寺概况 佛教石窟寺首见于印度,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也进行建造。中国最早凿建石窟寺的是今新疆地区,有可能始于东汉,十六国和南北朝时经由甘肃到达中原,形成高潮,唐宋时除在原有的某些石窟群中续有凿建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窟群,元明以后凿窟之风才逐渐停息下来。现存石窟寺的分布范围西至新疆西部、甘肃、宁夏,北至辽宁,东至江苏、浙江、山东,南达云南、四川。其最重要者为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等。此外,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河南巩县石窟、河北峰峰南北响堂山石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四川大足石窟和云南剑川石窟等也是比较重要的几处。
敦煌是古代中国对外交通的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莫高窟在今敦煌县城东南鸣沙山东麓的悬岩上。据唐代碑记,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自十六国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至元,延绵千年不断。现存有艺术品的共492窟,其中唐代的占一半以上。莫高窟石质为砂砾岩,不便于雕刻,其艺术品均为彩塑和壁画,现存彩塑2000余身,壁画约4.5万平方米,此外还有4座完整的北宋木构窟檐和窟群附近的2座宋塔。
云冈石窟在大同西武周山的南向悬岩上,现存主要洞窟53座,大部是北魏文成帝和平(460~465)年间到孝文帝太和十八年 (494)之前的约30年间开凿的。云冈石窟艺术品都是石雕,现存造像有5.1万余尊,大者高达17米。
龙门石窟在洛阳南伊水东西两岸,始凿年代约在北魏太和十八年迁都来洛的前几年,迁都后到孝明帝时的35年间是凿窟的第1个高潮。从唐太宗到玄宗的100多年,是凿窟的第2个高潮。现存石窟1352座,造像均为石刻,约达10万躯。
麦积山石窟在天水东南形如麦垛的山峰悬岩上,大约与云冈的始凿期相近,自北魏历西魏、北周而至隋、唐和宋。现存195窟,有造像7000余尊,绝大部分是彩塑,壁画约2000平方米。
石窟寺的窟室形制 早期包括北朝的窟形以中心塔柱式为典型,类似于印度的支提窟。此外还有覆斗式方窟、平顶方窟和毗诃罗窟及穹窿式窟。支提是塔的一种称呼,塔是信徒们尊崇的对象,认为绕塔回行是对佛的无尚恭敬。印度的支提窟平面纵长,前部凿筒拱顶,后部平面半圆,圆心处凿刻支提。中国的中心塔柱式窟保留了绕塔回行的礼仪,但形制已向着民族化的方向发生变化,而且由西向东,变化的趋势越发加强。早期克孜尔石窟前部也是筒拱顶,后部平面为方形,中心为一方墩代表塔,绕墩三面凿通道。敦煌的前部为横长方形,上凿仿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双坡顶,后部中心方墩凿成1或2层的中国佛塔形状,但只是大致模仿。云冈的为方形平面,中心塔忠实模仿木结构楼阁式佛塔,有的可达5层。这个时期的佛寺,出于同样的宗教礼仪概念,也广泛采用中心塔式布局,所以中心塔石窟也是对于此式佛寺的模仿。云冈第6窟于此尤其明显,窟内绕中心塔柱在左、右、前3壁下部都浮雕出1圈廊庑,后壁为1佛龛,是佛寺周廊和塔后佛殿的表征。
覆斗式方窟和平顶方窟平面都是方形,3壁或仅正面1壁开龛,前者在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天龙山石窟等都有,其覆斗顶是对于用于尊贵场所的"斗帐"的模仿;后者主要见于云冈石窟、南北响堂山石窟等。它们的总体是当时不建中心塔的佛寺的表征。
毗诃罗窟也源自印度,其典型者是在一较大的方窟左右壁凿一排小龛室供僧人静修,后壁凿佛龛。中国的典型毗诃罗窟很少,仅见于莫高窟,顶仍为覆斗形。
穹窿式窟平面椭圆,穹窿顶,内雕大佛,是对于僧徒山野静修的草庐的模仿,典型者可见于云冈最早开凿的昙曜五窟。
隋唐的洞窟以莫高窟最多,其典型者是北朝已出现的覆斗窟。大都只在正壁开1龛,隋及初、盛唐为梯型龛,可认为全窟仍是对于整座佛寺的象征。中唐后改为盝顶形佛帐式龛顶。佛帐一般是放在佛殿内部的,所以可认为全窟只是一座佛殿的象征。覆斗窟中心高起,没有平顶的压抑感,各壁都没有中心柱的遮挡,适应了大型经变画大量出现的要求。唐代莫高窟还有个别的大佛窟和涅槃窟,前者内造高达30米的弥勒佛,大佛窟窟内下大上小,强调了仰视时的透视错觉,窟的上部前面开设明窗,加强了大佛头部的采光。后者平面横长,安置佛涅槃卧像。隋唐时在莫高窟和炳灵寺、天龙山等石窟还有个别的中心塔柱式窟,是这一时期中心塔式寺院仍有建造的反映。中心塔柱式窟在宋代也还极个别地出现过,如大足石窟毗卢道场窟。
五代和北宋的代表窟形是莫高窟广泛凿建的背屏式窟。覆斗顶,四壁不再开龛而在窟内中心靠后凿大佛坛,坛四周为通道,坛后留出直通至顶的背屏石壁,应即佛殿扇面墙的仿造。塑像置于坛上,和人处于同一空间。
石窟寺的窟檐 早期包括北朝的石窟在石质稍好的地方,窟外都凿有许多石质窟檐,如云冈、麦积山、天龙山和南北响堂山等。一般都是前沿敞开,3间4柱,平面横长,凿入岩内,后壁正中开甬道与主室相连。窟檐都模仿木结构建筑,刻出柱、枋、斗拱、檐口、瓦垅和屋脊及鸱尾,是建筑史的重要资料,也表明了中国石窟民族化的过程。麦积山上七佛阁窟檐最大,面阔7间,通长达31.5米,列柱高可达9米,上部就岩壁凿出庑殿屋顶形。在石质不宜雕刻的地方,如克孜尔和莫高窟则建造木构密檐,岩面上留下了许多木构件插入岩壁的孔眼。窟檐是从外部空间进入到窟内佛的空间之间的必要过渡,同时也大大改善了石窟正立面的形象。
莫高窟还保存有5座唐末宋初的木结构窟檐实物,其中4座北宋窟檐仍相当完好。斗拱雄大,出檐深远,通过定量比较研究,可以证明它们都保留有很强的唐代风格。它们都没有角翘,和当时敦煌壁画里的建筑形象一致。在中国唐代木构建筑实例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是建筑史的重要资料。
石窟中的壁画和石刻表现的建筑 在石窟中宗教题材的壁画和浮雕中保存的建筑形象资料非常丰富,时代从十六国晚期下迄于宋和西夏,延续800年之久,建筑类型包括有城市、宫殿、宫阙、佛寺、佛塔、住宅、坟墓等许多建筑组群和亭、台、楼、殿、廊、墙以及桥梁等许多单体,还表现了如台基、栏杆、梁、枋、门窗、斗拱、屋顶和脊饰等各种部件、装饰及色彩。它们和窟形、窟檐一起,在许多方面都填补了建筑艺术史研究的空白,尤其对于从魏晋到盛唐之间建筑实例十分稀少的约 400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石窟中的建筑资料以敦煌壁画为最重要,它的延续时代最长,资料最多,类型最丰富。此外,在云冈、麦积山、炳灵寺、龙门、大足和其他一些石窟的壁画或石刻中也都有所表现。
建筑的院落式群体组合方式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特征。现存建筑只有晚到辽金时代才有一些院落不完整地保存下来,但在敦煌壁画里从隋代开始就已画出了成组群的建筑,唐宋画出了大型院落的壁画数以百计,表现了丰富的组合方式和高度的建筑艺术水平。其中盛唐以前以凹字形平面组合为中心,前有水池,池中建平台的构图方式在日本古代建筑中还有许多实例。大足和四川的其他石窟也有唐宋时期的大型组群石刻浮雕。
敦煌石窟从十六国晚期至唐的许多阙形龛和宫阙,明确地反映了从汉代到隋唐以后又延至明清阙的发展过程。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有几百座塔,表明了在实例中十分罕见的楼阁式木塔实际是古代佛塔的主流,反映了印度的窣堵波塔和中国重楼融合过程中的中间状态,还提供了在北朝时中国已建造过金刚宝座式塔的例证。敦煌壁画里的几百座城垣对古代城形、城墙、城门、城楼、角楼、马面以及里坊制和古代新疆地区的城垣情况提供了丰富的形象资料。敦煌壁画还画出了多座唐宋住宅,其典型者分前后两院,与北京现存的明清四合院住宅相当一致。
建筑部件和装饰、色彩资料也以敦煌壁画最丰富,其中斗拱可达万朵,细致地反映了由北朝至西夏斗拱的发展史。壁画里的建筑绝大多数都没有角翘,结合也没有角翘的窟檐,可以为研究中国建筑重要的形象特征角翘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提供直接的材料。
壁画和石刻里的建筑形象还为界画史尤其是唐以前的界画史提供了大量的实例。
参考书目
萧默:《敦煌莫高窟的洞窟形制》(《中国石窟·中国莫高窟》),第2卷,文物出版社,北京,1984。
傅熹年:《麦积山石窟中所反映出的北朝建筑》(《文物资料丛刊》第4缉),文物出版社,北京,1981。
梁思成:《敦煌壁画中所见的中国古代建筑》(《梁思成文集》第一集),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82。
萧默:《唐代建筑风貌──从敦煌壁画看到和想到的》(《文艺研究》1983年第4期)。
石窟寺概况 佛教石窟寺首见于印度,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也进行建造。中国最早凿建石窟寺的是今新疆地区,有可能始于东汉,十六国和南北朝时经由甘肃到达中原,形成高潮,唐宋时除在原有的某些石窟群中续有凿建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窟群,元明以后凿窟之风才逐渐停息下来。现存石窟寺的分布范围西至新疆西部、甘肃、宁夏,北至辽宁,东至江苏、浙江、山东,南达云南、四川。其最重要者为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等。此外,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河南巩县石窟、河北峰峰南北响堂山石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四川大足石窟和云南剑川石窟等也是比较重要的几处。
敦煌是古代中国对外交通的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莫高窟在今敦煌县城东南鸣沙山东麓的悬岩上。据唐代碑记,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自十六国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至元,延绵千年不断。现存有艺术品的共492窟,其中唐代的占一半以上。莫高窟石质为砂砾岩,不便于雕刻,其艺术品均为彩塑和壁画,现存彩塑2000余身,壁画约4.5万平方米,此外还有4座完整的北宋木构窟檐和窟群附近的2座宋塔。
云冈石窟在大同西武周山的南向悬岩上,现存主要洞窟53座,大部是北魏文成帝和平(460~465)年间到孝文帝太和十八年 (494)之前的约30年间开凿的。云冈石窟艺术品都是石雕,现存造像有5.1万余尊,大者高达17米。
龙门石窟在洛阳南伊水东西两岸,始凿年代约在北魏太和十八年迁都来洛的前几年,迁都后到孝明帝时的35年间是凿窟的第1个高潮。从唐太宗到玄宗的100多年,是凿窟的第2个高潮。现存石窟1352座,造像均为石刻,约达10万躯。
麦积山石窟在天水东南形如麦垛的山峰悬岩上,大约与云冈的始凿期相近,自北魏历西魏、北周而至隋、唐和宋。现存195窟,有造像7000余尊,绝大部分是彩塑,壁画约2000平方米。
石窟寺的窟室形制 早期包括北朝的窟形以中心塔柱式为典型,类似于印度的支提窟。此外还有覆斗式方窟、平顶方窟和毗诃罗窟及穹窿式窟。支提是塔的一种称呼,塔是信徒们尊崇的对象,认为绕塔回行是对佛的无尚恭敬。印度的支提窟平面纵长,前部凿筒拱顶,后部平面半圆,圆心处凿刻支提。中国的中心塔柱式窟保留了绕塔回行的礼仪,但形制已向着民族化的方向发生变化,而且由西向东,变化的趋势越发加强。早期克孜尔石窟前部也是筒拱顶,后部平面为方形,中心为一方墩代表塔,绕墩三面凿通道。敦煌的前部为横长方形,上凿仿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双坡顶,后部中心方墩凿成1或2层的中国佛塔形状,但只是大致模仿。云冈的为方形平面,中心塔忠实模仿木结构楼阁式佛塔,有的可达5层。这个时期的佛寺,出于同样的宗教礼仪概念,也广泛采用中心塔式布局,所以中心塔石窟也是对于此式佛寺的模仿。云冈第6窟于此尤其明显,窟内绕中心塔柱在左、右、前3壁下部都浮雕出1圈廊庑,后壁为1佛龛,是佛寺周廊和塔后佛殿的表征。
覆斗式方窟和平顶方窟平面都是方形,3壁或仅正面1壁开龛,前者在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天龙山石窟等都有,其覆斗顶是对于用于尊贵场所的"斗帐"的模仿;后者主要见于云冈石窟、南北响堂山石窟等。它们的总体是当时不建中心塔的佛寺的表征。
毗诃罗窟也源自印度,其典型者是在一较大的方窟左右壁凿一排小龛室供僧人静修,后壁凿佛龛。中国的典型毗诃罗窟很少,仅见于莫高窟,顶仍为覆斗形。
穹窿式窟平面椭圆,穹窿顶,内雕大佛,是对于僧徒山野静修的草庐的模仿,典型者可见于云冈最早开凿的昙曜五窟。
隋唐的洞窟以莫高窟最多,其典型者是北朝已出现的覆斗窟。大都只在正壁开1龛,隋及初、盛唐为梯型龛,可认为全窟仍是对于整座佛寺的象征。中唐后改为盝顶形佛帐式龛顶。佛帐一般是放在佛殿内部的,所以可认为全窟只是一座佛殿的象征。覆斗窟中心高起,没有平顶的压抑感,各壁都没有中心柱的遮挡,适应了大型经变画大量出现的要求。唐代莫高窟还有个别的大佛窟和涅槃窟,前者内造高达30米的弥勒佛,大佛窟窟内下大上小,强调了仰视时的透视错觉,窟的上部前面开设明窗,加强了大佛头部的采光。后者平面横长,安置佛涅槃卧像。隋唐时在莫高窟和炳灵寺、天龙山等石窟还有个别的中心塔柱式窟,是这一时期中心塔式寺院仍有建造的反映。中心塔柱式窟在宋代也还极个别地出现过,如大足石窟毗卢道场窟。
五代和北宋的代表窟形是莫高窟广泛凿建的背屏式窟。覆斗顶,四壁不再开龛而在窟内中心靠后凿大佛坛,坛四周为通道,坛后留出直通至顶的背屏石壁,应即佛殿扇面墙的仿造。塑像置于坛上,和人处于同一空间。
石窟寺的窟檐 早期包括北朝的石窟在石质稍好的地方,窟外都凿有许多石质窟檐,如云冈、麦积山、天龙山和南北响堂山等。一般都是前沿敞开,3间4柱,平面横长,凿入岩内,后壁正中开甬道与主室相连。窟檐都模仿木结构建筑,刻出柱、枋、斗拱、檐口、瓦垅和屋脊及鸱尾,是建筑史的重要资料,也表明了中国石窟民族化的过程。麦积山上七佛阁窟檐最大,面阔7间,通长达31.5米,列柱高可达9米,上部就岩壁凿出庑殿屋顶形。在石质不宜雕刻的地方,如克孜尔和莫高窟则建造木构密檐,岩面上留下了许多木构件插入岩壁的孔眼。窟檐是从外部空间进入到窟内佛的空间之间的必要过渡,同时也大大改善了石窟正立面的形象。
莫高窟还保存有5座唐末宋初的木结构窟檐实物,其中4座北宋窟檐仍相当完好。斗拱雄大,出檐深远,通过定量比较研究,可以证明它们都保留有很强的唐代风格。它们都没有角翘,和当时敦煌壁画里的建筑形象一致。在中国唐代木构建筑实例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是建筑史的重要资料。
石窟中的壁画和石刻表现的建筑 在石窟中宗教题材的壁画和浮雕中保存的建筑形象资料非常丰富,时代从十六国晚期下迄于宋和西夏,延续800年之久,建筑类型包括有城市、宫殿、宫阙、佛寺、佛塔、住宅、坟墓等许多建筑组群和亭、台、楼、殿、廊、墙以及桥梁等许多单体,还表现了如台基、栏杆、梁、枋、门窗、斗拱、屋顶和脊饰等各种部件、装饰及色彩。它们和窟形、窟檐一起,在许多方面都填补了建筑艺术史研究的空白,尤其对于从魏晋到盛唐之间建筑实例十分稀少的约 400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石窟中的建筑资料以敦煌壁画为最重要,它的延续时代最长,资料最多,类型最丰富。此外,在云冈、麦积山、炳灵寺、龙门、大足和其他一些石窟的壁画或石刻中也都有所表现。
建筑的院落式群体组合方式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特征。现存建筑只有晚到辽金时代才有一些院落不完整地保存下来,但在敦煌壁画里从隋代开始就已画出了成组群的建筑,唐宋画出了大型院落的壁画数以百计,表现了丰富的组合方式和高度的建筑艺术水平。其中盛唐以前以凹字形平面组合为中心,前有水池,池中建平台的构图方式在日本古代建筑中还有许多实例。大足和四川的其他石窟也有唐宋时期的大型组群石刻浮雕。
敦煌石窟从十六国晚期至唐的许多阙形龛和宫阙,明确地反映了从汉代到隋唐以后又延至明清阙的发展过程。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有几百座塔,表明了在实例中十分罕见的楼阁式木塔实际是古代佛塔的主流,反映了印度的窣堵波塔和中国重楼融合过程中的中间状态,还提供了在北朝时中国已建造过金刚宝座式塔的例证。敦煌壁画里的几百座城垣对古代城形、城墙、城门、城楼、角楼、马面以及里坊制和古代新疆地区的城垣情况提供了丰富的形象资料。敦煌壁画还画出了多座唐宋住宅,其典型者分前后两院,与北京现存的明清四合院住宅相当一致。
建筑部件和装饰、色彩资料也以敦煌壁画最丰富,其中斗拱可达万朵,细致地反映了由北朝至西夏斗拱的发展史。壁画里的建筑绝大多数都没有角翘,结合也没有角翘的窟檐,可以为研究中国建筑重要的形象特征角翘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提供直接的材料。
壁画和石刻里的建筑形象还为界画史尤其是唐以前的界画史提供了大量的实例。
参考书目
萧默:《敦煌莫高窟的洞窟形制》(《中国石窟·中国莫高窟》),第2卷,文物出版社,北京,1984。
傅熹年:《麦积山石窟中所反映出的北朝建筑》(《文物资料丛刊》第4缉),文物出版社,北京,1981。
梁思成:《敦煌壁画中所见的中国古代建筑》(《梁思成文集》第一集),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82。
萧默:《唐代建筑风貌──从敦煌壁画看到和想到的》(《文艺研究》1983年第4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