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ducation through broadcast media
空中教育
2) aeronautical and astronautical education in China
中国航空航天教育
4) Education space
教育空间
1.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Space Design of Pre-school Children;
学龄前儿童教育空间研究
2.
To foster the student` P·E· ability It supplies a rare chance and great Education space in concept, content and method for P·E· teacher` creating spirit and creating ability in history of P·E· teacher.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以身体、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去设计课程目标 ,为培养和优化学生综合性的体育素养 ,为体育教师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在观念、内容及方法等方面的解放提供了体育课程发展史上的一次难得的契机和巨大的教育空间。
3.
As a part of social space, although it regulates the conduct of education and the inner process of educational system, the institutionalized education space makes the education objects as the objects of the educator collective and the "product" of a socie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breaks, becomes power-oriented and abstractive, resulting in further paradox ab
教育此时的空间是教育社会化的产物,它虽规范了教育的行为与教育系统内部的进程,但作为社会空间的一个部分,制度化的教育空间使受教育对象成为教育对象集体的对象,成为了一种社会的“产品”,并在师生关系上产生了断裂,使得师生关系权力化与抽象化,并进一步衍生出教育过程社会化与个性化的悖论。
5) educational time and space
教育时空
1.
2)Widen constantly the teaching vision in the educational time and space, and place emphases on the developme.
本文分析了中学物理教学实行开放教育的必要性 ,并着重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学物理教育开放的思路 :(1)在学习环境上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自主性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 ;(2 )在教育时空上提出要不断拓宽教学的视野 ,强调物理思路和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终身受益 ;(3)在教学模式上要努力探寻高效实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6) aviation education
航空教育
1.
Returned students founded modern Chinese aviation education.
近代中国成规模的航空教育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是在归国留学生的主导下开展起来的,他们是近代中国航空教育的中坚力量,在高校航空教育方面、军事航空教育方面和航空知识的普及性教育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补充资料:中国航空航天教育
中国的航空教育开展较早,航天教育是在5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的。1914年,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京都琵琶湖筹建了中华革命党航空学校,1913年北洋政府在北京建立了南苑航空学校,1918年在福建马尾开办了飞潜学校并在其中设立了飞机制造科。以后还成立了中央航空学校和空军机械学校(原名航空机械学校),主要培养飞行人员和飞机维修的技术人员。从30年代起,不少高等院校就开设了航空课程。1930年,中央大学在机械系设飞机工程选修课;1934年清华大学与航空委员会合作开设航空讲座;1939年前后,中央大学、北洋大学和交通大学相继成立了航空工程系;随后,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大学和西北工学院都设立了航空工程系,1944年,中央工业专科学校也设置了航空机械专修科。1935年中央大学创办的机械特别班和1936年航空机械学校创办的高级机械班都开设了培养航空工程研究生的课程。1939年,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工科研究所正式招收航空工程研究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航空航天教育也有了很大的进展。中国已经建立了由高等教育、中等专业教育、技工教育和职工教育组成的比较完整的航空航天教育体系,仅航空工业部和航天工业部直属的高等院校就有7所,培养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有29个科研单位也培养研究生。此外,还有几十所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工大学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科研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在正规学校之外还兴办了函授、刊授和电视等教育。
高等院校 1952年,原有高等院校航空工程系经过全面调整在北京组建了北京航空学院;在南京组建了华东航空学院,并创办了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1953年在哈尔滨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后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1956年,华东航空学院迁至西安,改名西安航空学院,并于1957年与西北工学院合并成为西北工业大学;1956年,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改建为南京航空学院;195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增设航空工程系;1970年,哈尔滨工程学院的航空工程系并入西北工业大学,其他各系迁往长沙,后来成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北京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学院、军事工程学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航空工程系以及其他部门所属的几所大学都增设了航空航天的课程或建立了专门的系和专业。其中主要是飞机设计、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力学、导弹设计、航空发动机、固体和液体火箭推进技术、飞行器控制、通信、雷达、导航、电器、仪表、发射、材料、冷热加工工艺、电子计算机和系统工程等科系和专业,学制为4~5年,为航空航天部门培养设计师、工程师、工艺师、教师和管理干部等高级科技人才。这些高等院校还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中等专业学校 1952年在北京、哈尔滨、汉口和沈阳,以后又在成都、西安、株洲、桂林和郑州等城市创办了一批中等专业学校,后来经过调整有的变为高等学校,有的成为全国著名的中等专业学校。这些学校一般有飞机、发动机、仪表、 电器、 附件、机械加工和热加工等专业,学制为3~4年,为航空航天企业和科研单位培养工艺员、工艺装备设计员和技术员。
技工学校 从1952年起,航空航天工业部门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多所技工学校,按工种开设文化、技术基础、专门工艺学、生产实习等课程,学制为半年到两年,为航空航天工业部门培养技术工人。
职工培训 1948年东北航空总厂第五厂通过职工培训完成了第一架P-51飞机的修理任务。1956年以后陆续为航空航天企业的职工创办了一批业余学校和大学,形成了职工培训网。
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民用航空局也设有与航空航天有关的院校。
高等院校 1952年,原有高等院校航空工程系经过全面调整在北京组建了北京航空学院;在南京组建了华东航空学院,并创办了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1953年在哈尔滨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后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1956年,华东航空学院迁至西安,改名西安航空学院,并于1957年与西北工学院合并成为西北工业大学;1956年,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改建为南京航空学院;195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增设航空工程系;1970年,哈尔滨工程学院的航空工程系并入西北工业大学,其他各系迁往长沙,后来成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北京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学院、军事工程学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航空工程系以及其他部门所属的几所大学都增设了航空航天的课程或建立了专门的系和专业。其中主要是飞机设计、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力学、导弹设计、航空发动机、固体和液体火箭推进技术、飞行器控制、通信、雷达、导航、电器、仪表、发射、材料、冷热加工工艺、电子计算机和系统工程等科系和专业,学制为4~5年,为航空航天部门培养设计师、工程师、工艺师、教师和管理干部等高级科技人才。这些高等院校还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中等专业学校 1952年在北京、哈尔滨、汉口和沈阳,以后又在成都、西安、株洲、桂林和郑州等城市创办了一批中等专业学校,后来经过调整有的变为高等学校,有的成为全国著名的中等专业学校。这些学校一般有飞机、发动机、仪表、 电器、 附件、机械加工和热加工等专业,学制为3~4年,为航空航天企业和科研单位培养工艺员、工艺装备设计员和技术员。
技工学校 从1952年起,航空航天工业部门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多所技工学校,按工种开设文化、技术基础、专门工艺学、生产实习等课程,学制为半年到两年,为航空航天工业部门培养技术工人。
职工培训 1948年东北航空总厂第五厂通过职工培训完成了第一架P-51飞机的修理任务。1956年以后陆续为航空航天企业的职工创办了一批业余学校和大学,形成了职工培训网。
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民用航空局也设有与航空航天有关的院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