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indshield
挡风圈
2)  porous plate
挡风
1.
The basic unitof porous fence is porous plate.
挡风墙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降低粉尘污染的环保产品。
3)  windbreak
挡风墙
1.
Based on the data of anemometry experiment along the railway in Xinjiang, studi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afe railage in fresh gale weather and concluded the effect on preventing whole gale of windbreak and the range of defilade .
通过分析铁路测风试验的结果,研究大风天气条件下,铁路安全运输的可行性和挡风墙的防风效果及有效遮蔽区的范围,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效率。
2.
The idea of adding the lower windbreak around the air cooling platform was put forward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hot air recirculation on heat exchange of the platform.
利用CFD软件对某300 MW机组空冷岛的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风速对直接空冷凝汽器换热效率的影响,提出在空冷岛上加装下挡风墙,以减小热风回流对空冷岛换热的影响。
4)  air damper
挡风板
1.
Putting air dampers on the raking prop is the main method to proof the frost of reverse-flow natural draft cooling tower in northern area.
北方地区冬季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的防冻主要是采取在塔的斜支柱上挂挡风板,该法操作较为困难,并且不能有效地防止冬季结冰。
5)  windbreak design
挡风设计
6)  wind-break wall
挡风墙
1.
Wind-proof effect of different kinds of wind-break walls on the security of trains;
不同类型挡风墙对列车运行安全防护效果的影响
2.
Research purpose: In order to make the aerodynamic force of trains smaller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wind-break wall with good economics.
研究目的:使车辆受到的气动力减小及挡风墙建设施工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
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me
    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ICSU)发起和组织的一项重大国际科学计划。又称全球变化研究计划。英文缩写IGBP。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1984年国际地学界提出了开展广泛合作,进行地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研究,以揭开科学奥秘,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1988年ICSU正式提出计划大纲,并组成了IGBP科学委员会。这项计划的科学目标是描述和理解控制全球系统的、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描述和理解发生在该系统中支持生命的独特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上述基本过程及其变化的影响。研究重点集中在充分反映3个基本过程和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界面上,预测数十年至数百年对生物圈影响最大、对人类活动最敏感的重大全球变化问题。已形成近10个科学研究核心项目,初步形成一个完整的、多学科、跨学科的计划。参加这一计划的有40多个国家。中国于1983年起参与酝酿和讨论,1988年成立了国家委员会。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