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iaeum varigatum var. pictum
紫叶变叶木
2) purple leaf mutation
紫叶突变
3) Codiaeum variegatum var. pictum
琴叶变叶木
4) Codiaeum variegatum
变叶木
1.
Analysis on Peroxidiase Isozyme of 7 Cultivars of Codiaeum variegatum
7个品种变叶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5) purple-leaf
紫叶
1.
The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hotosynthesis and senescence were measured and the major agronomic and yield characters of its hybrids were investigated in‘Guizi-1S’,a photo-thermo- 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e indica rice(Oryza sativa)with a purple-leaf marker,and its hybrid rice.
测定紫叶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桂紫-(?)S’及其配组杂种生育后期与叶片光合及衰老相关生理指标、杂种产量和农艺性状的结果表明:‘桂紫-(?)S’剑叶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光合速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比对照绿叶水稻不育系‘GD-(?)S’高,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较低,显示其未表现出早衰现象;其配组的杂种间叶片衰老生理指标差异较大,部分优于对照品种‘博优253’,也未出现早衰:籼粳中间型父本所配杂种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显著优于对照品种‘博优253’。
6) Ye Zi
叶紫
1.
Cause of Great Revolution Failure from the Novel Star by Ye Zi;
从叶紫小说《星》看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2.
The Language Art of the Figures in the Countryside Theme Novel of Ye Zi;
叶紫农村题材小说的人物语言艺术
3.
Ye Zi(1912-1939) was an outstanding writer who had a miserable life experience and had a distinct spiritual character in the Left literacy circles.
叶紫(1910—1939)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左翼文坛上,是一位引人瞩目、具有苦难人生经历和鲜明精神个性的作家。
补充资料:叶紫(1912~1939)
现代小说家。原名余昭明,又名鹤林。笔名尚有叶子、杨镜清、阿芷等。湖南益阳人。
1926年春,湖南农民运动蓬勃兴起,叶紫一家参加了农会斗争。正在中学读书的叶紫,也参加了农会的宣传工作,后进武汉军事学校第三分校学习。1927年 5月,长沙"马日事变"后,叶紫的父亲、叔父和二姐均被杀害,叶紫也受追捕。在亲友掩护下,叶紫逃离家乡,颠沛流离于湘、鄂、赣、苏等地。流浪生活加深了对下层人民特别是农民生活的了解。1933年,叶紫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开始文学创作。同年6月,在《无名文艺》创刊号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丰收》,获得好评。1935年短篇小说集《丰收》出版,鲁迅为之作序,并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由于多年困苦生活的折磨,叶紫染上严重的肺病。贫病交迫之中,于1939年在湖南家乡逝世,年仅27岁。多年酝酿的长篇小说《太阳从西边出来》、中篇小说《菱》等作品都未能完成。后来连写下的一些手稿也遗失了。
叶紫的作品,大都以他的故乡湖南农村的生活和斗争为题材,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农村激烈的阶级斗争。《丰收》及其姊妹篇《火》,表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面对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奋起反抗,他们象当年组织农民协会那样团结起来,向阶级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中篇小说《星》(1936),表现的是大革命浪潮中农村的激烈动荡的生活。这些作品与时代的革命风云紧密相联,较好地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历史动向。在他的笔下,既有革命的青年一代农民,也有在斗争中克服了保守落后思想的觉醒了的老一代农民。他们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新的艺术形象。叶紫的作品,以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的人物形象、炽热的革命精神,显示着自己的特色。
叶紫的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山村一夜》及作者自编而未能出版的《叶紫散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两卷本《叶紫文集》(1983),汇集了迄今发现的作者的全部作品。
1926年春,湖南农民运动蓬勃兴起,叶紫一家参加了农会斗争。正在中学读书的叶紫,也参加了农会的宣传工作,后进武汉军事学校第三分校学习。1927年 5月,长沙"马日事变"后,叶紫的父亲、叔父和二姐均被杀害,叶紫也受追捕。在亲友掩护下,叶紫逃离家乡,颠沛流离于湘、鄂、赣、苏等地。流浪生活加深了对下层人民特别是农民生活的了解。1933年,叶紫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开始文学创作。同年6月,在《无名文艺》创刊号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丰收》,获得好评。1935年短篇小说集《丰收》出版,鲁迅为之作序,并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由于多年困苦生活的折磨,叶紫染上严重的肺病。贫病交迫之中,于1939年在湖南家乡逝世,年仅27岁。多年酝酿的长篇小说《太阳从西边出来》、中篇小说《菱》等作品都未能完成。后来连写下的一些手稿也遗失了。
叶紫的作品,大都以他的故乡湖南农村的生活和斗争为题材,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农村激烈的阶级斗争。《丰收》及其姊妹篇《火》,表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面对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奋起反抗,他们象当年组织农民协会那样团结起来,向阶级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中篇小说《星》(1936),表现的是大革命浪潮中农村的激烈动荡的生活。这些作品与时代的革命风云紧密相联,较好地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历史动向。在他的笔下,既有革命的青年一代农民,也有在斗争中克服了保守落后思想的觉醒了的老一代农民。他们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新的艺术形象。叶紫的作品,以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的人物形象、炽热的革命精神,显示着自己的特色。
叶紫的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山村一夜》及作者自编而未能出版的《叶紫散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两卷本《叶紫文集》(1983),汇集了迄今发现的作者的全部作品。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