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hinese wheat
中国小麦
1.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French wheat (FW-P11) and 4 species of Chinese wheat were studied; on this basis the blending proportion of French wheat and Chinese wheat was designed to study the quality and food processing properties of blended flour by experiment of making steamed bread, noodle and bread.
研究了法国小麦(FW-P11)及4种中国小麦品种的理化品质;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法麦与以上中国小麦的搭配比例,研究其混合粉的品质及食品加工性能,进行了馒头、面条、面包制作试验。
3) Chinese common wheat landrace
中国普通小麦
4) Chinese endemic wheat landrace
中国特有小麦
1.
Because of the normal fertility of hybrids between common wheat and other hexaploid wheat, such as spelt, club wheat and Chinese endemic wheat landraces (T.
斯卑尔脱小麦、密穗小麦和中国特有小麦(新疆稻麦、西藏半野生小麦和云南铁壳麦)与普通小麦杂交结实基本正常,是可用于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初级基因库。
5) history of wheat cultivation in China
中国小麦栽培史
6) Chinese wheat mosaic virus
中国小麦花叶病毒
1.
The movement protein(MP)gene of Chinese wheat mosaic virus(CWMV)was amplified from infected wheat leaves by RT-PCR and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E.
应用RT-PCR技术从小麦病叶中扩增得到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WMV)的运动蛋白(MP)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得到大量表达,并以含表达产物的凝胶为抗原,免疫小鼠制备特异性抗血清,同时将MP基因重组到质粒pGBKT7中,电击转化酵母Y187菌株。
2.
Chinese wheat mosaic virus (CWMV) is a bipartite RNA virus which was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by our laboratory.
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hinese wheat mosaic virus,CWMV)是本实验室分离鉴定并且命名的一种由禾谷多黏菌传播的双组分单链正义RNA杆状植物病毒,它是真菌传杆状病毒属(Furovirus)的一个新成员。
补充资料:中国小麦栽培史
考古发掘表明,新疆孔雀河流域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的炭小麦距今4000年以上(见彩图);甘肃民乐县六坝乡西灰山遗址出土的炭化小麦,距今也近4000年。安徽省亳县钓鱼台遗址出土的炭化小麦,则表明西周时小麦栽培已传播到淮北平原。
甲骨文中有侱(来)和(麦)两个字,为麦的初文。《诗经》中""(来)和"麦"并用,还有"来"(小麦)、"牟"(大麦)之分。以后"来"转为来去之来,单用麦字。西汉《氾胜之书》记载:"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春冻解,耕和土,种旋麦",表明已经有"宿麦"(冬麦)和"旋麦"(春麦)之别。古籍中单称的麦字,多指小麦。以后随着大麦、燕麦等的推广,才用小麦以与其他麦类相区别。
发展过程 从《诗经》反映麦作生产的诗歌中,可知公元前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各地(今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已有小麦栽培。春秋战国时,栽培地区继续扩大。据《周礼·职方氏》记载,当时种麦范围除黄淮流域外,已及内蒙古南部。战国时期发明的石转磨在汉代得到推广,使小麦可以加工成面粉,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小麦栽培的发展。江南的小麦栽培,较早见于东汉袁康《越绝书》的记载。《晋书·五行志》中反映元帝大兴二年(319)吴郡、吴兴、东阳禾麦无收,造成饥荒,说明4世纪初江苏、浙江一带小麦生产已有较大发展。其后由于中原战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特别是南宋初期江南麦的需要量激增、麦价大涨等原因,更刺激了小麦生产。西南地区种植小麦的早期记载见于唐代樊绰《蛮书》。到明代,麦类种植几乎遍及全国,其在粮食作物中的地位已仅次于水稻,但全国分布不平衡。据《天工开物》记载:在北方"燕、秦、晋、豫、齐、鲁诸道,烝民粒食,小麦居半",而在南方"西极川、云,东至闽、浙、吴、楚腹焉,......种小麦者,二十分而一"。
栽培技术 北方小麦古代主要是通过多耕多耙和深耕细耙来防旱保墒,消灭杂草、害虫。西汉时关中干旱地区夏季休闲的秋种麦地,多在5~6月耕地蓄水保墒,通过较长时间的晒垡,促使熟化,耕后注重多耙摩平。在南方,南宋后随着稻麦两熟制的推广,稻茬麦田的耕地技术不断提高,《陈旉农书》中就有关于早稻收后耕地、施肥而后种豆麦蔬菇的论述。与北方重视蓄水保墒相反,排水是南方稻麦两熟制中种麦的关键问题。元代《王祯农书》和明代《农政全书》都较为详细地记述了收稻后作垄开沟、以利田间排水的技术,指出要做到垄凸起如龟背、雨后沟无积水,为小麦根系发育创造良好条件。
在小麦播种方面,东汉《四民月令》提出,在田块肥力高低不同时应先种薄田、后种肥田。北魏《齐民要术》更明确指出"良田宜种晚,薄田宜种早",主张视土壤肥力情况确定播种期。中国古代还有耧犁、下粪耧种和砘车的发明,对促进小麦生产起了重要作用。又据明末《沈氏农书》记载,在江南地区为争取稻茬麦田适时播种,创造了小麦浸种催芽和育苗移栽两种技术。清代还创造了迟播早熟的"九麦法"(即春化处理),解决了北方秋季遭灾后的迟播问题。
甲骨文中有侱(来)和(麦)两个字,为麦的初文。《诗经》中""(来)和"麦"并用,还有"来"(小麦)、"牟"(大麦)之分。以后"来"转为来去之来,单用麦字。西汉《氾胜之书》记载:"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春冻解,耕和土,种旋麦",表明已经有"宿麦"(冬麦)和"旋麦"(春麦)之别。古籍中单称的麦字,多指小麦。以后随着大麦、燕麦等的推广,才用小麦以与其他麦类相区别。
发展过程 从《诗经》反映麦作生产的诗歌中,可知公元前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各地(今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已有小麦栽培。春秋战国时,栽培地区继续扩大。据《周礼·职方氏》记载,当时种麦范围除黄淮流域外,已及内蒙古南部。战国时期发明的石转磨在汉代得到推广,使小麦可以加工成面粉,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小麦栽培的发展。江南的小麦栽培,较早见于东汉袁康《越绝书》的记载。《晋书·五行志》中反映元帝大兴二年(319)吴郡、吴兴、东阳禾麦无收,造成饥荒,说明4世纪初江苏、浙江一带小麦生产已有较大发展。其后由于中原战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特别是南宋初期江南麦的需要量激增、麦价大涨等原因,更刺激了小麦生产。西南地区种植小麦的早期记载见于唐代樊绰《蛮书》。到明代,麦类种植几乎遍及全国,其在粮食作物中的地位已仅次于水稻,但全国分布不平衡。据《天工开物》记载:在北方"燕、秦、晋、豫、齐、鲁诸道,烝民粒食,小麦居半",而在南方"西极川、云,东至闽、浙、吴、楚腹焉,......种小麦者,二十分而一"。
栽培技术 北方小麦古代主要是通过多耕多耙和深耕细耙来防旱保墒,消灭杂草、害虫。西汉时关中干旱地区夏季休闲的秋种麦地,多在5~6月耕地蓄水保墒,通过较长时间的晒垡,促使熟化,耕后注重多耙摩平。在南方,南宋后随着稻麦两熟制的推广,稻茬麦田的耕地技术不断提高,《陈旉农书》中就有关于早稻收后耕地、施肥而后种豆麦蔬菇的论述。与北方重视蓄水保墒相反,排水是南方稻麦两熟制中种麦的关键问题。元代《王祯农书》和明代《农政全书》都较为详细地记述了收稻后作垄开沟、以利田间排水的技术,指出要做到垄凸起如龟背、雨后沟无积水,为小麦根系发育创造良好条件。
在小麦播种方面,东汉《四民月令》提出,在田块肥力高低不同时应先种薄田、后种肥田。北魏《齐民要术》更明确指出"良田宜种晚,薄田宜种早",主张视土壤肥力情况确定播种期。中国古代还有耧犁、下粪耧种和砘车的发明,对促进小麦生产起了重要作用。又据明末《沈氏农书》记载,在江南地区为争取稻茬麦田适时播种,创造了小麦浸种催芽和育苗移栽两种技术。清代还创造了迟播早熟的"九麦法"(即春化处理),解决了北方秋季遭灾后的迟播问题。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