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化学教育
1)  Chemical education
化学教育
1.
Inspiration of chemical education of Euro-USA to China;
欧美化学教育对中国化学教育的启示
2.
Approaching chemical education from the view of continual advance;
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化学教育
3.
On standardization for experimental training of chemical education in teachers colleges;
《师专化学教育专业实验教学规范化研究》课题小议
2)  Chemistry education
化学教育
1.
Research on dissipative structure in the integration of modern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with chemistry education;
现代教育技术与化学教育整合中的耗散结构
2.
Some ideas of chemistry education and it's aim;
化学教育及其使命的认识
3)  chemical teaching
化学教育
4)  chemical pedagogy
化学教育学
1.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imits,theoretical foundation,relation with other related sciences and content of chemical pedagogy.
化学教育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本文对化学教育学的研究范围、理论基础、与其他相关科学的关系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探
5)  chemistry history education
化学史教育
1.
In this paper,the authors,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and chemistry history education home and abroad,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deology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urpose,discuss the influences of chemistry history education on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s.
结合中学化学教学与国内外化学史教育现状,从思想教育和教学目的等方面探讨化学史教育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6)  Education of Chemistry History
化学史教育
1.
The Exploration of Carrying out Education of Chemistry History for Chemical Engineering Major in Vocational College;
高职化工专业开展化学史教育的探索
2.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education of chemistry histo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importance and its concrete measures of the education of chemistry history in chemistr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叙述化学史教育的现状与作用 ,讨论化学教学中进行化学史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并提出结合化学史教育组织教学的具体措
补充资料:中国化学教育
      中国近代化学教育始于19世纪60年代。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化学开始传入中国。60年代中期,在北京、上海等地首先开创了近代化学的教学活动。同治元年(1862),清政府在北京设京师同文馆,这是最早由政府开办的新式学校。1866年增设算学馆,继而设天文、格致、化学等馆,课程扩大到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学习年限8年,第7年开设化学课程。1866年始设化学课,聘法国人M.A.毕利干任化学教习,1876年建化学实验室,开展化学实验教学。1865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局,制造枪炮弹药。为训练所需人才,该局附设机械学堂,教授有关制造方面的科技知识,化学为当时教学内容之一。1867年中国近代化学先驱者和化学教育家徐寿被派到江南制造局从事化学等西方科技书籍的翻译和教学工作,先后翻译西方科技书籍180多部,其中有化学和化学工艺学书籍60多部。1874年徐寿与英国人傅兰雅等创建上海格致书院,以其译著《化学鑑原》等为教材,教授化学知识,演示化学实验,使该院成为最早开展化学教学的基地之一。此后,中国各地陆续兴办的新式学堂多设有化学课程。19世纪60年代中期至19世纪末,为中国化学教育的萌芽时期。
  
  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第一个新学制(后称"癸卯学制")。它以政府法令形式规定化学作为各级各类学堂的必修科目和内容,使化学教育形成体系,并在全国广泛地、逐步地开展起来。《奏定学堂章程》规定:高等小学堂学制4年,第2、3年分别授"寻常化学之形象","原质及化合物"等化学内容;中学堂学制5年,第5年教授化学,每周4小时;高等学堂学制3年,分3类学科,其中第2、3类学科(为进入理、工、农、医各科大学之预科)第2年授化学总论和无机化学,第3年授有机化学和化学实验;大学堂学制3至4年,分为8科,其中格致科(即理科)设化学门(相当于系),工科设应用化学门,农科设农艺化学门。各门设有相应的化学课程,例如,格致科的化学门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实验、应用化学、理论及物理化学、化学平衡论等化学类课程,在第3年毕业时要提交毕业课艺或自著论说(相当于毕业论文);医科和格致科、工科、农科的其他各门也设相关的化学课程,如制药化学、卫生化学、生理化学、发酵化学、森林化学等。"癸卯学制"颁布后,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创造条件,陆续开展化学教育,并开始了较正规的高等化学专门人才的培养教育,例如,京师大学堂(1898年成立,1912年改名北京大学)于1910年首先设立了格致科化学门,这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化学教育机构。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癸卯学制"的历史局限性,这个时期形成的化学教育体系不完善,水平不高。
  
  辛亥革命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教育改革的浪潮蓬勃兴起,促成北洋政府教育部于1922年颁发了新的学校系统改革案,又称"壬戌学制"。此后,化学教育得到了发展。中学实行学分制,化学为8学分,初三和高二均全年设化学课程,每周6学时,教材内容、教学水平和实验教学等不断提高。初中以后有专门的化学职业教育。高等化学教育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1919年北京大学化学门改为化学系,这是中国第一个化学系。随后较早设化学系的有南开大学(1921)、厦门大学(1921)、东南大学(1922,今南京大学)、中山大学(1924)、清华大学(1926)、四川大学(1926)、浙江大学(1928)、武汉大学(1928)、山东大学(1930)等校。据1931年统计,全国大学和独立学院化学系共有在校学生1239人,占全国在校大学生总数3.7%,并有部分大学开始了化学的研究生教育,除了在国内培养化学人才以外,还通过各种渠道派遣了一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化学,许多人学成回国,对中国的化学科学和化学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了新的教育制度,并不断改革和完善,使中国化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从中学开始实施化学基础教育,从初中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都设有化学课程,共380~430学时。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和化学实验教学等不断革新、提高和完善。经过1952年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全国综合大学和大部分师范院校都设有化学系,设置了各种化学专业,确定了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制订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引进了大批苏联教材,逐步自编了一整套化学教材,建立了近代化学实验室,化学教育水平有较大提高。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化学教育受到了严重挫折。在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事业进行了拨乱反正和调整、改革,得到很大发展。到80年代中期,全国约有10万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约5000万人,中学化学教师约为17万人,化学的基础教育得到广泛的普及。中等职业和技术教育中的化学教育也有很大的发展。各高等学校调整专业设置,改革各种教学制度,更新教学内容,开设许多反映现代化学新发展的新课程,新编一批水平较高的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引进和添置一大批现代化的化学实验仪器设备,高等化学教育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到80年代中期,全国有高等学校1056所,共有化学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和教员约22000多人。全国约有250多所高等学校设立了化学系或应用化学系,设有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化学物理、高分子物理、应用化学、放射化学、辐射化学、环境化学、材料化学、食品化学、海洋化学、地球化学、医药化学等近20种约300多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近6万人。本科学制4~5年,授学士学位;专科学制2~3年,不授学位。1981年开始,建立了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教育制度,化学学科设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放射化学、环境化学等硕士专业点 200多个,博士专业点近80个,1985年招收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近1500人。1985年开始设化学博士后教育点14个。有些学校和研究单位还与国外一些著名大学建立了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合作关系。此外,在台湾省有10所大学设有化学系,都培养本科生,毕业生授学士学位,大部分化学系还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
  
  高等学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多数高等学校的化学教师承担着化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双重任务。许多高等学校设有化学研究机构。例如,南开大学设有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设有物理化学研究所,南京大学设有配位化学研究所,吉林大学设有理论化学研究所,兰州大学设有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山大学设有高分子化学研究所等等,它们都还承担着国家和地方的各种研究任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