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主体间精神对话
1)  spiritual dialogue among subjects
主体间精神对话
2)  spiritual dialogue
精神对话
1.
Children’s literature whose standard is children have a characteristic of bearing morals, it delineate children moral in thinking in better stage through spiritual dialogue between adults and children, and help children learn to bear role.
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文学具有育德特征,它通过两代人的精神对话向儿童揭示更高阶段的道德思维模式,通过“以善为美”的价值观帮助儿童学会角色承担。
3)  spirit of dialogue
对话精神
1.
Based on the ICDE\'S quality audit of Shanghai TV University,this paper tries to explain and summarize the spirit of dialogue in the quality audit of ICDE,and explore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such a method.
本文试以ICDE对上海电大的质量评审为例,力求阐述和总结ICDE质量评审中的对话精神,探索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
4)  intersubjective dialogue
主体间的对话
5)  subjective spirit
主体精神
1.
The core in copy is the stress on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ive spirit from oneself.
以"我"入画,本乎"我"意,侧重于主体精神上的把握,才是临摹的核心,才不至于将山水画的创作囿于公式化。
2.
In the context of China s consumerism,the aesthetics in daily life takes on a look of inner necessity,which connotes the poetic orientation of subjective spirit.
在当前中国的消费化语境下,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成为内在必然,其中蕴含着主体精神的诗化趋势。
3.
The "returning to the ancient" trend of thought in literary criticism of the Ming Dynasty incarnates the original regression of the subjective spirit of the literary figures.
明代文论的“复古”思潮,体现了文人主体精神的本源性回归。
6)  subjectivity [英][,sʌbdʒek'tiviti]  [美][,sʌbdʒɛk'tɪvətɪ]
主体精神
1.
The subjectivity in the teaching of situation is manifested in the interaction,democracy,humanity,opening and practice,which presents problems at prese.
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需要针对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
2.
The motive of transcending comes from that man lives by initiative spiritivity or subjectivity.
它的两个基本表现是:一者表现为主体精神对“物质”的超越;一者表现为对外部“实在”的把握。
补充资料:树木间的“对话”
    迄今为止,人们一直认为,树木没有说话的能力。可是在最近,美国华盛顿大学有两个研究员戈尔东·H·奥里安斯和大卫·F·罗德斯的研究结果动摇了我们已经确立得十分稳固的信念。他们发现,树木可以在它们自身中间相互传递信息。当然,这不是指有声的传言,而是说它们能向四周的树木散发出一种化学物质来实现“通话”。
    这个发现听来可能会使人发笑,这难道是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不太严肃的表现吗?并非如此,此机构最近刚发表了一项谨慎的公报,为树木“说话”问题提供了事实。华盛顿州的西特尔城附近有一片树林,这两位美国研究员在这片树林的柳树和桤树上,观察到了这种现象:这些树木经捕食性动物,如某些毛虫侵袭后,树叶会发生营养质地上的变化。树木的这种生物化学性的抵抗昆虫侵袭的防御现象是不乏其例的。在美国有一种用来做花坛边缘装饰的植物,叫作藿香蓟,尤其能抵御介壳虫、蚜虫的侵袭,因为这种植物在它们的组织内含有一些化学物质能促使捕食性动物早日变态,从而使它们不能产卵。
    两名美国研究员曾经把几百条毛虫放在树上让它们“放青”,以研究那些树木如何调节机制去抵御毛虫的袭击。他们观察到遭受袭击的树木会散发出属于生物碱或萜烯化合物的一类化学物质,并散发在树叶内,这类化学物质很难为昆虫消化。就在同时,研究人员却意外地发现,邻近的尚未受到毛虫侵扰的树木已经处在防御状态之中,就好象它们已预先得到了注意危险的警告信号。这个现象使美国的研究人员大为惊讶。
    虽然这两位人员认为是那些受到毛虫侵袭的树木“通知”了尚未受害的树木,要它们加强预防,但要作出准确的解释尚缺乏足够的、令人信服的依据。那些健康的树木与它们遭受伤害的同属相隔距离有三、四十米之遥,要通过根部把化学性的防御物质输送过去看来是不可能的。所以,唯一的解释便是受害植物是以特殊的气溶胶形式把报警信号作了传递,而那些气溶胶与受害的树木散发出来的化学物质迥然不同,而且是大量的。
    解释是简洁明了的。不过,在那个设想的化学介质尚未离析出来之前,还有待于进一步得到证实。不宜过早地在这个问题上作出结论,对此,这两名美国研究员正准备将种植在封闭的暖房里的树木继续做一些实验。(来源:福建林业2002年第6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