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ame granted by Buddha
佛祖赐名
1.
Stories of "becoming a monk in Childhood" and "name granted by Buddha" from the Balagenca stories in Fuxin Area are closely connectedly with local religious folk customs.
阜新地区巴拉根仓故事中“童年出家”、“佛祖赐名”等故事素的出现与该地区宗教民俗生活息息相关。
2) the grant
赐名
1.
Second, some of women in the book are given as a special grant from the kings, the granted name became the title of the volume.
第二,凡是传中女性得到国君的嘉奖赐名者,都会将这一赐名用于该篇的标题。
3) To confer a posthumous title to a reputed and deceased minister
赐谥名臣
4) Foshan Ancestral Temple
佛山祖庙
1.
Preliminary Reserch on Sacrificial Rites of the Birth of the North God in Foshan Ancestral Temple and Its Valne Function;
论佛山祖庙北帝诞祭祀仪式及其价值功能
5) rebuking the ancient Buddhism
呵佛骂祖
6) 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m
《佛祖统纪》
1.
Interpreting Buddhism Historiography in Song Dynasty From a 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m;
《佛祖统纪》与中国宋代僧人的史学思想
补充资料:《佛祖历代通载》
佛教史籍。元代僧人念常编集。编年体,22卷。成书于至正元年(1341)。卷一为"七佛偈"(天台宗力斥其伪,事见《释门正统》卷四)和元帝师发思巴《彰所知论》中的《器世界品》和《情世界品》。卷二以下始为编年,从磐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等"太古诸君"叙起,一直到卷二十二元统元年(1333)为止,内容包括释迦牟尼出生前的帝王统系,释迦和禅宗所称西天二十八祖事迹,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各朝佛教史实。
前此,宋隆兴府沙门祖琇曾撰《隆兴编年通论》29卷(末卷为附录),叙说东汉永平七年(64)至五代后周显德四年 (957)之间佛教传播的历史。《佛祖历代通载》从卷四下半卷汉明帝梦金人条起,至卷十七周世宗时清凉文益示寂条止,抄录了《隆兴编年通论》的主要内容,不仅抄了史料,而且录了议论,又不加注明。但这一部分内容两者亦有差异:①《佛祖历代通载》用干支纪年代替《隆兴编年通论》以帝王年号纪年,所录史迹用序数编号;②对史料的编排次第作了某些调整;③删节或改写了《隆兴编年通论》的部分内容;④增补了佛教、道教、政事、神异方面的资料。
《佛祖历代通载》自卷十八至卷二十二,主要记述两宋和元代(间涉金代)佛教大事及佛教各宗重要人物和生平事迹,均系念常自撰。较全面地反映宋元时期禅宗各派活动的情况。在《佛祖历代通载》之前,虽有宋代本觉的《释氏通鉴》、元代熙仲的《历朝释氏资鉴》等禅宗所撰僧史数种,但有的只写到五代末,未及宋代;有的虽记宋代,但都是王公卿相、文人学士与禅僧交往的轶事。故此书在历史上影响仍然较大。《四库全书》收入"释家类"典籍中。
该书将《隆兴编年通论》的帝王年号改成干支,时有差错,又大段转录《鸣道集》、《辨伪录》、《弘教集》中的护佛篇章,致使文章显得累赘,在史实方面亦有讹误。
前此,宋隆兴府沙门祖琇曾撰《隆兴编年通论》29卷(末卷为附录),叙说东汉永平七年(64)至五代后周显德四年 (957)之间佛教传播的历史。《佛祖历代通载》从卷四下半卷汉明帝梦金人条起,至卷十七周世宗时清凉文益示寂条止,抄录了《隆兴编年通论》的主要内容,不仅抄了史料,而且录了议论,又不加注明。但这一部分内容两者亦有差异:①《佛祖历代通载》用干支纪年代替《隆兴编年通论》以帝王年号纪年,所录史迹用序数编号;②对史料的编排次第作了某些调整;③删节或改写了《隆兴编年通论》的部分内容;④增补了佛教、道教、政事、神异方面的资料。
《佛祖历代通载》自卷十八至卷二十二,主要记述两宋和元代(间涉金代)佛教大事及佛教各宗重要人物和生平事迹,均系念常自撰。较全面地反映宋元时期禅宗各派活动的情况。在《佛祖历代通载》之前,虽有宋代本觉的《释氏通鉴》、元代熙仲的《历朝释氏资鉴》等禅宗所撰僧史数种,但有的只写到五代末,未及宋代;有的虽记宋代,但都是王公卿相、文人学士与禅僧交往的轶事。故此书在历史上影响仍然较大。《四库全书》收入"释家类"典籍中。
该书将《隆兴编年通论》的帝王年号改成干支,时有差错,又大段转录《鸣道集》、《辨伪录》、《弘教集》中的护佛篇章,致使文章显得累赘,在史实方面亦有讹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