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ong classical opera
古典长篇戏曲
1.
Two-lane structure is the structure of typical model in long classical opera.
双线结构是古典长篇戏曲中的典型结构模式,覆盖深广,影响巨大。
2) classical opera
古典戏曲
1.
Chinese classical opera has great artistic attraction.
中国古典戏曲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
A practical way to revive Kunqu opera is to define it as "the best of Chinese classical operas" and make a proper innovation.
诸如上海昆剧团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改编的《伤逝》和《班昭》取得的成功和存在的如话剧化导演等问题一样,昆曲的重建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将昆曲定位在“中国古典戏曲文学最高品位”,适当做出创新。
3) traditional opera
古典戏曲
1.
Try to Discuss on the Phenomenon of "a Woman Disguised as a Man" in the Traditional Opera;
试论古典戏曲中的女扮男装现象
4) classical drama
古典戏曲
1.
The catalyzing of western drama to the"modernization/of Chinese classical drama advancement;
西方戏剧对中国古典戏曲“现代化”进程的催化
2.
Are there tragedies in Chinese classical dramas? This has been a dispute for almost one century.
中国古典戏曲中究竟有没有悲剧?这是一个争论了将近一个世纪的问题。
6) Chinese classical opera
中国古典戏曲
1.
On Wang Guowei s Contradietion of Aesthetic Values of Chinese Opera——also on the poetic character of Chinese classical opera;
论王国维对中国古典戏曲审美价值观之矛盾——兼论中国古典戏曲的诗性特征
2.
The article want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 between "Tingxu" with Chinese classical opera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nese classical opera,referred to western drama.
"停叙"是西方叙述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术语,拟以西方古典戏剧为参照,就"停叙"与中国古典戏曲之关系及其运用问题予以探究。
补充资料:《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戏曲史料汇编。中国戏曲研究院编,1959年出版,1980年重印,全书10册。收录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戏曲论著48种,其中探讨戏曲创作,评述或考证作家及其作品的16种,记录各时代作家及曲目的13种,专论戏曲音韵、曲谱及制曲的 4种,论述教坊佚闻、唐代俗乐、曲牌来源、律吕宫调、声乐理论及演唱方法的13种,记述元代戏曲演员身世、生活与伎艺的 1种,总结古代戏曲表演艺术经验的1种。
这部戏曲史料丛刊收录了一些罕见的孤本。如:王德辉与徐沅澂的《顾误录》、焦循的《花部农谭》、秋泉居士(叶元清 )修补增订的《梨园原》等。在选辑和校订方面,一般都是采用原刻本和最好的版本为底本,并参阅通行的其他版本作校勘,根据需要附以详略不同的"校勘记"。对每一部论著都编写了"提要",扼要介绍了作者生平、论著内容和版本流行情况。由于它是按照时代顺序编选的,大体上可以看出中国戏曲艺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面貌与艺术成就。虽然其中只有少数是比较完整的戏曲理论著述,一般是文献史料,也有的是笔记性质的杂谈。目录如下:
第一集
《教坊记》
唐·崔令钦
《乐府杂录》
唐·段安节
《碧鸡漫志》
宋·王 灼
《唱论》
元·燕南芝庵
《中原音韵》
元·周德清
第二集
《青楼集》
元·夏庭芝
《录鬼簿》
元·钟嗣成
《录鬼簿续编》 明·无名氏
第三集
《太和正音谱》 明·朱 权
《南词叙录》
明·徐 渭
《词谑》 明·李开先
第四集
《曲论》
明·何良俊
《曲藻》 明·王世贞
《曲律》
明·王骥德
《顾曲杂言》
明·沈德符
《曲论》
明·徐复祚
《谭曲杂劄》
明·凌濛初
《衡曲麈谭》 明·张 琦
第五集
《曲律》
明·魏良辅
《弦索辨讹》
明·沈宠绥
《度曲须知》
明·沈宠绥
第六集
《远山堂曲品》 明·祁彪佳
《远山堂剧品》 明·祁彪佳
《曲品》
明·吕天成
《新传奇品》
清·高 奕
附录:《古人传奇总目》 清·无名氏
第七集
《闲情偶寄》
清·李 渔
《制曲枝语》
清·黄周星
《南曲入声客问》
清·毛先舒
《看山阁集闲笔》
清·黄图珌
《乐府传声》
清·徐大椿
《传奇汇考标目》
清·无名氏
《笠阁批评旧戏目》 清·笠阁渔翁
《重订曲海总目》 清·黄文旸
《也是园藏书古今杂剧目录》 清·黄丕烈
第八集
《雨村曲话》
清·李调元
《剧话》 清·李调元
《剧说》
清·焦 循
《花部农谭》
清·焦 循
《曲话》
清·梁廷枏
第九集
《梨园原》
清·黄旛绰
《顾误录》
清·王德晖
徐沅澂
《艺概》
清·刘熙载
《曲目新编》
清·支丰宜
《小栖霞说稗》
清·平步青
《词余丛话》
清·杨恩寿
《续词余丛话》
清·杨恩寿
第十集
《今乐考证》
清·姚 燮
这部戏曲史料丛刊收录了一些罕见的孤本。如:王德辉与徐沅澂的《顾误录》、焦循的《花部农谭》、秋泉居士(叶元清 )修补增订的《梨园原》等。在选辑和校订方面,一般都是采用原刻本和最好的版本为底本,并参阅通行的其他版本作校勘,根据需要附以详略不同的"校勘记"。对每一部论著都编写了"提要",扼要介绍了作者生平、论著内容和版本流行情况。由于它是按照时代顺序编选的,大体上可以看出中国戏曲艺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面貌与艺术成就。虽然其中只有少数是比较完整的戏曲理论著述,一般是文献史料,也有的是笔记性质的杂谈。目录如下:
第一集
《教坊记》
唐·崔令钦
《乐府杂录》
唐·段安节
《碧鸡漫志》
宋·王 灼
《唱论》
元·燕南芝庵
《中原音韵》
元·周德清
第二集
《青楼集》
元·夏庭芝
《录鬼簿》
元·钟嗣成
《录鬼簿续编》 明·无名氏
第三集
《太和正音谱》 明·朱 权
《南词叙录》
明·徐 渭
《词谑》 明·李开先
第四集
《曲论》
明·何良俊
《曲藻》 明·王世贞
《曲律》
明·王骥德
《顾曲杂言》
明·沈德符
《曲论》
明·徐复祚
《谭曲杂劄》
明·凌濛初
《衡曲麈谭》 明·张 琦
第五集
《曲律》
明·魏良辅
《弦索辨讹》
明·沈宠绥
《度曲须知》
明·沈宠绥
第六集
《远山堂曲品》 明·祁彪佳
《远山堂剧品》 明·祁彪佳
《曲品》
明·吕天成
《新传奇品》
清·高 奕
附录:《古人传奇总目》 清·无名氏
第七集
《闲情偶寄》
清·李 渔
《制曲枝语》
清·黄周星
《南曲入声客问》
清·毛先舒
《看山阁集闲笔》
清·黄图珌
《乐府传声》
清·徐大椿
《传奇汇考标目》
清·无名氏
《笠阁批评旧戏目》 清·笠阁渔翁
《重订曲海总目》 清·黄文旸
《也是园藏书古今杂剧目录》 清·黄丕烈
第八集
《雨村曲话》
清·李调元
《剧话》 清·李调元
《剧说》
清·焦 循
《花部农谭》
清·焦 循
《曲话》
清·梁廷枏
第九集
《梨园原》
清·黄旛绰
《顾误录》
清·王德晖
徐沅澂
《艺概》
清·刘熙载
《曲目新编》
清·支丰宜
《小栖霞说稗》
清·平步青
《词余丛话》
清·杨恩寿
《续词余丛话》
清·杨恩寿
第十集
《今乐考证》
清·姚 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