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摩擦驱动轮
1)  friction driving roller
摩擦驱动轮
1.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bout how to fix the position of rolling stock wheelsets onto the underfloor wheel lathe and analyses the positioning princip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iction driving rollers based on the underfloor wheel lathe manufactured by SCULFORT.
结合法国SCULFORT公司生产的数控不落轮机床,就机车车辆轮对在不落轮机床上的定位方法展开论述,分析其摩擦驱动轮的定位原理及其特点,并结合其它不落轮机床的定位结构形式进行了综合比较。
2)  Friction Drive
摩擦驱动
1.
According to the shock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composite ultrasonic linear vibrator and guide slide surface,this paper proposed an impulse analysis model for calculating the friction drive force and friction transfer efficiency of ultrasonic motor.
针对复合材料超声直线电机振动体与导轨表面间存在冲击作用的特点,提出一种冲量分析模型计算电机的摩擦驱动力和摩擦转换效率。
3)  friction driving
摩擦驱动
4)  booster multi-drive
线摩擦驱动
1.
Work principle of the booster multi-drive and the tension change law of the load belt are analysed;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is technology,its applicability is introduced,then its use effect is proved by the example.
分析了线摩擦驱动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承载输送带张力的变化规律;根据线摩擦驱动技术的特点,介绍了其适用性,并用实例说明了线摩擦驱动技术的使用效果。
2.
By contrasting four reconstructive projects and considering the locale condition of the conveyor,the booster multi-drive is adopted for the way to increase the capacity of the power belt.
通过4种方案的比较,综合考虑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采用线摩擦驱动装置作为强力带式输送机增大运量改造的方法,并结合具体应用实例,介绍了线摩擦驱动装置的原理、设计方法,最后分析了改造后的使用效果。
5)  friction-driving
摩擦驱动式
6)  friction drive force
摩擦驱动力
补充资料:四轮驱动
所谓4轮驱动,又称全轮驱动,是指汽车前后轮都有动力。可按行驶路面状态不同而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不同比例分布在前后所有的轮子上,以提高汽车的行驶能力。一般用4X4或4WD来表示,如果你看见一辆车上标有上述字样,那就表示该车辆拥有4轮驱动的功能。

过去只有越野车采用4轮驱动,一般的越野车,变速器后面装有手动分力器,前后车轴各装一个称为驱动桥的部件。变速器输出的扭矩通过分力器和传动轴,分别传递到前后车轴上的驱动桥,再通过驱动桥将扭矩传递到轮子上。现在有些轿车也用上4轮驱动装置,比如奥迪A4quattro、欧蓝德4驱版。现在轿车的马力都比较大,加速时重心后移,全车重量就会向后轴移动,造成前轴轻飘。前轮驱动的轿车即使在良好的路面上也会打滑,4轮驱动就可以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轿车上的4轮驱动装置是常啮合式,增加了粘性耦合器,省去了手动分力器,自动将扭矩按需分配在前后轮子上。在正常路面上,4轮驱动装置将引擎输出扭矩的92%分配到前轮,8%分配到后轮;在滑溜的路面上,将至少40%的引擎机输出扭矩分配给后轮;当前轮开始打滑时,前、后轮的转速差异会使耦合器中的粘液立即变稠并锁住耦合器,从而使传动轴只将扭矩传递至后轮,待前、后轮的转速差异消失就自动回复原有驱动形式。目前,轿车的4轮驱动装置已经引进了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当前轮或后轮驱动时,车子随时根据路面状态的反馈信息分配前后轮子的动力,变为4轮驱动。4轮驱动又可以细分成4种驱动模式:全时驱动(Full-Time)、兼时驱动(Part-Time)、适时驱动(Real-Time)和兼时/适时混和驱动。

全时驱动(Full-Time):前后车辆永远维持4轮驱动模式,行驶时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5050设定在前后轮上。全时驱动具有良好的驾驶操控性和行驶循迹性,缺点是比较废油,经济性不好。

兼时驱动(Part-Time):由驾驶员根据路面情况,通过接通或断开分动器来变化2轮驱动或4轮驱动模式,这也是一般越野车或4驱SUV最常见的驱动模式。

优点是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驱动模式,比较经济;缺点是其机械结构比较复杂,驾驶员要具有一定的经验才能掌握好切换时机。

适时驱动(Real-Time):采用适时驱动(Real-Time)的车辆,其选择何种驱动模式由电脑控制,正常路面一般采用后轮驱动,如果路面不良或驱动轮打滑,电脑会自动测出并立即将发动机输出扭矩分配给其它两轮,切换到4轮驱动状态,操纵简单。其缺点是电脑即时反应较慢,缺少驾驶乐趣。

四轮驱动系统分为两大个类别:主动与被动,但目的不外乎只有一个,就是把动力从空转打滑的轮子移走,然后再重新分配到抓地力较大的轮子上,就好比车轮打滑,我们要用石块木板等东西塞在打滑的轮子下面一样,道理很简单。当两轮(前轮或者后轮)驱动的汽车发生轮胎空转打滑的时候,补救措施只有一个,就是减小引擎的驱动力,而驾驶者只有通过收油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或者行车电脑控制油门的收小。而四轮驱动的汽车就不同了,你可以任凭自己的喜好打脚加油,动力会通过电子系统自动分配到各个车轮上,能更加有效的防止车轮打滑的情况发生。

很多人也许会认为四轮驱动的汽车会有更加强的贴地性能,其实他们把贴地性能的概念给混淆了,四轮驱动汽车与两轮驱动汽车的最大差别在于:FF车型会因为轮子的空转而转向不足,偏离了弯道,而FR车型则会甩尾,而四轮驱动则由于各个轮子的动力分配是自动的,就不会存在上面这种问题,这是涉及到汽车的循迹性能的问题,而并非是贴地性能。

相反的,同一款车子的四驱版和两轮版,往往两轮版的加速性能和贴地性能要强于四轮版的,最好的例子就是奥迪的A4,因为四轮驱动的车子在重量和摩擦力方面都比两轮驱动的要大。

被动式的四轮驱动系统,采用的是机械式的分动装置,例如齿轮式的扭力感应差速器--奥迪的Quattro,或者油压式的分动器--保时捷的911 Turbo,该系统是在车轮发生空转以后才介入的。而主动式的四轮驱动系统,是通过由电脑控制的多碟式离合器来介入的,例如大众的4 Motion,电脑会不断收集轮胎的转速与油门的大小等数据,在轮胎发生空转以前就把扭力分配好。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