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综合控制台
1)  integrated control console
综合控制台
2)  control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equipment
控制综合实验台
3)  IMP Integrated Monitor Panel
综合监控台
4)  integrated control
综合控制
1.
Government technology and integrated control of POPs;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治理与综合控制研究进展
2.
Simulation study of ABS based on integrated control strategy;
基于综合控制策略的ABS仿真研究
3.
Design for voltage and reactive power integrate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DSP in substation;
基于DSP的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系统的设计
5)  comprehensive control
综合控制
1.
Discussion of comprehensive control for general contracting projects of engineering company;
论工程公司总承包项目的综合控制
2.
Application of topsis to the decision-making on comprehensive control solution for occupational hazard
TOPSIS法在职业危害综合控制方案决策中的应用
3.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oduct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thin slab casting and rolling(TSCR) line at home and abroad, a concept of comprehensive control theory 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roducts is proposed through a lot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在对国内外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及产品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提出了连铸连轧组织性能综合控制的概念,对钢中夹杂物超细化,锰和硫的控制,热连轧过程中的再结晶、组织细化及沉淀析出,层流冷却过程特征及对组织性能的影响以及柔性轧制工艺控制进行了研究分析,给出了通过组织性能综合控制得到的高性能低碳高强钢板(HSLC)在汽车上应用的实例。
6)  integrative control
综合控制
1.
The optimal integrative control technique of single machine infinite bus system with EPT is also studied based on the proposed model.
在此模型基础上研究了含EPT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最优综合控制技术,仿真结果可清晰地看出EPT高、低压侧直流环节电压的变化及系统阻尼特性的改善。
2.
For improving the ship抯 safety, the integrative control system is designed on the three kinds of fault factors.
为提高船舶的安全,针对造成船舶故障的3种因素,设计了船舶安全的综合控制系统。
补充资料:控制生态系实验
      在人为控制条件下,研究某一自然水生生态系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实验方法。又称围隔式生态系实验。利用这种装置可以从浩瀚的海洋中分离出一块完整的环境,因之也称为微宇宙。它可用来研究海洋环境科学、海洋化学和海洋生态学等领域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
  
  控制生态系实验装置,最初是为了进行浮游生物自然生态研究而建立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海洋污染日趋严重,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的影响成了人们关注的新课题,开展了现场调查和室内模拟实验。但室内实验大多是用单一生物种类、单一污染物进行,所用污染物浓度偏大、时间又短,所得结果难以解释自然界的实况。现场调查,又因自然因素复杂多变,除了灾害性污染事故外,很难区分污染和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的影响。为了阐明慢性污染对生态系的影响,必须有新的实验方法和装置。1972年,控制生态系污染实验(简称CEPEX)被正式列入国际海洋考察十年研究规划中,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利用建在加拿大维多利亚萨尼奇内湾的CEPEX 装置,开展了外加污染物汞、铜、铅、石油等对实验装置中自然生态系结构影响的研究工作。随后有更多的国家建立了类似的实验装置,除继续进行有关污染实验外,还进行了海-气界面、水-沉积物界面相互关系、化学海洋学和生物海洋学等的研究。中国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山东海洋学院和厦门大学等单位同加拿大科学家合作,于1984~1987年在厦门进行围隔式生态系实验工作。
  
  围隔式实验装置有多种类型,但目前最流行的是用乳白色、透明、柔软、无毒的聚乙烯制的大塑料袋装置(见图)。能装水几十吨到2000多吨不等,在污染的研究方面,以盛水60吨的装置较普遍。
  
  
  实验装置,通常安放在风浪较小,海流流速较低,水较深,远离污染源、且对该海区的自然生态系已有一定了解的水域。
  
  实验方法大致是:将塑料袋及其组件运到指定海区后,由潜水员将塑料袋由下往表层拉起来,其中应尽量保证各水层生态结构的完整性;在加入污染物前,先对袋内生物种类及理化因子进行测定,添加污染物后,再定期观察和测定。实验周期一般视实验生物的生活周期及其世代而定。 
  
  目前所用的这些实验装置都将内外水体隔开,缺乏正常的平流、紊流和盐度等自然变化,系统内动植物也不能象正常情况下活动,所以实验获得的结果尚不能完全反映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的动态;大型实验装置经费昂贵,对实验现场条件要求也高。除应继续改进实验装置外,还应根据研究课题实际需要选择尽可能小的装置。
  
  

参考书目
   George D.Grice, Michael R. Reeve, Marine Mesocosms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Research in Experimental Ecosystem, Springer-Verlag ,New York,1982.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