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ncome-house price ratio
收入房价比
1.
The income-house price ratio is refers to the house area that available income per person of downtown can pay in a country or an area.
收入房价比指标反映城镇居民的住宅支付能力,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购买多少平方米的住宅,是一个时期指标,也是一个地域指标,由统计年鉴中已有的"城镇居民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商品住宅每平方米均价"两个统计指标相除得到。
2) housing price-income ratio
房价收入比
1.
Housing price-income ratio is an index which is often used to revalue the capability of housing purchasing of the city-residents,but the definition of housing price-income ratio is special and not agree with the real world,so people can t trust it.
政府机构在制定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城市发展规划时,首先要了解城市居民的购房能力,而房价收入比是常被用来评估居民购房能力的经济指标,由于房价收入比定义的特殊性及其假设条件与现实的严重不符,其令人信服的程度总是受到质疑。
2.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al estate market of Hefei, it expounds on real estate economy from housing price-income ratio, housing vacancy rate and fund resources of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nd meanwhile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curtailing the yield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bubble.
文章分析了影响房地产泡沫经济产生、发展的客观、社会、环境等因素,通过对合肥房地产市场的信息调查,从房价收入比、空置率、房地产的资金来源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房地产经济程度,同时对遏制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和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3) house price-income ratio
房价收入比
1.
The income-house price ratio overcomes the system error of house price-income ratio, can reflect the personal welfare, and get aw.
收入房价比指标不受住宅构成和住宅标准的影响,克服了房价收入比指标理论上的系统误差,还能够反映个人福利的大小。
2.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the research on the proper zone of House Price-income Ratio for china and the price level and the Chinese townspeople s housing affordability, especially the deep positive analysi.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和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上升,城镇居民对住宅的消费正逐年迅速增加,近年来住宅价格也进入了迅速上涨的通道,城镇居民对目前住宅价格承受能力问题已经成为了政府、学术界和媒体关注的热点,在此背景下,探寻适合我国的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分析我国目前住房价格水平和居民可承受力,并以广州作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分析是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5) housing price to income ratio
房价收入比
1.
Spatial Competition, Housing Price to Income Ratio, and Housing Pricing;
空间竞争、房价收入比与房价
2.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of housing price to income ratio done by inland scholars briefly in recent years, analyzes its macro and micro meaning and its calcul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explores the existent questions of calculation for housing price to income ratio, and redesigns its calculation method and reasonable interval of housing price to income ratio.
简要回顾了近年国内学者对房价收入比所做的研究,剖析了房价收入比的宏观与微观意义,分析了国际、国内房价收入比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国内房价收入比计算存在的问题,并重新设计了房价收入比的计算方法及其合理区间的计算公式。
补充资料:绝对收入假设与相对收入假设
juedui shouru jiashe yu xiangdui shouru jiashe
绝对收入假设与相对收入假设
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 and relative income hypothesis
关于收入与消费关系即消费者行为方面的理论。
绝对收入假设 或称绝对收入理论,是凯恩斯学派在J.M.凯恩斯消费函数等理论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用以说明消费随绝对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并慢于收入的增加的理论。这一假设有两个要点:①消费者是根据其收入的绝对水平来决定将其现有收入的多大部分用于消费的,绝对收入即收入的绝对量水平;②消费随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但消费增长的速率慢于收入增长的速率,在高收入增长时尤其如此。这一理论依据于凯恩斯关于消费函数即边际消费倾向的分析。绝对收入假设的基本涵义如图1。图中□□□=1.00的45°线是收支平衡线,45°线与消费曲线在右上的间距为负储蓄,在左下的间距为净储蓄。图中显示收入渐高时消费曲线向下倾斜,出现较多的净储蓄。
相对收入假设 或称相对收入理论,是由J.S.杜森贝里于1949年提出的与绝对收入假设对立的一种理论。根据这一假设,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依赖于他的现期收入,而且还依赖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以及他过去曾达到的最高收入水平。因此,当消费者在收入分配中的相对地位(相对收入)上升时,或当收入超过原来的最高收入时,消费者都会根据其收入的相对变化而增加消费支出。相对收入理论认为,消费者在相对地位上的变化将导致其收入用于消费的部分上升,而不论其绝对收入有否变化。相对收入理论强调消费者的两种心理行为,即攀比效应和示范效应。由于这两种行为,各类同等级的家庭因收入不同所导致的消费差距将得以缩小,并使消费与相对收入保持某种协调的比例,即:家庭消费函数随所有家庭总收入变动而成比例地向上移动。相对收入假设的基本涵义如图2。
分歧点 绝对收入假设与相对收入假设相对立的两个分歧点是:①前者认为消费主要由绝对收入水平决定,后者认为消费主要由相对收入决定;②前者认为消费增长与收入增长之间是一种非比例关系,后者认为二者间大体保持一种比例增长关系。
关于收入与消费之间的长期关系是比例的或非比例的关系的命题,在宏观经济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如果基本消费函数是非比例的,则意味着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储蓄将以更大速率增长,由此即产生出如何把超比例增加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问题。正是基于这一判断,凯恩斯提出以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吸纳这部分超量的储蓄,以避免国民经济走向停滞。如果基本消费函数是比例的,这个问题就不会对未来发展造成梗阻。
虽然一些经济学家仍持绝对收入理论观点,但多数经济学家已更倾向于相对收入理论及其他理论。由于经济学家一般同意基本消费函数是成比例的,事实上等于抛弃了绝对收入理论的主要原则。另一方面,一些经济学家根据收入及消费的若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指出:包括半个多世纪的经验数据证实,消费与收入之间的长期关系大致是成比例的。
(邓乐平)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