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ierarchical prediction
分层预测
2) reservoir forecasting
储层预测
1.
For establishing basic understanding on seismic reservoir forecasting, mainly based on conventional logs and full wave strain acoustic log, analyzed are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petrophysics parameters in depth of 1 300 m to 5 000 m of offshore Paleogene layers for reservoir forecasting.
从地震储层预测角度出发,以测井资料(常规测井资料和全波列测井资料)为主,结合地质、地震资料,总结了海上部分盆地下第三系(埋深从1300-5000 m)地层的地震岩石物理参数特征。
2.
The theory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frequency spectrum will be attenuated when the seismic wave passes gas containing reservoir,so it will be available to use seismic spectrum attenuation to make gas containing reservoir forecasting.
理论证明地震波通过含气储层时频谱要发生衰减,因此利用地震资料频谱衰减信息进行含气储层预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3) reservoir prediction
储层预测
1.
Thin sand reservoir prediction of Putaohua oil layers in Punan area of Daqing Oilfield.;
大庆油田葡南地区葡萄花油层薄层砂岩储层预测
2.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oir prediction of Bozhong 34-1 complex fault-blocks zone in Huanghekou Sag;
黄河口凹陷渤中34—1复杂断块区构造特征及储层预测
3.
Paleogene reservoir prediction under a sequence stratigraphy framework in east steep-slope zone,Liaozhong middle depression;
辽中中洼东陡坡带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下的储层预测
4) reservoir forecast
储层预测
1.
Analysis on reflection structure and reservoir forecast in the carbonate stratum.;
碳酸盐岩地层反射结构分析与储层预测
2.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oir forecast of Gubei low-buried hill;
孤北低潜山成藏特征与储层预测
3.
In this paper, the reasons caused unsuccess of the stratigraphic onlap hydrocarbon reservoir exploration are analyzed from aspects of the stratigaphic overlap boundary, reservoir forecast, oil-bearing belt.
从地层超覆边界、储层预测、含油条带和油气运移距离等方面分析了地层超覆油气藏勘探中的失利原因;指出勘探中确定精细地层超覆边界的准确位置和合理的部署原则,重视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考虑油气运移范围等因素,对于地层倾角不大、含油气高度小的地层超覆油气藏尤为重要,可极大地提高该类油藏的勘探成功率。
6) reservoir predication
储层预测
1.
Application of seismic attribute analysis in Lunnan reservoir predication;
地震属性分析在轮南地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2.
The actual application results of forward model in carbonate reservoir predication of MaoKou formation in the southeastern of Sichuan province indicate that the forward modeling techniqu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uncertainty of carbonate reservoir predication.
模型正演的基本原理表明,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时做好模型正演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3.
In Bohai Sea,the Paleogene mid-deep sequences have complex structures,deep-buried reservoir bodies and greatly-changed facies,resulting in difficulties in reservoir predication.
渤海古近系中深层(埋深大于2 500 m的古近系地层)构造复杂,储集体埋藏深、相带变化大,储层预测困难,钻探失利井有一半以上因储层预测不准确而致。
补充资料:电离层预测
根据电离层特性参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对正常状态下的电离层的特性参量值作出的预先推断。
20世纪40年代初期,由于迫切需要改善短波通信的质量,开始研究适宜工作频率的选择方法。40年代中期,一些国家出版了预测电离层特性参量的电离层预测图。中国于40年代后期也出版了《短波无线电信应用频率之预测》。随着电离层垂直探测站的增加,电离层特性数据的大量积累,对电离层物理特性的深入研究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离层预测方法不断得到改进,预测精度不断提高。由电离层预测给出的随时空变化的电离层特性参量,通信、广播部门可以求得所需的电波传播的路径,及在路径上可能使用的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接收场强等。在电离层物理及电波传播研究中也常用到电离层预测。空间科学技术及通信的发展将对电离层预测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通常预测的电离层参量有:f0F1 (F1层的临界频率)、f0F2(F2层的临界频率)、f0E(E层的临界频率)、f0Es(Es层的极限频率)、fbEs(Es层的遮蔽频率)、h′F(F层的最低虚高)、h′F2(F2层的最低虚高)和M(3000) F2(F2层3000公里传输因子,即传输距离为3000公里时,F2层可以传播的最高频率与 F2层临界频率的比值)等。这些参量随地理位置、周日、季节、太阳活动11年周期等因素而有规律地变化(见电离层形态)。由于电离层的变化规律主要受太阳活动所控制,所以某地、某月份、某一小时的电离层特性参量,与历年相应月份表示太阳活动周期变化的指数存在一定关系。表示太阳活动周期变化的指数,最常用的是黑子相对数月平均值的12个月流动平均值R12(12个月流动平均为一种统计方法)。此外,用于预测电离层特性参量的11年周期性变化的指数,还有10.7厘米波长太阳射电噪声通量月平均值的12个月流动平均值φ12,和由分布地区较广的电离层垂直探测站的f0F推算出的IF2(F2层的一个指数)等。因此,可从长期、大量的观测数据先预测出未来某月的11年周期变化指数的值,再利用这些指数与电离层参量的相关关系,推算或预测出某地、某月、某小时的电离层特性参量。整个预测工作可借助电子计算机进行。
20世纪60年代,琼斯(W.B.Jones)等给出一个可求电离层任一特性参量的经验公式,但一般多用于预测F2层和Es层的各特性参量。若用Ω(λ,θ,T)来表示电离层某一特性参量,则对于一定太阳活动年份的某一月份,可以用地理纬度λ、地理经度 θ和世界时T的正交多项式来表示:
式中H为日变化谐振项的最大阶数。系数α和 b是纬度和经度的函数,定义为:
,式中 Gk是λ、θ和修正磁倾角的三角函数。U是根据某一时间预测的太阳活动指数(如R12)等统计确定的一组常数。K值随特性参量的不同而不同。用这种方法计算出的F2层零公里最高可用频率等值线图,即相当于垂直探测电离层所得的F2层最高频率的等值线图,如图所示。
计算f0E一般常用1974年CCIR推荐的马格尔顿(L.M.Muggleton)给出的方法,它是根据指数═12来预测f0E的。计算f0F1则用1974年 CCIR推荐的杜查姆(E.D.Ducharme)等给出的方法。
20世纪40年代初期,由于迫切需要改善短波通信的质量,开始研究适宜工作频率的选择方法。40年代中期,一些国家出版了预测电离层特性参量的电离层预测图。中国于40年代后期也出版了《短波无线电信应用频率之预测》。随着电离层垂直探测站的增加,电离层特性数据的大量积累,对电离层物理特性的深入研究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离层预测方法不断得到改进,预测精度不断提高。由电离层预测给出的随时空变化的电离层特性参量,通信、广播部门可以求得所需的电波传播的路径,及在路径上可能使用的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接收场强等。在电离层物理及电波传播研究中也常用到电离层预测。空间科学技术及通信的发展将对电离层预测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通常预测的电离层参量有:f0F1 (F1层的临界频率)、f0F2(F2层的临界频率)、f0E(E层的临界频率)、f0Es(Es层的极限频率)、fbEs(Es层的遮蔽频率)、h′F(F层的最低虚高)、h′F2(F2层的最低虚高)和M(3000) F2(F2层3000公里传输因子,即传输距离为3000公里时,F2层可以传播的最高频率与 F2层临界频率的比值)等。这些参量随地理位置、周日、季节、太阳活动11年周期等因素而有规律地变化(见电离层形态)。由于电离层的变化规律主要受太阳活动所控制,所以某地、某月份、某一小时的电离层特性参量,与历年相应月份表示太阳活动周期变化的指数存在一定关系。表示太阳活动周期变化的指数,最常用的是黑子相对数月平均值的12个月流动平均值R12(12个月流动平均为一种统计方法)。此外,用于预测电离层特性参量的11年周期性变化的指数,还有10.7厘米波长太阳射电噪声通量月平均值的12个月流动平均值φ12,和由分布地区较广的电离层垂直探测站的f0F推算出的IF2(F2层的一个指数)等。因此,可从长期、大量的观测数据先预测出未来某月的11年周期变化指数的值,再利用这些指数与电离层参量的相关关系,推算或预测出某地、某月、某小时的电离层特性参量。整个预测工作可借助电子计算机进行。
20世纪60年代,琼斯(W.B.Jones)等给出一个可求电离层任一特性参量的经验公式,但一般多用于预测F2层和Es层的各特性参量。若用Ω(λ,θ,T)来表示电离层某一特性参量,则对于一定太阳活动年份的某一月份,可以用地理纬度λ、地理经度 θ和世界时T的正交多项式来表示:
式中H为日变化谐振项的最大阶数。系数α和 b是纬度和经度的函数,定义为:
,式中 Gk是λ、θ和修正磁倾角的三角函数。U是根据某一时间预测的太阳活动指数(如R12)等统计确定的一组常数。K值随特性参量的不同而不同。用这种方法计算出的F2层零公里最高可用频率等值线图,即相当于垂直探测电离层所得的F2层最高频率的等值线图,如图所示。
计算f0E一般常用1974年CCIR推荐的马格尔顿(L.M.Muggleton)给出的方法,它是根据指数═12来预测f0E的。计算f0F1则用1974年 CCIR推荐的杜查姆(E.D.Ducharme)等给出的方法。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