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nimus
[英]['ænɪməs] [美]['ænəməs]
男性意向
2) male consciousness
男性意识
1.
The paper analyzes Shakespeare s tragedy King Lea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exposing the strong male consciousness of the play.
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对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进行剖析,揭示了该剧所具有的浓厚的男性意识。
2.
The article uses feminist criticism to explain the difference in figuring of women and the distortion of the text in the novel Han Ye and analyzes the author s male consciousness while writing the novel.
文章运用女权批评,通过阐释在《寒夜》女性人物塑造中的不同,以及小说叙述中的文本失真,分析出作家创作中潜藏的男性意识。
3.
This essay is an analysis on the absence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of "The Merchant s Tale" in Chaucer s Canterbury Tales by using one of Irigaray s feminist arguments.
在第二部分中,文章逐一分析了构成这个故事的三种男性意识:"冬月"的,商人的和读者的,指出故事所揭示的并不是"春月"女性意识的觉醒,而实际上是关于这三种男性意识和他们的内在机制。
3) Male Awareness
男性意识
1.
The Male Awareness in "The Destiny of Rebirth";
《再生缘》中的男性意识
2.
At the same time, it creates many outstanding female images, which has a unique value in advocating female awareness and in publicizing feminist opinions.
孟丽君本身所具有的叛逆性表现了一定的女性意识,但其背后也深藏着摆脱不掉的男性意识。
4) the macho tendency
男性化倾向
5) masculine ideology
男性意识形态
1.
However,after a further examination of the text,it will be found that Joyce s real intention is in revealing Gabriel s hypocritical nature and anti- female sentiment,and attributing it to the complete control of masculine ideology in contemporary Ireland.
然而如果深入挖掘小说文本,我们会发现,乔伊斯的真实意图是欲暴露他的伪善面目和对女性的轻蔑,并将之归根于男性意识形态在当时爱尔兰社会的绝对支配性。
6) male-centered consciousness
男性中心意识
1.
This article uses the theories of anthropology and mental analysis as the reference for displaying the thought of the denotation “the historical intermediate” in Grieved over the Death and showing Luxun’s distinctive character, who surpassed male-centered consciousness.
以人类学、精神分析学理论作参照的分析 ,意在揭示《伤逝》文本外化着鲁迅“历史的中间物”思考 ,呈现出超越男性中心意识的特
补充资料:《活动 意识 个性》
Α.Н.列昂节夫著。它是作者晚期的理论著作。苏联政治出版社1975年出版。全书仅10余万字,分5章:①马克思主义和心理学;②心理反映;③心理学中的活动问题;④活动与意识;⑤活动与个性。198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李沂等的中译本。列昂节夫多年研究活动问题,包括物质的感性-对象活动的结构和发生,对个体心理过程形成的作用;心理、意识的产生对生活活动、劳动活动的依从性;根据主导活动形式划分个体心理发展年龄阶段;提出主体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在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彼此相互过渡理论等。他以多年的研究为基础,于1972~1974年的苏联《哲学问题》杂志上连续发表长篇论文:"心理学中的活动问题","活动和意识","活动和个性"。最后改写成此书,出版后获罗蒙诺索夫一等奖。本书是关于心理学方法论问题的专著,书中全面地阐述了作者的活动观点,在苏联心理学界有较大影响。作者在书中谈到,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对现实的心理反映(它中介着个体的生活)的产生、功能和结构的具体科学。而要建立这样一门科学的完整体系,最重要的是 3个范畴:对象活动、人的意识、个性。因而,他写这本书的任务不是阐述一些具体的心理学观点和理论,而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本性、人的活动、意识、个性的学说去寻求获取这些具体的观点和理论的方法与途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