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跟踪控制方式
1)  tracker controller methodologies
跟踪控制方式
1.
Research on the tracker controller methodologies in utilization of solar energy;
太阳能利用中的跟踪控制方式的研究
2)  tracking control method
跟踪控制方法
1.
The chaotic anti-control of a discrete linear system is investigated using tracking control method,the chaotifying of non-chaotic system is successfully realized.
本文利用跟踪控制方法 ,对离散线性系统进行了混沌逆控制研究 ,成功地使非混沌系统混沌化。
3)  tracking control
跟踪控制
1.
H_∞ fuzzy tracking control of a class of uncertain nonlinear systems with time-varying delay;
一类非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模糊跟踪控制
2.
Observer-based optimal tracking control for linear systems with control delay;
基于观测器的控制时滞线性系统的最优跟踪控制
3.
Adaptive tracking control for a class of chaotic systems with uncertain time-varying parameters;
含时变不确定参数混沌系统的自适应跟踪控制
4)  track control
跟踪控制
1.
Sliding mode track controller based on T-S fuzzy model is designed.
基于T-S模糊模型设计跟踪控制器,它包括两个部分:权重最大子系统局部反馈控制和采用滑模控制设计的全局监督控制,能保证系统稳定。
2.
Information fusion algorithm proposed was applied to track control of ceramic manipulator and achieved the desired effectives.
引入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提出了陶瓷取坯机械手的滑模控制律,并将信息融合算法应用于陶瓷取坯机械手滑模跟踪控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5)  tracking mode
跟踪方式
1.
Beam solar instantaneous irradiance can be calculated applying the model,the angle of incidence of several tracking modes can be extracted,at last beam solar instantaneous irradiance with several tracking modes can be worked out.
通过建立的模型计算瞬时太阳直射辐射强度,求出了各种跟踪方式下的太阳光入射角,算出各种跟踪方式下抛物镜开口接收的瞬时太阳直射辐射能,并使用MATLAB处理数据,作出了广州地区在不同季节的辐照度变化图以及广州、北京地区一年中日辐射总量变化图,通过分析图像和数据,对几种跟踪方式的光学性能以及纬度对各种跟踪方式光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2.
By using matching calculating program for household wind/PV hybrid system, the matching calculating results for different tracking mode of PV panels are given.
利用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匹配计算程序,给出了太阳电池组合板不同跟踪方式下的计算结果。
6)  Increment Control Tracking Strategy
增量式跟踪控制策略
补充资料:谈谈变频器的控制方式及应用选型
摘要:结合国内变频技术的推广应用,阐述了通用变频器的几种控制方式的技术特性,针对变频器控制方式的合理选用,重点论述了转距控制型变频器的选型和应用中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控制方式;应用选型;注意事项 

  1 引言  

  变频技术是应交流电机无级调速的需要而诞生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电力电子器件经历了SCR(晶闸管)、GTO(门极可关断晶闸管)、BJT(双极型功率晶体管)、MOSFET(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SIT(静电感应晶体管)、SITH(静电感应晶闸管)、MGT(MOS控制晶体管)、MCT(MOS控制晶闸管)、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HVIGBT(耐高压绝缘栅双极型晶闸管)的发展过程,器件的更新促进了电力电子变换技术的不断发展。20世纪70年代开始,脉宽调制变压变频(PWM-VVVF)调速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20世纪80年代,作为变频技术核心的PWM模式优化问题吸引着人们的浓厚兴趣,并得出诸多优化模式,其中以鞍形波PWM模式效果最佳。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美、日、德、英等发达国家的VVVF变频器已投入市场并获得了广泛应用。  

  2 变频器控制方式  

  低压通用变频输出电压为380~650V,输出功率为0.75~400kW,工作频率为0~400Hz,它的主电路都采用交直交电路。其控制方式经历了以下四代。 

  2.1 U/f=C的正弦脉宽调制(SPWM)控制方式  

  其特点是控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机械特性硬度也较好,能够满足一般传动的平滑调速要求,已在产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在低频时,由于输出电压较低,转矩受定子电阻压降的影响比较显著,使输出最大转矩减小。另外,其机械特性终究没有直流电动机硬,动态转矩能力和静态调速性能都还不尽如人意,且系统性能不高、控制曲线会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转矩响应慢、电机转矩利用率不高,低速时因定子电阻和逆变器死区效应的存在而性能下降,稳定性变差等。因此人们又研究出矢量控制变频调速。  

  2.2 电压空间矢量(SVPWM)控制方式  

  它是以三相波形整体生成效果为前提,以逼近电机气隙的理想圆形旋转磁场轨迹为目的,一次生成三相调制波形,以内切多边形逼近圆的方式进行控制的。经实践使用后又有所改进,即引入频率补偿,能消除速度控制的误差;通过反馈估算磁链幅值,消除低速时定子电阻的影响;将输出电压、电流闭环,以提高动态的精度和稳定度。但控制电路环节较多,且没有引入转矩的调节,所以系统性能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2.3 矢量控制(VC)方式  

  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的做法是将异步电动机在三相坐标系下的定子电流Ia、Ib、Ic、通过三相-二相变换,等效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交流电流Ia1Ib1,再通过按转子磁场定向旋转变换,等效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直流电流Im1、It1(Im1相当于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电流;It1相当于与转矩成正比的电枢电流),然后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求得直流电动机的控制量,经过相应的坐标反变换,实现对异步电动机的控制。其实质是将交流电动机等效为直流电动机,分别对速度,磁场两个分量进行独立控制。通过控制转子磁链,然后分解定子电流而获得转矩和磁场两个分量,经坐标变换,实现正交或解耦控制。矢量控制方法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转子磁链难以准确观测,系统特性受电动机参数的影响较大,且在等效直流电动机控制过程中所用矢量旋转变换较复杂,使得实际的控制效果难以达到理想分析的结果。
  
     2.4 直接转矩控制(DTC)方式  

  1985年,德国鲁尔大学的DePenbrock教授首次提出了直接转矩控制变频技术。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矢量控制的不足,并以新颖的控制思想、简洁明了的系统结构、优良的动静态性能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在电力机车牵引的大功率交流传动上。  

  直接转矩控制直接在定子坐标系下分析交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控制电动机的磁链和转矩。它不需要将交流电动机等效为直流电动机,因而省去了矢量旋转变换中的许多复杂计算;它不需要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也不需要为解耦而简化交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2.5 矩阵式交—交控制方式  

  VVVF变频、矢量控制变频、直接转矩控制变频都是交-直-交变频中的一种。其共同缺点是输入功率因数低,谐波电流大,直流电路需要大的储能电容,再生能量又不能反馈回电网,即不能进行四象限运行。为此,矩阵式交-交变频应运而生。由于矩阵式交-交变频省去了中间直流环节,从而省去了体积大、价格贵的电解电容。它能实现功率因数为l,输入电流为正弦且能四象限运行,系统的功率密度大。该技术目前虽尚未成熟,但仍吸引着众多的学者深入研究。其实质不是间接的控制电流、磁链等量,而是把转矩直接作为被控制量来实现的。具体方法是:  

  ——控制定子磁链引入定子磁链观测器,实现无速度传感器方式;  

  ——自动识别(ID)依靠精确的电机数学模型,对电机参数自动识别;  

  ——算出实际值对应定子阻抗、互感、磁饱和因素、惯量等算出实际的转矩、定子磁链、转子速度进行实时控制;  

  ——实现BandBand控制按磁链和转矩的Band-Band控制产生PWM信号,对逆变器开关状态进行控制。  

  矩阵式交交变频具有快速的转矩响应(<2ms),很高的速度精度(±2%,无PG反馈),高转矩精度(<+3%);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起动转矩及高转矩精度,尤其在低速时(包括0速度时),可输出150%~200%转矩。  

  3 变频器控制方式的合理选用  

  控制方式是决定变频器使用性能的关键所在。目前市场上低压通用变频器品牌很多,包括欧、美、日及国产的共约50多种。选用变频器时不要认为档次越高越好,而要按负载的特性,以满足使用要求为准,以便做到量才使用、经济实惠。表1中所列参数供选用时参考。  

  4 转矩控制型变频器的选型及相关问题  

  基于调速方便、节能、运行可靠的优点,变频调速器已逐渐替代传统的变极调速、电磁调速和调压调速方式。在推出PWM磁通矢量控制的变频器数年后,1998年末又出现采用DTC控制技术的变频器。ABB公司的ACS600系列是第一代采用DTC技术的变频器,它能够用开环方式对转速和转矩进行准确控制,而且动态和静态指标已优于PWM闭环控制指标。  

  直接转矩控制以测量电机电流和直流电压作为自适应电机模型的输入。该模型每隔25μs产生一组精确的转矩和磁通实际值,转矩比较器和磁通比较器将转矩和磁通的实际值与转矩和磁通的给定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最佳开关位置。由此可以看出它是通过对转矩和磁通的测量,即刻调整逆变电路的开关状态,进而调整电机的转矩和磁通,以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

    4.1 选型原则  

  首先要根据机械对转速(最高、最低)和转矩(起动、连续及过载)的要求,确定机械要求的最大输入功率(即电机的额定功率最小值)。有经验公式 

  P=nT/9950(kW)  

  式中:P——机械要求的输入功率(kW);  

  n——机械转速(r/min);  

  T——机械的最大转矩(N·m)。  

    然后,选择电机的极数和额定功率。电机的极数决定了同步转速,要求电机的同步转速尽可能地覆盖整个调速范围,使连续负载容量高一些。为了充分利用设备潜能,避免浪费,可允许电机短时超出同步转速,但必须小于电机允许的最大转速。转矩取设备在起动、连续运行、过载或最高转速等状态下的最大转矩。最后,根据变频器输出功率和额定电流稍大于电机的功率和额定电流的原则来确定变频器的参数与型号。  

    需要注意的是,变频器的额定容量及参数是针对一定的海拔高度和环境温度而标出的,一般指海拔1000m以下,温度在40℃或25℃以下。若使用环境超出该规定,则在确定变频器参数、型号时要考虑到环境造成的降容因素。  

    4.2 变频器的外部配置及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合适的外部熔断器,以避免因内部短路对整流器件的损坏变频器的型号确定后,若变频器内部整流电路前没有保护硅器件的快速熔断器,变频器与电源之间应配置符合要求的熔断器和隔离开关,不能用空气断路器代替熔断器和隔离开关。  

  2)选择变频器的引入和引出电缆根据变频器的功率选择导线截面合适的三芯或四芯屏蔽动力电缆。尤其是从变频器到电机之间的动力电缆一定要选用屏蔽结构的电缆,且要尽可能短,这样可降低电磁辐射和容性漏电流。当电缆长度超过变频器所允许的输出电缆长度时,电缆的杂散电容将影响变频器的正常工作,为此要配置输出电抗器。对于控制电缆,尤其是I/0信号电缆也要用屏蔽结构的。对于变频器的外围元件与变频器之间的连接电缆其长度不得超过10m。  

  3)在输入侧装交流电抗器或EMC滤波器根据变频器安装场所的其它设备对电网品质的要求,若变频器工作时已影响到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可在变频器输入侧装交流电抗器或EMC滤波器,抑制由功率器件通断引起的电磁干扰。若与变频器连接的电网的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则不能选用EMC滤波器。当变频器用500V以上电压驱动电机时,需在输出侧配置du/dt滤波器,以抑制逆变输出电压尖峰和电压的变化,有利于保护电机,同时也降低了容性漏电流和电机电缆的高频辐射,以及电机的高频损耗和轴承电流。使用du/dt滤波器时要注意滤波器上的电压降将引起电机转矩的稍微降低;变频器与滤波器之间电缆长度不得超过3m。  

  5 结语  

  变频器的选型是一项需要认真对待的工作,目前市场上低压通用变频器的品种及规格很多,选择时应按实际的负载特性,以满足使用要求为准,以便做到量才使用,经济实惠。 
文章编辑:moji
文章来源: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