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ylvia Plath
西尔维亚·普拉斯
1.
An Ecofeminist Reading of Sylvia Plath s Poems;
西尔维亚·普拉斯诗歌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2.
Woman Writing and Sylvia Plath s Poetry;
女性写作和西尔维亚·普拉斯
3.
Female Psychology Seen from Sylvia Plath and Her Poems
女性心理——西尔维亚·普拉斯及其诗歌(英文)
2) Sylvia Plath
西尔维娅·普拉斯
1.
Madness in The Bell Jar:Interpreting the Image of a Mad Woman Created by Sylvia Plath;
钟形罩下的疯癫——解读西尔维娅·普拉斯疯女人的故事
2.
Sylvia Plath (1932-1963) and her poems took hold after her suicide.
西尔维娅·普拉斯(1932-1963)的自杀引起了世人对其诗作的更为广泛的关注。
3.
Sylvia Plath, whose poetic life and life poetics have once been the focus of literary criticism, should be unquestionably regarded as a most intelligent and ingenious poet among the Confessional Poets from 1950s to 1960s.
西尔维娅·普拉斯(1932—1963)无疑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自白派诗人中最富才情、最富诗意的诗人之一。
3) Sylvia Plath
希尔维亚·普拉斯
1.
Sylvia Plath is chiefly remembered as a brilliant American woman poet whose poetry has been praised as a supreme model for modern poetry.
希尔维亚·普拉斯向来被认为是美国杰出的女诗人。
2.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ing and the female self in Sylvia Plath s autobiographical novel The Bell Jar.
本文从女性主义与精神分析等多重角度,分析了希尔维亚·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钟形罩》中母女关系这一主题。
6) Ravelstein
《拉维尔斯坦》
1.
thesis aims to explore intertextuality in Saul Bellow\'s fiction, especially that between Herzog and Ravelstein.
以贝娄的两部作品《赫索格》和《拉维尔斯坦》为例,从互文性的角度来分析其小说,阐释小说对现实世界、经典文本等的影射,从而探析其作品世界包罗万象的源泉,洞察贝娄关注变迁以及小说模式的变化。
补充资料:拉脱维亚语
又称莱蒂语(Lettish language)。苏联拉脱维亚的官方语言。属印欧语系波罗的语族东支,是该语族仅存的两种语言之一(另一种为立陶宛语)。使用人口近200万,其中约150万在拉脱维亚,其余近50万在拉脱维亚的附近地区和其他国家,主要是美国。主要方言有中部方言,利冯尼亚方言(也称塔赫米亚方言或西部拉脱维亚语),以及高地(东部)拉脱维亚语。现代标准拉脱维亚语以中部方言为基础,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的文献见于1585年翻译的天主教教理问答手册。拉脱维亚语词的重音总是落在第一个音节上,音高重音已不复存在,任何由两个短音节构成的音节核心都表示一个区别性声调。它的早期词汇跟立陶宛语相似,但具有更多的创新词;主要构词手段是借助后缀、前缀和复合构词法。拉脱维亚语属屈折型语言,但许多屈折词尾已失去;语法方面分阳性和阴性,单数和复数;名词有7个格:主格、属格、与格、宾格、工具格、方位格和呼格,动词有3个人称、3种时态: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拉脱维亚语采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共33个字母,其中11个有变音符号:╣,呇,ē、媜,媬,挙,挩,挵,┎,ū,▊,表示特殊的音, 如元音上的长音符(-)表示该元音是长元音。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