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hinese folk custom photography
中国民俗摄影
1.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research,complexity and reality so that we can promote Chinese folk custom photography.
我们应该注意民俗摄影的研究性、复杂性、现实性 ,以促进中国民俗摄影事业的发展。
2) folklore photography
民俗摄影
1.
Folklore photographer should have certain theory knowledge on the folklore, ethnology and anthropology, familiar with creation rule of folklore photography.
民俗摄影直到1993年才被正式提出并迅速被大众所接受。
2.
The flavor of folklore photography refers to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sacred meaning;meanwhile,the preserved flavor is the remainder of them or their deficiency in the society,and it is one kind of critique to the modern society in fact,it is an elegy-like beauty.
民俗摄影的"韵"之美指的是民俗摄影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和神圣意味;"余韵"之美则指的是这种神圣意味或文化内涵的留存和在当下社会中的缺失,"余韵"之美事实上是一种对现代社会的批判,是一种挽歌式的美。
3) folk photography
民俗摄影
1.
The rising of folk photography is not only a technical event,but also a cultural one,reflecting the traditional customs that represent national and regional features recorded by arts in the current global and post-modern context.
民俗摄影的崛起不仅是一个技术事件,也是一个文化事件,它反映了在全球化和后现代语境中,艺术想要表现和记录代表民族性和地域性的传统习俗。
2.
In each kind of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class,the folk photography has an important role.
在各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门类中,民俗摄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真实、客观地记录和保存了民族独特的、有形的风俗习惯,集中突出地表现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神,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传承与守护。
4) Chinese folk customs
中国民俗
1.
Her painstaking description of Chinese folk customs was to express "the artistic reality" and "the soul of dramatis personae"—the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and soul via the state of Chinese culture that best represented the true life and culture of the mass.
她花大力气、用大篇幅来描述中国民俗,是试图通过民俗这一最能体现民众真实生存方式和文化基础的文化形态,表现"艺术的真实"和"见出主体的灵魂"——民族的精神与灵魂。
5) Chinese folklore
中国民俗学
1.
It is well known that since the revival of the Chinese folklore we have scored outstanding successes in it.
众所周知,自中国民俗学复兴以来,我们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民俗学学术危机依然存在。
6) Folklore museum in China
中国民俗博物馆
1.
According to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olklore Museum in China,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principles of tourism devel- opment on the basis of heritage Economics.
本文从遗产经济学视角出发,依据其原理,通过对目前国内多数民俗博物馆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为中国民俗博物馆的旅游开发原则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和方法上的借鉴。
补充资料:杭州中国民俗学会
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团体。1930年夏秋间,由江绍原、钟敬文、娄子匡、钱南扬等在杭州发起成立。学会除杭州总会外,在浙江绍兴、宁波、吴兴、永嘉等县,及广东、福建、安徽、四川等地先后建立了分会。
学会以搜集、研究各地、各民族风俗、习惯、信仰、传说、 故事、 歌谣、谚语等为宗旨。先后出版了《民俗》周刊(100多期),《民间月刊》(12期)等。这些刊物主要发表关于各地风俗、信仰、民间娱乐活动等材料和各类民间文学作品。还出版过"月光光歌谣专辑"、"老虎外婆故事专辑"(《民间月刊》)、"歌谣专号"、"巧女故事专号"、 "女俗专辑"、 "紫姑神专辑"(《民俗周刊》)以及《新年风俗志》、《巧女和呆娘的故事》、《李调元故事》、《民俗旧闻集》、《中国民谭型式表》等书。
各地分会也都有自己的刊物,如《民俗》周刊(浙大)、《民俗旬刊》(宁波、福州)、《民俗周镌》(湖州)、《民俗半月刊》(湖州)、《民俗周刊》(绍兴、潮州、厦门、徽州、重庆)、《民俗》(漳州)。在总会和各地分会刊物上经常发表论文和作品记录的人员,有江绍原、娄子匡、 钟敬文、 钱南扬、朱自清、赵景深、叶德钧、叶镜铭、 曹松叶、 翁国梁、孙佳讯、钱小柏、钱巽盦、林培庐、谢云声、张长弓、清水、袁洪铭、樊等。
杭州中国民俗学会从成立到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断。学会各种刊物继承了"五四"新文化的优良传统,重视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它继20年代末期广州中山大学成立的民俗学会之后,扩展了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学术活动,成为30年代民俗、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基地。
学会以搜集、研究各地、各民族风俗、习惯、信仰、传说、 故事、 歌谣、谚语等为宗旨。先后出版了《民俗》周刊(100多期),《民间月刊》(12期)等。这些刊物主要发表关于各地风俗、信仰、民间娱乐活动等材料和各类民间文学作品。还出版过"月光光歌谣专辑"、"老虎外婆故事专辑"(《民间月刊》)、"歌谣专号"、"巧女故事专号"、 "女俗专辑"、 "紫姑神专辑"(《民俗周刊》)以及《新年风俗志》、《巧女和呆娘的故事》、《李调元故事》、《民俗旧闻集》、《中国民谭型式表》等书。
各地分会也都有自己的刊物,如《民俗》周刊(浙大)、《民俗旬刊》(宁波、福州)、《民俗周镌》(湖州)、《民俗半月刊》(湖州)、《民俗周刊》(绍兴、潮州、厦门、徽州、重庆)、《民俗》(漳州)。在总会和各地分会刊物上经常发表论文和作品记录的人员,有江绍原、娄子匡、 钟敬文、 钱南扬、朱自清、赵景深、叶德钧、叶镜铭、 曹松叶、 翁国梁、孙佳讯、钱小柏、钱巽盦、林培庐、谢云声、张长弓、清水、袁洪铭、樊等。
杭州中国民俗学会从成立到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断。学会各种刊物继承了"五四"新文化的优良传统,重视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它继20年代末期广州中山大学成立的民俗学会之后,扩展了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学术活动,成为30年代民俗、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基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