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战国策派"文学
1)  Zhanguo Ce Clique Literature
"战国策派"文学
2)  The Zhanguo Ce(Warring States)School of Thought
战国策学派
3)  literature of the School of the Warring States
战国派文学
4)  ZhanGuoCe School's literature and art
"战国策派"文艺
5)  the Chankuots e literature school argument
战国策派文论
6)  ZhanGuoCe school
战国策派
1.
Beca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mes and thinking limitations,ZhanGuoCe school s political choice didn t completely coincide with their political concept.
由于时代的特点和战国策派学人认识的局限性,战国策派学人的政治选择与他们的政治理念有其不一致的地方,因此,世人大多认为战国策派的政治理念是主张集权政治,认为战国策派学人是典型的权威主义者。
2.
The article analyses and compares the cultural views of Lin Tongji and Chen Quan, which ar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of Zhanguoce School in 1940s, and points out the interlinked identity of attitude in their culture views.
20世纪 4 0年代“战国策派”的两位代表人物林同济和陈铨文化观的共通之处在于一种态度的同一性。
补充资料:《文学》
《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月刊  。1933年7月1日在上海创刊,由文学社创办,上海生活书店出版。由郑振铎、茅盾发起。编委会成员为郁达夫、茅盾、胡愈之、洪深、陈望道、徐调孚、傅东华、叶圣陶、郑振铎。第1卷编辑者署文学社,第2~9卷先后由傅东华、郑振铎、王统照主编。刊物内容丰富,栏目众多,有小说、散文、随笔、社谈、论文、剧作、批评与介绍、作家论、书报评述、翻译、国外通讯等。以发表创作为主,小说有茅盾的《残冬》、老舍的《我这一辈子》、张天翼的《包氏父子》等;散文有鲁迅的《忆韦素园君》、《病后杂谈》,朱自清的《你我》,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巴金的《旅途随笔》,沈从文的《湘西散记》,王鲁彦的《父亲的玳瑁》等;诗歌有臧克家的《罪恶的手》、王统照的《吊今战场》、朱湘的《庄周之一夜》等;剧本有洪深的《劫后桃花》、陈白尘的《金田村》、夏衍的《赛金花》、李健吾的《梁允达》等。这些作品在思想艺术上都有较高成就,不少为文学史上的佳作。文艺评论也是该刊的一大特色,对外国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的翻 译介绍也较重视。1937年11月10日出至9卷4号停刊,共出52期  ,是30年代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文学期刊。
    
   

《文学》书影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