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lfred Weber
阿尔弗勒德·韦伯
1.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at was advanced first in 1950 by a famous German economist, Alfred Weber, is the concept that not only keeps socialist tradition but also reflects the important change of socialism in economical system.
它首先是由德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勒德·韦伯于 1 950年提出来的。
2) Alfredo
阿尔弗莱德
1.
Focus On how Verdi’s opera "La Traviata" in successfully shaping the tenor to the role of Alfredo and subtle psychological portrait.
《茶花女》作为威尔第中期创作声誉最高的作品,以细致入微的音乐、诚挚优美的歌词和感人肺腑的悲剧情节打动了许多观众,作曲家在以极大的同情心塑造了薇奥列塔的形象同时,也生动细腻的展现了男主人公阿尔弗莱德为爱执着、无理冲动、内疚忏悔的形象演变过程。
3) Paris-La Havre
巴黎-勒阿弗尔
4) Andre Lefevere
安德烈·勒菲弗尔
1.
In the present thesis, the author applies Andre Lefevere s Three-Factor Theory to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great Chinese classic Zhuangzi respectively by Fung Yu-lan, Burton Watson and Wang Rongpei.
本文借重当代翻译研究学派重要学者安德烈·勒菲弗尔的制约翻译与改写的三要素理论,通过对中国古代重要文化典籍《庄子》的三个英译本(冯友兰译本、沃森译本与汪榕培译本)的比较研究,探讨影响《庄子》英译的重要力量及其表现,并从中观察古籍英译的某些共性。
5) weber fechner's law
韦伯 弗希纳尔定律
6) The Laws of Alfred
《阿尔弗雷德法典》
1.
The Laws of Alfred and the Change of British Society;
《阿尔弗雷德法典》与英国社会的变迁
补充资料:韦伯,A.
德国文化-历史社会学家、国民经济学家,M.韦伯之弟。1868年7月30日生于德国的埃尔富特,1958年5月2日卒于海德堡。曾就读于波恩大学、图宾根大学、柏林大学,1889年在柏林大学取得授课资格。1904年出任布拉格大学教授。1907年任海德堡大学教授,1909~1910年间主持文化社会学讲座。主要著作有:《宗教与文化》(1924)、《现代欧洲政治思想的危机》(1925)、《国家与文化社会学思想》(1927)、《作为文化社会学的文化史》(1935)、《悲剧与历史》(1941)、《告别欧洲的历史》(1946)、《历史与文化社会学原理》(1951)、《第3个或第3个人──历史存在的精义》(1953)等。
韦伯认为,他的文化社会学思想是在对其兄关于中国文化研究的"错误"思想的批判中产生的。韦伯接受了19世纪哲学家F.W.尼采的系统思想,在此基础上把因果解释发展为对人类历史的"精义说明"。他同意把对人类共同生活的具体形式的分析,作为社会学的一个领域,但强调必须通过对历史社会学的状况作全面的结构分析来补充。他认为,用他的文化社会学思想作出的判断,只能被那些处于同样价值体系中的人接受,所以这种判断仍是价值判断。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国家与文化社会学思想》中。
韦伯认为,他的文化社会学思想是在对其兄关于中国文化研究的"错误"思想的批判中产生的。韦伯接受了19世纪哲学家F.W.尼采的系统思想,在此基础上把因果解释发展为对人类历史的"精义说明"。他同意把对人类共同生活的具体形式的分析,作为社会学的一个领域,但强调必须通过对历史社会学的状况作全面的结构分析来补充。他认为,用他的文化社会学思想作出的判断,只能被那些处于同样价值体系中的人接受,所以这种判断仍是价值判断。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国家与文化社会学思想》中。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