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收入价格比
1)  ratio of income and price
收入价格比
2)  price/income ratio
价格/收入比
3)  housing price-income ratio
房价收入比
1.
Housing price-income ratio is an index which is often used to revalue the capability of housing purchasing of the city-residents,but the definition of housing price-income ratio is special and not agree with the real world,so people can t trust it.
政府机构在制定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城市发展规划时,首先要了解城市居民的购房能力,而房价收入比是常被用来评估居民购房能力的经济指标,由于房价收入比定义的特殊性及其假设条件与现实的严重不符,其令人信服的程度总是受到质疑。
2.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al estate market of Hefei, it expounds on real estate economy from housing price-income ratio, housing vacancy rate and fund resources of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nd meanwhile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curtailing the yield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bubble.
文章分析了影响房地产泡沫经济产生、发展的客观、社会、环境等因素,通过对合肥房地产市场的信息调查,从房价收入比、空置率、房地产的资金来源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房地产经济程度,同时对遏制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和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4)  income-house price ratio
收入房价比
1.
The income-house price ratio is refers to the house area that available income per person of downtown can pay in a country or an area.
收入房价比指标反映城镇居民的住宅支付能力,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购买多少平方米的住宅,是一个时期指标,也是一个地域指标,由统计年鉴中已有的"城镇居民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商品住宅每平方米均价"两个统计指标相除得到。
5)  house price-income ratio
房价收入比
1.
The income-house price ratio overcomes the system error of house price-income ratio, can reflect the personal welfare, and get aw.
收入房价比指标不受住宅构成和住宅标准的影响,克服了房价收入比指标理论上的系统误差,还能够反映个人福利的大小。
2.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the research on the proper zone of House Price-income Ratio for china and the price level and the Chinese townspeople s housing affordability, especially the deep positive analysi.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和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上升,城镇居民对住宅的消费正逐年迅速增加,近年来住宅价格也进入了迅速上涨的通道,城镇居民对目前住宅价格承受能力问题已经成为了政府、学术界和媒体关注的热点,在此背景下,探寻适合我国的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分析我国目前住房价格水平和居民可承受力,并以广州作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分析是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6)  housing price-household income ratio
房价收入比
补充资料:收入价格
      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按社会一般(平均)收入率形成的价格。是20世纪60年代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特有的历史形式,是社会主义自治生产方式的均衡价格。
  
  构成 收入价格包括了生产该商品的平均物质消耗(mtp)和平均收入(pd)两部分。收入部分根据该部门全部物质生产因素和人的生产因素(ms+ni,nr),按照一般收入率(d′)计算,并落实到该部门生产的每个单位商品上。收入价格的计算公式是:
  
dc=mtp
dc=mtp+(ms+ni,nr)d′

  
  概念的提出 收入价格的概念是60年代初南斯拉夫经济学家M.科拉奇提出的。50年代末期,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经济实行收入制度,收入指商品的出售价格扣除商品生产的物质耗费后的差额。科拉奇认为收入是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集体经营的基本动机。因此,自治生产单位劳动集体在客观上和主观上都关心不断增加自己的收入,并力求达到最大限度的收入。收入率作为劳动集体业务成果的综合指标,由实现的收入和平均投入的生产要素总量(物质资金ms和以货币表示的追加劳动ni,nr)的比例来表示,即:
  
  收入率是劳动集体作出基本生产决定的依据。由于不同部门生产要素的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不同,部门收入率也不同。在竞争和生产要素自由转移的条件下,劳动者要求生活得越来越好的愿望作为基本动力,推动商品生产者从收入率较低的部门转移到收入率较高的部门。这种转移过程必然形成社会平均收入率。这个过程在客观上也就完成了商品价值到收入价格的转化。
  
  作用 按照收入价格出售商品必然引起国民收入在有关部门间的再分配,把收入合理地分成积累和消费两部分,保证一切生产部门相同的发展可能性。同时,通过收入价格可以把收入大量转移到生产要素有机构成高而周转一般较慢的部门,或者转移到新创造的价值量不足以保证大致相当的收入量来进行积累的部门,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技术进步。
  
  

参考书目
   M.科拉奇、T.弗拉什卡利奇著,邵玉环等译:《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理论分析原理》,人民出版社,北京,1982。(M.Kora婞 & T.Vlaskali婞,Politickɑ ekonomijɑ-osnovi teorijske ɑnɑlize kɑpitɑlistickei socijɑlisticke robne proizvodnje,Rad., Beograd,1978.)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