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姜水”地望,自古以来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郦道元说的“姜水”即“岐水”,在今岐山县、扶风县的交界处。郦氏在《水经注·渭水》条下引《淮南子》云:
岐水出石桥山,东南流|……二川并逝,俱为一水,南与横水合,自下通得岐水之目,俗谓之小横水,亦或名之米流川。迳岐山西,又屈迳周城南,城在岐山之阳而近西,所谓居岐之阳也。非直因山致名,亦指水取称矣。又历周原下,北则中水乡成周聚,故曰有周也。水北,即岐山矣。昔秦盗食穆公马处也。岐山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
近代学者郭沫若、翦伯赞等亦认为姜水在今岐山之东,为渭水的一条支流。
另一种说法,姜水是指今宝鸡市渭水之南的清姜河(原名清涧水)。明代天顺五年(1461年)李贤等人所撰《大明一统志》对姜氏城和姜水作了考证,在第三十四卷《凤翔府·古迹》中记载:“姜氏城:在宝鸡县南七里,城南有姜水。《帝王世纪》:母为有氏,有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感神龙首而生炎帝,即此”。姜氏城是濒临姜水的古城堡,考古发掘和文物普查证明姜城堡及其周围,遍布仰韶文化等遗址。《大明一统志》的记载说明至迟在明代以前这里就存在着姜水和姜氏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所修《凤翔府志》卷二“宝鸡县”条下“古迹门”载:“姜氏城,县南七里,城临姜水。《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因有氏女,游华阳,感神而生炎帝,长于姜水’。即此”。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宝鸡县志》载:“〔姜氏城〕昔传炎帝、周姜诞于此”。明万历五年(1577年)《重修凤翔府志》、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重修凤翔府志》记载大抵同明正德十四年《凤翔府志》。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宝鸡县志》载:“姜氏城,县东南五里,姜水东南涯有遗址。东有浴圣九眼泉”。清乾隆三十一年《凤翔府志》卷三载:“姜嫄庙:宝鸡县南姜氏城”,“神农庙:一在县东郭,一在县南九龙泉上”。民国二十三年(1934)《续修陕西通志稿》对郦道元岐水即姜水进行了辨析,其中“邑志”云:“出杜阳之大岭者,岐水也;出秦岭之大散关者,姜水也。郦氏不考,遂以岐水蒙姜水之名移姜氏城而就之,误矣。今姜水在(宝鸡)县南三里,姜氏城在南涯又东,则浴圣九眼泉存焉”。此前,在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重修宝鸡县志》卷一“沿革门”已有辨误:“今(宝鸡)县南有姜水……郦氏注渭水不知,遂以会杜水之岐水当之,而谓岐水流迳姜氏城南为姜水。复自知不确,乃曰:‘疑即杜水矣’”。据此,一些学者认为姜水即今清姜河。
那么我们如何去“确定”姜水的具体地理位置呢?我们认为,古姜水为渭河中上游的一条支流,在今宝鸡地区境内是不疑的。至于氏渭水北的一支流,或是渭水南的一支流,似不必作硬性的具体落实为妥。因为远古时期一个较大的先民群生息繁衍达数千年以上的地域,在传说的南北相距不过百里的空间范围,似乎太小!何况从古到今的地貌变化,地名变迁,今天已经很难具体落实。我国著名考古、历史学家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说得好:
实则,宝鸡与岐山虽属邻县,而宝鸡在西,岐山在东,相距将近百里。并且,姜氏城在渭水北,《水经注》中说得很清楚;姜城堡在渭水南,而渭水在这几百里内全在塬中间走,没有改道的可能。然则姜城堡与姜氏城虽有两个字相同,一定不能是一个地方。虽然如此,姜城堡附近却有很好的彩陶遗址,在我国历史的黎明时期就有人居住。毫无疑问,姜城堡和清姜河的名子,以及很特别的神农庙……全像是渊源有自,并非后人的臆造。岐山一带我们没详细调查过,但是我在那里经过,知道在那里史前遗址并不缺发。所以虽说《宝鸡县志》牵强附会的说法靠不住,可是两地相距不太远,全是姜姓所居旧地,可能性也很大。并且周弃的母亲,姜原(或作姜嫄)明白为姜姓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