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加西亚·马尔克斯
1)  Garcia Marques
加西亚·马尔克斯
1.
Although the plot of Garcia Marques’ short story A Very Old Man with Enormous Wings revolves around the ambiguous identity of the old man,the story’s true focus is the people in the town.
围绕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巨翅老人》中老人身份的确定问题,结合马尔克斯关注拉美民族的立场,探讨老人身份背后的意义。
2)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1928~  )
加西亚·马尔克斯,G.
3)  Marquez
马尔克斯
1.
Impacting and Misreading——the Temporal Configuration of Marquez,Borges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New Tide Writers;
影响与误读——马尔克斯、博尔赫斯与中国当代新潮作家的时间塑形
2.
The Interpretation of Marquez′s Novel The old Man With Two Big Wings;
马尔克斯小说《巨翅老人》之再解读
3.
Brife Disscussion of the Alienation in the Novels of Kafka and Marquez;
卡夫卡和马尔克斯小说中异化略论
4)  René Marqués (1919~  )
马尔克斯,R.
5)  M·Gacia
小加尔西亚
1.
Through the training of M·Gacia analysis of acoustic music you start to arouse the attention and to explore together to understand the art of vocal music which,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current teaching and pop vocal training, singing the national cause some reflection.
通过对小加尔西亚练声曲的分析抛砖引玉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探讨,共同来了解声乐这门艺术,同时对当前的教学声乐训练及流行、民族唱法带来一些反思。
6)  Maximus Poems
《马克西姆斯诗篇》
1.
Lyric Epic: Charles Olson s Maximus Poems;
抒情史诗:查尔斯·奥尔森的《马克西姆斯诗篇》
补充资料:加西亚·马尔克斯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 )
Garc!!!J0491_1a M!!!J0491_2rquez,Gabriel

   哥伦比亚作家。生于马格达莱纳省阿拉卡塔卡镇一医生家庭。自幼酷爱文学。12岁迁居首都波哥大,就读于教会学校,广泛浏览世界文学名著。18岁进入哥伦比亚国立大学攻读法律,后转入卡塔赫纳大学改学新闻。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新闻界,作为波哥大《观察家报》记者驻欧洲一些国家。1959年任古巴拉丁通讯社驻波哥大记者。1960  年在古巴和美国为该社工作。1961~1967年在墨西哥城当记者、电影编剧和时事评论员。1975年起进行“文学罢工”以抗议智利军事政变,1981年重新创作。1982年应法国总统密特朗之邀担任法国 、西班牙语国家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后返回哥伦比亚。
   1947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第三次辞职》。此后5年内又相继发表短篇小说14篇,主要描写人对死亡的忧虑与困惑,多模仿福克纳和卡夫卡等。1955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枯枝败叶》,描写一个上校及其儿孙对生活无可奈何的忧伤、冷漠和孤独的心境,引起拉丁美洲文学界的重视,一举成名。这些作品构思新颖、想象奇特、情节跌宕、笔法多变,往往笼罩着恍惚迷离的色彩,偏重刻画人物的变态心理,艺术个性基本形成。此后,他发表了中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叙述一位屡建战功的上校退休后被社会遗弃  ,每天空等政府给他寄津贴来的悲惨处境和凄凉心情,主人公面带微笑迎接死亡的个性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长篇小说《恶时辰》描写一个每天都发现诬蔑中伤居民传单的小村镇,人际关系日益紧张,秩序大乱,用以影射对党派半争的不满,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96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是其代表作,曾轰动西班牙语文学界和世界文坛。小说描写19世纪中叶~20世纪前半叶,一个7代人的大家族在加勒比海沿岸某国小镇马孔多,从荒漠的沼泽地上兴起、发展直至衰亡的过程  。小说主人公表兄妹布恩地亚和乌尔苏拉近新结婚,为避流言迁居马孔多。从建造村庄开始,经过繁衍生息,成为马孔多最重要的大家族。乌尔苏拉活到125岁,全家6代同堂,后逐渐衰败,族长布恩地亚由于发疯,被绑在栗树下,后死去  。其后代或死于战乱,或死于天灾。第六代只剩下2人,第七代是姨侄乱伦生出的“带猪尾巴”的小孩,不久也被蚂蚁啃死。小说最后写马孔多被一阵可怕的旋风卷走。在马孔多存在的100年中,先后经历了氏族社会、封建社会 、殖民地社会3个阶段,实际是哥伦比亚落后农村的缩影。作者在1982年出版的文学谈话录《番石榴飘香》中说:“布恩地亚家族的历史可以说是拉丁美洲历史的翻版。”他的意图在于提醒人们要牢记这百年来易被人忽视和遗忘的历史。“百年”在这里表示时间的久远,而“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小说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指出拉丁美洲长久孤独的状态已经一去不复返,只有团结起来,相互往来,才能走向富强。小说遵循“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通过光怪陆离、色彩斑驳的魔幻世界的折射,间接地反映了严酷的现实生活。小说运用传统的讲故事的方法叙述家族的兴衰史,但又把严酷的历史现实抹上非理性的神秘色彩,从而打破了主观和客观事物的空间界限,非理性的魔幻成分突破了狭窄的客观现实范围,使题材格外开拓,刻画人物性格游刃有余,艺术特色鲜明。小说译成30多种文字,重版数百次,总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 。1975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家长的没落》,再次引起西班牙语文学界的震动。小说刻画了某国总统、一个独裁者的一生。也是一部典型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
    1981年发表的长篇现实体小说《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是作者“文学罢工”后的第一部作品,取材于30年前的真人真事。小说不仅揭露了封建愚昧和社会偏见,而且批判了法律的不公正。
   其他影响较大的作品还有长篇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迷宫中的将军》、《智利地下工作者利丁》,短篇小说集《格朗德大娘的葬礼》,文学谈话录《番石榴飘香》,以及一些政论、文艺评论和电影剧本等。马尔克斯在继承哥伦比亚和拉丁美洲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接受了许多外国现代派作家的影响,采用阿拉伯神话故事和印第安民间传统的技巧  ,将现实与幻景融为一体,曲折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现实生活  ,形成独特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并成为这一文学流派最杰出的代表作家。“因为他的长短篇小说把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勾画出一个丰富多采的想象中的世界,反映了拉丁美洲大陆的生活和斗争”,因此荣获198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