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文人水浒
1)  All Men Are Brothers in intellectual dissemination
文人水浒
1.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wo concepts from the dissemination studies angle on All Men Are Brothers in folk dissemination and All Men Are Brothers in intellectual dissemination.
本文从传播学角度提出了民间水浒和文人水浒两个概念。
2)  heroes in Water Margin
水浒人物
3)  Shuihu Drama in Ming Dynasty
明人水浒戏
1.
Shuihu Drama in Ming Dynasty has made a unique interpretation of essential properties of the Water Margin:it was not a work of"teaching being robbers".
明人水浒戏对《水浒传》一书的基本性质作了独特的诠释:《水浒传》不是"诲盗"之作,"盗贼"揭竿而起是奸邪逼良为盗的结果;"梁山草寇"实为国家民族的栋梁之才,他们以暴抗暴乃是以正诛邪、替天行道、重整乾坤的大义之举。
4)  outlaws of the marsh explanatory version
《水浒》释义文本
5)  big Water Margin cultural system
大水浒文化体系
1.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constructing big Water Margin cultural system can be proved from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证:构建大水浒文化体系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6)  the Water Margin
水浒
1.
The Water Margin:A Mirror of Building Harmonious Society;
《水浒》: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面镜子
补充资料:《水浒传》
《水浒传》

    中国明代长篇小说。又题为《忠义水浒传》,通行本简称《水浒》。一般认为是施耐庵著。
   《水浒传》是民间无名作者同文人作家集体创作的成果,其成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流传演变过程。《水浒传》描写的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在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6),因声势极盛,便在民间产生许多奇闻异说,流传中不断得到无名作者的加工增饰。施耐庵就是在长期民间传说、民间说话艺术和元杂剧水浒戏的基础上加工写定成书的。
    思想内容 《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直接地描写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描写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斗争,展示了宏伟壮丽、波澜壮阔的斗争生活场面。小说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罪恶,写出了“官逼民反”、“乱由上作”的历史真实,揭示出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在于残酷的封建压迫和剥削,肯定和歌颂了农民革命斗争的正义性。小说描写从高俅到郑屠之流上上下下各色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由他们组成了一个黑暗统治网,给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农民革命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小说塑造了李逵、鲁智深、武松、林冲等一系列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歌颂农民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表现了他们的优秀品质、英雄气概、斗争意志和伟大力量。《水浒传》描写了一支农民起义队伍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分散而汇合、由盲目行动而变为有明确的行动纲领,以及最后受招安、彻底失败的全过程。这是一部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农民革命斗争的兴亡史。《水浒传》在真实地反映农民革命斗争生活的过程中,也形象生动地概括了一些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经验,尤其是农民革命战争战略战术的运用和斗争策略方面的经验。《水浒传》中关于招安的描写,反映了比较复杂的社会历史内容。农民阶级“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是历史形成的思想局限。作为统治阶级思想的忠君观念也对《水浒传》的作者产生影响。书中“赵官家”作为汉族政权的象征,显然同小说成书过程中民族斗争的历史背景有关。统治阶级对农民起义实行的招安政策,无疑也对招安的描写产生影响。因而招安的描写,既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矛盾,也反映了作者复杂的思想矛盾。
   
   

《水浒传》插图:囚车解草寇(清初刻本)

《水浒传》插图:囚车解草寇(清初刻本)


   
    艺术成就 《水浒传》在艺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写出复杂的性格内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环境的依据,同时随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发展。人物形象带有理想色彩,同时又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水浒传》不单以情节的生动紧张取胜,还有较丰富真实的细节描写。小说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通俗、简练、生动、富于表现力的文学语言。与内容相适应,前70回连环套式的艺术结构也独具特色。
    版本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流传极广,对后世影响很大。其版本有简本、繁本两个系统。明清以来流传的版本较多,各本差异较明显,较流行的是70回、100回、120回3种繁本。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