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1)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1.
Evaluation on the Main Bibliometric Indicators of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in the Period of 2002-2006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2006年主要文献计量指标评析
2)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
3)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中国地质大学
1.
Study 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ampus Cultur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中国地质大学地学特色校园文化研究
2.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演进
3.
The Research upon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arth System Science for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基于地球系统科学思想的中国地质大学学科建设研究
4)  university journals in China
中国大学学报
5)  geology in China
中国地质学
6)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
Study 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ampus Cultur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特色校园文化研究
补充资料:中国地质
    
  
  ━━━━━━━━━━━━━━━━━━━━━━━━
  
  地质构造区的划分
  
   地台区
  
  
  华北地台
  
  
  塔里木地台
  
  
  扬子地台
  
   陆间增生褶皱区
  
  
  准噶尔-兴安褶皱区
  
  
  秦祁昆仑褶皱区
  
  
  青藏-滇西褶皱区
  
  
  喜马拉雅褶皱区
  
   陆缘增生褶皱区
  
  
  乌苏里-锡霍特褶皱系
  
  
  华南褶皱系
  
  
  台湾褶皱系
  
   边缘海盆拗陷带
  
  地层建造特征
  
   太古宇
  
  
  中、下太古界
  
  
  上太古界
  
   元古宇
  
  
  下元古界
  
  
  中元古界及青白口系
  
  
  震旦系
  
   古生界
  
  
  准噶尔-兴安地层区
  
  
  塔里木地层区
  
  
  华北地层区
  
  
  秦祁昆仑地层区
  
  
  青藏-川滇地层区
  
  
  扬子地层区
  
  
  江南地层区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层区
  
  
  乌苏里地层区
  
  
  台湾地层区
  
   中生界
  
  
  三叠系
  
  
  侏罗系
  
  
  白垩系
  
   新生界
  
  
  第三系
  
  
  第四系
  
  岩浆岩发育特征
  
   准噶尔-兴安构造岩浆岩区
  
   塔里木-华北构造岩浆岩区
  
   秦祁昆仑构造岩浆岩区
  
   青藏-川滇构造岩浆岩区
  
   扬子构造岩浆岩区
  
   环太平洋构造岩浆岩区
  
  大陆岩石圈结构特征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地壳结构特征
  
   地壳厚度分区
  
   岩石圈厚度
  ━━━━━━━━━━━━━━━━━━━━━━━━
  
  中国大陆的构造格架,是在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长期相互作用过程中建造起来的。中国大陆的大部分属欧亚板块;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褶皱区和冈底斯褶皱系属印度板块;台湾东海岸台东山脉属菲律宾板块。
  
  
  
  
  
  
  

地质构造区的划分


  
  中国是世界上地质构造最复杂的大陆之一。根据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构造运动等时空发育的总体特征,中国大陆可以划分为3种不同类型的地质构造区:地台区、陆间增生褶皱区、陆缘增生褶皱区。
  
  地台区  包括前寒武纪形成的华北地台、塔里木地台和扬子地台,它们构成中国大陆的3个核心。基底多为复杂的变质杂岩系,盖层主要为稳定类型沉积。
  
  华北地台  包括阴山-燕山与秦岭-大别山之间,贺兰山以东以及渤海及黄海北部广大地区,北与乌拉尔-蒙古褶皱带东段接界,南与秦岭褶皱带相邻,东南部与扬子地台相连,向西过贺兰山与阿拉善地块相接。若包括朝鲜北部广大地区,则称中朝地台(见亚洲地质)。华北地台是中国最古老的一个地台,形成于18亿年前后的吕梁运动,有3套建造系列:太古宇和下元古界构成它的基底;中、上元古界和古生界构成它的盖层;中新生代盆地沉积叠加在不同时代岩层之上。
  
  基底岩系包括4套变质岩群,代表了地台演化的4个阶段。最老一套变质岩群出露于地台北缘,以冀东迁西群为代表,变质终止年代在36亿年以前,属早中太古代;第二套变质岩群主要见于地台南北边缘和鲁西地区,以太行山北段阜平群和鲁西泰山群为代表,变质终止年代略早于距今25亿年,属晚太古代;第三套变质岩群主要分布于地台中部及东部,以五台、太行山区五台群和辽东宽甸群为代表,变质终止年代为距今在23亿年左右,时代为早元古代早期;第四套变质岩群广布于地台中部和周边,以五台山的滹沱群和辽东辽河群为代表,变质终止年代约在距今18亿年,属早元古代晚期。
  
  盖层沉积包括两套地层:①中上元古界浅海相碎屑岩、镁质碳酸盐岩,厚数千到万余米;②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海陆交互相煤系沉积和上二叠统-下三叠统陆相红色碎屑岩系。中生界、新生界以陆相盆地型沉积为主。鄂尔多斯盆地广布有三叠系-白垩系沉积;华北及汾渭地堑有巨厚的新生代沉积;东部广泛发育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构成环太平洋构造岩浆岩带的一个环节。
  
  塔里木地台  位于天山、西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之间,由若干隆起带和坳陷带组成。北邻天山褶皱系,南接秦祁昆仑褶皱系,向东过阿拉善地块与华北地台断续相连。地台形成于距今 8.5亿年前后的晋宁运动。第三纪晚期以来,随着青藏高原和天山的大幅度隆升,地台大部分相对沉降,形成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堆积了巨厚的新生代沉积。
  
  前震旦系构成地台的基底,主要出露在盆地周围山系中,以库鲁克塔格及柯坪地区为代表,有4套变质岩群:太古庙达格拉格布拉克群片麻岩、结晶片岩,早元古代兴地塔格群片岩、石英岩、大理岩,中元古代扬吉布拉克群片岩夹石英岩、大理岩,晚元古代的浅变质碎屑岩、硅镁质碳酸盐岩。
  
  震旦系和古生界构成盖层。震旦系为浅海-滨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夹火山岩、冰碛岩;寒武系、奥陶系主要为海相石灰岩,寒武系底部有含磷砂页岩;志留系、泥盆系主要为滨海-浅海相碎屑岩;石炭系、二叠系以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为主,局部地区下二叠统夹玄武岩。
  
  中生界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为山间盆地或山前坳陷型沉积。三叠系为河湖相沉积;下中侏罗统以含煤岩系为特征,上侏罗统出现红色碎屑岩;白垩系多河湖相砂页岩,西部有海相石灰岩。新生界主要为陆相地层,西部有海相下第三系。震旦系到第三系已发现多层储油岩系。盆地四周分布有元古宙和古生代为主的中酸性侵入岩和基性岩、超基性岩。
  
  扬子地台  位于秦岭-大别山以南,龙门山-哀牢山以东,雪峰山-怀玉山以北广大地区,向东延展没于黄河南部,可能伸延到朝鲜南部。
  
  地台形成于元古宙末期晋宁运动,具有3层结构:前震旦纪变质基底,震旦纪、古生代-中三叠世的沉积盖层,中、新生代上叠盆地沉积。地台边缘出露元古宙、古生代和中生代侵入岩。
  
  前震旦纪基底主要由两套变质岩系组成:西部以昆阳群为代表,为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建造;东部以四堡群、板溪群为代表,为火山碎屑岩、硬砂岩及复理石、类复理石建造。鄂西黄陵背斜崆岭群获锆石U-Pb年龄28.5±0.15亿年,桂北摩天岭岩体锆石U-Pb年龄28.6亿年,四堡群镁铁-超镁铁质岩的Sm-Nd等时年龄24.12±0.97亿年,都说明本区存在更老的基底岩石。这些岩系多处被晋宁期及更老的花岗岩类贯入,形成变质杂岩。
  
  盖层为典型的稳定类型沉积,分3套建造系列:①下震旦统陆相磨拉石建造和冰碛岩建造,部分地区夹中酸性火山岩;②上震旦统-志留系碳酸盐建造、笔石页岩建造和砂页岩建造;③泥盆系-中三叠统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建造,上二叠统夹含煤岩系和火山岩系。
  
  中、新生代上叠盆地型沉积,上三叠统-下侏罗统为含煤砂页岩建造;中侏罗统-白垩系多磨拉石和红色碎屑岩建造,长江中下游夹中基性火山岩系;第三系多为含膏盐的红色岩系。
  
  陆间增生褶皱区  介于地台之间的大陆增生褶皱区,多发育有巨厚活动类型沉积和蛇绿岩带,有强烈的褶皱变形和岩浆活动,并常夹持前寒武纪地块。
  
  准噶尔-兴安褶皱区  西伯利亚地台与塔里木地台、中朝地台之间巨大的蒙古褶皱带的一部分。它基本上是一个古生代的大陆增生褶皱区,由一系列褶皱断裂系和穿插其中的小型地块组成弧形构造带,有大量华力西期花岗岩、基性-超基性岩和蛇绿岩带贯穿其中。已知最老的岩层出露在区域东部,以老爷岭地块麻山群及黑龙江群为代表,主要为片麻岩、结晶片岩,时代暂归晚太古-元古宙,大兴安岭北部前寒武系K-Ar法所测年龄为9.4亿年、9.5亿年。
  
  准噶尔-兴安褶皱区以广泛发育古生代沉积岩、岩浆岩(见火成岩)建造为特征,构成中国最重要的古生代构造岩浆岩带。以额尔齐斯断裂带和得尔布干断裂带为界,可划分为两大构造建造带:北带包括阿尔泰山和大兴安岭北段额尔古纳地区,属加里东褶皱带。下古生界以冒地槽型砂泥质和碳酸盐建造为主,普遍遭受中级变质作用;泥盆系-下石炭统主要为过渡类型碎屑岩、碳酸盐建造;一般缺失中石炭统-二叠系沉积。侵入岩以华力西期花岗岩类为主,少量基性、超基性岩。南带大部属华力西期褶皱带,中朝地台北缘可能存在加里东褶皱带。寒武奥陶系多深海相砂泥质岩、硅质岩和碳酸盐建造,局部夹中性火山岩;志留系-下石炭统主要为活动类型的沉积-火山岩建造,多处发现蛇绿岩带;中石炭统-二叠系多内陆盆地型沉积。南带中酸性侵入岩和基性、超基性岩发育,构成若干条侵入岩带,时代主要为华力西期。
  
  中生界新生界大部属盆地型沉积。准噶尔盆地持续时间较长,地层发育较全,主要为河湖相碎屑岩和煤系沉积。松辽盆地是在华力西褶皱基础上从白垩纪开始发展起来的大型裂陷盆地,充填以巨厚的白垩纪-第三纪含油岩系。在区域东部发育有一系列侏罗白垩纪含煤盆地和火山-沉积盆地,并广泛分布有印支-燕山期裂隙型花岗岩类和浅成侵入岩体。
  
  秦祁昆仑褶皱区  介于塔里木地台、中朝地台和青藏-滇西褶皱区及扬子地台之间的一个大陆增生褶皱区,也是一条地壳消减带。其主体由一系列古生代为主的褶皱系、逆冲断裂带、走滑断裂带和蛇绿岩带组成,并包卷有前寒武纪地块,有大量古生代为主的花岗岩类和基性、超基性岩类的岩体、岩带贯穿其中,形成横亘中国中部的一条重要的地质分界带。
  
  祁连加里东褶皱系主要由前震旦纪变质岩和震旦纪、早古生代沉积-火山岩系所组成,泥盆系多磨拉石建造,不整合覆于较老岩系之上,贯以加里东期花岗石、花岗闪长岩。在北祁连发育有典型的寒武奥陶纪蛇绿混杂堆积和蓝闪石片岩带,在南祁连拉脊山也发现有蛇绿岩套。两条蛇绿岩带代表了两条早古生代的洋壳俯冲带(见俯冲作用)。
  
  昆仑山是一个经历多期构造变动的复杂褶皱系,主体由前震旦纪、震旦纪及早古生代变质岩系和晚古生代沉积岩系的紧密褶皱和断裂带所组成。西昆仑-阿尔金褶皱带以巨厚早古生代沉积岩及火山-沉积岩系为特征,晚泥盆世磨拉石沉积不整合覆于其上。东昆仑褶皱带出露有中、晚元古代变质岩系,早古生代火山-沉积岩系及晚古生代中基性火山岩、碎屑岩及炭酸盐岩。有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类穿插其中;在西昆仑北缘、东昆仑中带及东昆仑南缘发育3条蛇绿岩带,前两者属早石炭世,后者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
  
  柴达木可能是塔里木地台分割出来的一个中间地块,包括柴达木盆地及其北的欧龙布鲁克地块。柴达木盆地被巨厚新生代沉积所覆,局部出露白垩系。欧龙布鲁克发育有震旦纪-奥陶纪稳定类型沉积,上泥盆统-石炭系为陆相、海陆交互相沉积。
  
  秦岭褶皱系是中朝地台与扬子地台相互作用、拼合汇聚而成的复合型造山带。以商丹断裂带(缝合带)为界,北秦岭为加里东期造山带,以前寒武纪、早古生代变质岩系为主,以大规模推覆构造为特征。南秦岭为印支期造山带,以古生代碳酸盐岩、砂页岩及三叠纪复理石建造为主,以基底与盖层之间深层滑脱及多层次滑脱构造为特征。南、北秦岭之间为一大型韧性平移剪切带。大巴山-大洪山地区属加里东褶皱带,有大量晋宁期为主的辉长岩、辉绿岩体成群分布。
  
  青藏-滇西褶皱区  属特提斯构造域东段(见特提斯地质),由若干中生代褶皱系、推覆构造群、蛇绿混杂岩带和构造岩浆岩带组成,包卷有前寒武纪微型地块。以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和喀喇昆仑-澜沧缝合带为界,可以划分为3个褶皱系。
  
  巴颜喀拉褶皱系,是在晚二叠世-三叠纪沟弧盆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印支期褶皱系。金沙江沿岸断续出现的蛇绿岩带和混杂堆积代表了古洋壳残余;其东北侧的拉斑玄武岩、钙碱性火山岩及花岗岩带(K-Ar年龄多为1.8~2.1亿年),为一岛弧带;松潘-甘孜广大地区巨厚的三叠纪复理石、类复理石沉积,则属比较典型的弧后盆地建造序列。在复杂的三叠系褶皱之下可能存在一个以前震旦纪褶皱为基底的小型地块。
  
  唐古拉褶皱系,主要由晚三叠-侏罗纪岩层的褶皱、逆冲断裂带和喀喇昆仑-澜沧蛇绿岩带所组成,有一系列花岗岩体(K-Ar年龄1.4~1.8亿年)和基性、超基性岩体贯穿其中,属早燕山褶皱系。西部的羌塘小型地块覆以地台型泥盆-三叠纪碎屑岩及碳酸盐岩;东部三叠侏罗纪复理石沉积被白垩纪陆相沉积不整合覆盖。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主要由石炭二叠纪和晚侏罗世-白垩纪岩层的褶皱、逆冲断裂带、推覆构造群所组成,属晚燕山褶皱系,念青唐古拉一带出露前寒武纪及早古生代地层。古生界为冈瓦纳相地层,多处发现石炭-早二叠世冰海沉积和冷水型动物群;中生界为弧后盆地环境的复理石沉积夹火山岩、碳酸盐岩。区域南缘为著名的冈底斯火山-岩浆弧,花岗岩Rb-Sr年龄0.8~1亿年,0.45~0.6亿年,0.1~0.23亿年。
  
  喜马拉雅褶皱区  在印度地台北缘发展起来的新生代的褶皱系,它的主体是由前寒武纪-中生代岩层组成的几个褶皱-推覆构造带。高喜马拉雅是一大型推覆构造带,主要为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和古生代-中生代地台盖层沉积,有喜马拉雅期含电气石花岗岩贯穿其中。北喜马拉雅主要是中生代岩层组成的褶皱带,一些由古生代地层和岩体组成的穹隆构造沿东西方向断续出露,康马岩体的Rb-Sr等时年龄4.87亿年,锆石 U-Pb等时年龄5.20亿年。雅鲁藏布缝合带主要为侏罗白垩纪碎屑岩、火山岩和蛇绿混杂岩,构成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岩带(图1)。
  
  陆缘增生褶皱区  主要指环太平洋构造域(见环太平洋地质)的一些大陆增生褶皱系,一般具有较厚的活动类型沉积,有强烈的褶皱变形和岩浆活动。
  
  乌苏里-锡霍特褶皱系  主要由晚古生代-中生代岩层和印支、燕山期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体组成的褶皱系,局部出露元古宙变质岩系。它的主体部分位于苏联境内,在中国包括那丹哈达褶皱带、延边褶皱带和兴凯地块的一部分。
  
  那丹哈达褶皱带是在华力西褶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燕山期褶皱带。石炭二叠系和上三叠-中侏罗统,都是巨厚的活动类型沉积建造;上侏罗统为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不整合于下中侏罗统之上;白垩系为陆相沉积-火山岩系。
  
  延边褶皱带主要由石炭二叠纪活动类型沉积和晚华力西期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体组成,朝鲜东北部有地槽型泥盆系。侏罗白垩纪陆相沉积-火山岩系不整合于较老地层之上,并有中生代花岗岩体侵入其中。
  
  华南褶皱系  其主体属加里东褶皱系,但受到华力西期、印支期,特别是燕山期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强烈影响,呈现多期构造成分相互叠加的复杂构造格局,在浙闽地区,多处出露中高级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以陈蔡群为代表,时代为中晚元古代。震旦纪以来,本区出现3大套沉积-岩浆岩建造序列,形成具有3层结构的褶皱系。①震旦纪-志留纪以复理石、类复理石为主的地槽型沉积,经加里东运动褶皱、变质,并伴有花岗岩的侵入,形成褶皱系的基底,即第一结构层。②泥盆纪-中三叠世地台型碳酸盐岩夹砂页岩和煤系地层,印支运动使其褶皱,并伴以中酸性岩的侵入,构成褶皱系的第二结构层。③晚三叠世-老第三纪,由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具有明显的活动大陆边缘发育特点,形成一系列北东或北北东向断陷盆地,堆积了相当厚的盆地型沉积和沉积-火山岩系,伴有冲断及推覆构造活动,并有大规模花岗岩的侵入,形成褶皱系的第三个结构层。
  
  台湾褶皱系  西太平洋岛弧褶皱系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新生代褶皱系和活动构造带,以巨厚等三纪地槽型沉积为主,中央山脉东侧的大南澳群变质岩中发现含化石的石炭二叠系,为台湾出露最老的地层。第四纪火山活动强烈,出现火山岛屿和玄武岩的喷溢。大南澳变质岩以东的台东大纵谷是一条缝合带,其东的台东褶皱带属菲律宾板块,以西的台西褶皱带属欧亚板块。
  
  台东褶皱带主要为晚第三纪碎屑岩、岛弧火山岩,并发育有利吉混杂岩和蛇绿岩套。
  
  台西褶皱带主要为厚达万米的第三纪复理石沉积夹煤系地层,其上不整合覆以上新统-更新统磨拉石沉积。褶皱带西部为第三纪晚期-第四纪初期开始形成的拗陷带,大部分为第四系所覆,钻孔中见侏罗白垩系。
  
  边缘海盆拗陷带  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具有不同的构造基底,但都是从第三纪或白垩世开始发展起来的沉降盆地,充填有巨厚的沉积。除渤海以外,各拗陷带内部都存在次一级的隆起带和凹陷带。
  
  
  
  
  
  
   

地层建造特征


  
  中国分布有各地质时代、各种类型的地层,许多地层发育良好,古生物化石丰富(见彩图)。
  
  太古宇  主要出露于中朝地台,塔里木地台、扬子地台等地也局部出露。大体以30亿年为界可以把太古界划分为两套变质岩群,时代分别相当于早中太古代与晚太古代(表1)。
  
  中、下太古界  主要出露于中朝地台北缘,以冀东迁安一带迁西群为代表,以各类片麻岩、麻粒岩、斜长角闪岩为主,以含紫苏辉石为特征,变质程度达麻粒岩相,部分为角闪岩相。原岩以中基性喷发岩为主,包括粘土质、半粘土质岩类和含铁硅质岩。迁西群斜长角闪岩Sm-Nd等时线年龄为 35.15±1.15亿年、35±0.8亿年;辽东鞍山群樱桃园组花岗片麻岩 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8.29±0.62亿年;清原红透山通什村组,Rb-Sr等时线年龄为32.57±0.37亿年。
  
  上太古界  在中朝地台分布广泛,主要见于阴山、燕山、辽东、鲁西、太行山、吕梁山及东秦岭北坡,为强烈混合岩化的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变粒岩、夹磁铁石英岩,阴山、太行山、吕梁山等地夹大理岩。原岩主要为含铁火山-沉积岩系,多属铁铝榴石角闪岩组,部分为绿帘角闪岩相。这套岩群已测得相当数量的年龄数据,主要一组为25亿年左右,可能代表其变质终止年龄。
  
  鄂西崆岭群片麻岩锆石U-Pb年龄28.5±0.15亿年,川西康定群混合片麻岩Pb-Pb年龄29.57±3.04亿年,说明扬子地台存在太古宙岩层。
  
  元古宇  是地质史上第二个时代较老的地层单元,时限 25~6亿年,包括几套不同特征的地层类型。中国的元古宇分下、中、上3个界,并包括震旦系,它们之间多呈不整合接触(表2)。
  
  下元古界  主要出露在中朝地台北缘,太行山、五台山、吕梁山、东秦岭北坡以及塔里木边缘山系,有两套变质岩群,下部以五台群为代表,上部以滹沱群为代表。五台群主要为各类变粒岩,斜长角闪岩,角闪片岩夹镁质大理岩、磁铁石英岩,厚5000余米。原岩主要为富钠火山岩和半粘土质岩类。其底界年龄约为25.5亿年。滹沱群下部以碎屑岩为主,夹有白云质大理岩;中部以白云岩、硅质白云岩为主,夹有石英岩、中基性火山岩;上部主要为板岩、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和砾岩。其底界的年龄可能大于23.5亿年,最终变质时代约为18±0.5亿年。
  
  中元古界及青白口系  分布很广,富含叠层石和微古植物化石,可分为3种地层类型:①华北型,广布于中朝地台及甘肃北山、天山等地,属地台型沉积,以燕山蓟县剖面为代表(图2),厚万余米。长城系为海进序列岩系,局部夹铁矿层;蓟县系为海进-海退序列岩系,开始出现褐藻植物组织;青白口系基本是一套海退序列岩层,褐藻已相当丰富。②扬子型,中上元古界主要分布于扬子地台西北缘,塔里木盆地北缘及柴达木等地,以川滇地区昆阳群为代表,主要为冒地槽型陆源碳酸盐建造,下部碎屑岩为主夹安山质火山岩。滇东下昆阳群黑山头组凝灰岩 Rb-Sr全岩等时年龄16.44±0.78亿年,上昆阳群绿汁江组白云岩Rb-Sr全岩等时年龄11.73±0.73亿年。③江南型,中上元古界主要分布于扬子地台东南缘,其次见于昆仑山、南秦岭、大洪山等地,以雪峰山四堡群、板溪群为代表,四堡群属优地槽型沉积,板溪群主要为复理石、类复理石沉积。
  
  震旦系  实质上是元古界到古生界之间一套过渡性质的地层,主要分布在扬子地台、塔里木地台、柴达木地块、华南褶皱系等地区,以长江三峡剖面为代表(图3),下统主要为陆相碎屑岩及冰碛岩,大量出现单细胞藻类;上统主要为碳酸盐岩,含大量藻类化石,上部出现红藻及多门类的后生动物化石。
  
  古生界  中国古生界分布很广,下古生界以海相沉积占优势,上古生界陆相地层显著增多。古生界可分为5个大的构造地层区:准噶尔-兴安区,塔里木-华北区,秦祁昆仑区,青藏-扬子区和环太平洋区,并可进一步分为10个地层区。
  
  准噶尔-兴安地层区  以地槽型沉积为主,富含海底喷发岩,在几个构造带发现不同时代的蛇绿岩套及有关沉积岩系。下古生界主要分布于区域南、北边缘,大部地区为优地槽型火山-沉积岩系,含各门类化石,?⒍⑿税擦氲鹊囟挤⑾?Tuvaella 动物群。
  
  上古生界沉积型相复杂,总体上是一套海退为主的岩层序列,以碎屑岩、中基性火山岩为主,上泥盆统、中上石炭统和二叠系,多处夹陆相沉积。
  
  塔里木地层区  主要出露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盆地内多缺失上奥陶统-泥盆系,为地台型海相、海陆交互相沉积,沉积型相似华北区,但生物群多接近扬子区。
  
  本区古生界三分性明显,代表了3个大的沉积施回。寒武奥陶系以碳酸盐岩为主,中奥陶统含南方常见的S-inoceras、Orthoceras等头足类化石。志留泥盆系主要为浅海-滨海相及陆相砂页岩,局部夹火山岩。石炭二叠系为海陆交互相沉积,中石炭统含煤层,下二叠统夹玄武岩,富含南方型动物群,下二叠统产以Sphenophyllumthonii、Annularia stelleta为代表的华夏植物群;上二叠统则含Callipteris altaica等安加拉植物群。
  
  华北地层区  为标准的地台型沉积,大部地区缺失上奥陶-下石炭统地层,可分为两套地层序列。寒武奥陶系主要为浅海相碳酸盐岩,寒武系最低层位见于区域南缘,为含Bergeroniellus的含磷岩层,相当筇竹寺阶中上部至沧浪铺阶下部。石炭二叠系以陆相含煤岩系为主,夹海相灰岩和火山岩,二叠系上部出现紫红色砂页岩,产华夏植物群。
  
  秦祁昆仑地层区  多属地槽型沉积。下古生界以浅变质碳酸盐岩、碎屑岩为主,夹火山岩,北祁连山分布有典型的蛇绿岩套。志留系多海陆交互相沉积。上古生界岩相变化较大,北祁连以陆相、海陆交互相为主,泥盆系为紫红色砂砾岩,石炭二叠系为含煤岩系。昆仑、秦岭以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为主,西昆仑夹中基性火山岩,生物群多属南方型。
  
  青藏-川滇地层区  包括昆仑山以南,喀喇昆仑-澜沧缝合带以北广大地区,以地台型沉积为主,多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局部地区泥盆石炭系出现巨厚的沉积-火山岩系,生物群多属南方型,上二叠统产Gigantopteris、Sphenophyllum、Annularia等华夏植物群。
  
  扬子地层区  为中国古生界发育最好地区,也是若干时代地层建阶标准地区,以海相地层为主,上古生界夹陆相沉积,为典型地台型岩层。
  
  下古生界多浅海相碳酸盐岩、砂页岩,下寒武统普遍出现含磷炭质页岩、硅质岩,志留系多笔石页岩及介壳相砂页岩。
  
  上古生界多海相石灰岩、砂页岩,部分地区夹硅质岩、火山岩,下泥盆统下部陆相砂岩中含Asiaspis、Kw-angsilepsis等鱼化石,上二叠统夹煤系地层,川滇黔地区分布大面积的"峨眉山玄武岩",含大羽羊齿为代表的华夏植物群。
  
  江南地层区  位于相子地台以南。下古生界为浅变质复理石、类复理石沉积和笔石页岩,富含中国特有的动物化石,并混有大西洋型及澳大利亚型动物群,显示了这个时期本区与澳大利亚大陆的某种联系。
  
  上古生界沉积型相及生物群面貌与扬子区相似,不同的是泥盆系、下石炭统多海陆交互相沉积。石炭系、二叠系都夹煤系地层。广西钦州一带泥盆系底部产Mon-ograptus uniformis、M.yukonensis等早泥盆世布拉格期笔石化石。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层区  包括喀喇昆仑-澜沧缝合带至喜马拉雅山之间广大地区,以地台型浅海相砂页岩、石灰岩为主,滇西寒武系为巨厚复理石、类复理石沉积,石炭系夹冈瓦纳相冰海沉积。本区古生界富含门类众多的生物化石,下泥盆统含Neomonograptus himalayensis、Monograptus thomasi等单笔石动物群;二叠系含冷水型动物群和以舌羊齿为代表的冈瓦纳型植物群。
  
  乌苏里地层区  包括那丹哈达岭和吉林延边地区,属锡霍特地层区西缘。主要出露石炭二叠纪地槽型沉积,在那丹哈达岭夹放射虫硅质岩和辉绿岩,延边上二叠统为海陆交互相砂岩、板岩夹中酸性火山岩。生物群具南、北方共生特点,延边二叠系既有Chusenella、Neoschw-agerina、Sumatrina、Waagenophyllym 等南方暖水型成分,又混生有Spiriferella、Yakovlevia等北方冷水型成分。
  
  台湾地层区  有化石证据的古生界为大南澳变质岩系中的石炭二叠系,由各类片岩、片麻岩、结晶灰岩组成,原岩主要为砂页岩、灰岩和基性火山碎屑岩。结晶灰岩中发现保存不好的Neoschwagerina(?)、Parafusulina(?)、Waagenophyllum等二叠纪化石。
  
  中生界  除南方三叠系和青藏高原、东南沿海侏罗、白垩系有海相地层以外,大部分为陆相盆地型沉积,部分为沉积-火山岩系,煤系地层、红色岩系分布广泛。
  
  三叠系  大体以昆仑山-秦岭为界,其南主要为海相沉积,生物群多属特提斯型;以北主要为陆相地层,多产北方型植物群。
  
  南方海相三叠系大部属特提斯海侵区,仅东南地区晚三叠世属西太平洋海侵区。喜马拉雅-冈底斯区大部分为地台型浅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类,雅鲁藏布江一带为深海相沉积。巴颜喀拉山一带是中国三叠系分布最广地区,多为冒地槽型复理石(图4)、类复理石沉积,部分地区夹火山岩和混杂堆积。扬子-江南地区三叠系是由于特提斯海的东漫而形成的,主要是地台型浅海相、滨海相沉积,上三叠统为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构成南方重要产煤地层之一。
  
  北方陆相三叠系多内陆盆地型沉积,以鄂尔多斯、准噶尔盆地发育最好,下中统以红色岩系为主,与二叠系为连续沉积,产Lystrosaurus、Chasmatosaurus等中国肯氏兽动物群;上统为砂页岩夹煤层,盛产Danaeopsis-Bernoulia为主的延长植物群。
  
  那丹哈达岭的海相三叠系仅见上统,以砂页岩为主,夹硅质岩、凝灰岩,含Entomonotis ochotica,属西太平洋海侵区。
  
  侏罗系  中国侏罗系包括3种地层类型:海相型;内陆盆地型;火山盆地型。
  
  海相侏罗系分属于两大沉积区:一是特提斯沉积区,以海相灰岩、砂页岩为主,含多门类海相化石;另一个为西太平洋沉积区,在东南沿海为浅海-滨海相砂泥质沉积,产赫唐阶至普林士巴赫阶菊石、瓣鳃类化石;在那丹哈达岭为半深海相沉积,含有孔虫、藻类化石,并发现Arctocephalites、Entolium aff. demissum。
  
  内陆盆地型沉积主要分布于西部一些大、中型盆地。昆仑-秦岭以北以河湖相为主,夹煤层?幌刂参锶杭把影仓参锶?;昆仑-秦岭以南主要为红色碎屑岩系,含盐类矿产。
  
  火山盆地型沉积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区,中、下统以河湖相为主,夹煤层及中基性火山岩;上统以火山岩为主,东北北部夹煤层。
  
  白垩系  中国的白垩系也有3种沉积类型:海相或海陆交互相;内陆盆地型;火山盆地型。
  
  海相、海陆交互相白垩系主要分布于西昆仑、塔里木盆地西端、藏南及台湾东部,雅鲁藏布江一带发育有复理石沉积,蛇绿岩套和混杂堆积,有典型的洋壳沉积序列岩系和枕状熔岩(见彩图)。在台湾只见上白垩统,称碧侯组,不整合于大南澳变质岩系之上。
  
  
  内陆盆地型沉积主要分布于西部一些大、中型盆地和东部松辽、江汉盆地,以河湖相红色碎屑岩为主,为重要的生油、储油岩系。
  
  火山盆地型沉积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带一些中、小型盆地,以红色碎屑岩、中酸性火山岩为主,含热河动物群化石,南方许多盆地发现恐龙蛋化石。
  
  新生界  中国新生界主要分布于西部内陆盆地、山间盆地、东部平原及边缘海盆,其次见于江河谷地。
  
  第三系  以陆相为主,局部地区有海相沉积。海相第三系分布于喜马拉雅、环太平洋两个沉积区。在喜马拉雅为下第三系,在岗巴、定日一带整合覆于上白垩统之上,含有孔虫、货币虫等化石;在塔里木盆地西部为浅海-潟湖相沉积。环太平洋区海相第三系广布于台湾及其周围岛屿、边缘海盆。台湾下第三系分布于中央山脉,为变质砂泥质岩、火山碎屑岩,含Discocyclina、Nummulites等有孔虫化石,属始新-渐新世;上第三系在东部为沉积-火山岩系夹混杂堆积,西部为砂页岩夹煤层。东海第三系与台湾相似,西沙群岛上新统为含有孔虫生物灰岩。海南岛、雷州半岛上第三系夹玄武岩。
  
  陆相第三系分3种类型:西部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等盆地,主要为山麓相、河湖相红色岩系;松辽、华北、苏北等盆地,主要为河湖相沉积,含煤层、油页岩、玄武岩,上第三系夹红色岩系;昆仑-秦岭以南中、小型盆地,下第三系为红色碎屑岩系,含膏盐沉积,上第三系主要为含煤、油页岩的沉积。
  
  第四系  中国第四系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或属特殊的成因类型,反映第四纪地形、气候的巨大变化,大部分为不同类型的陆相沉积。西北诸盆地多风积沙及戈壁砾石堆积;鄂尔多斯及其附近广布有黄土沉积;东部、青藏高原及西北山系广泛分布有冰川、冰水沉积;各江、河谷地多冲积、洪积;许多地区发现洞穴堆积。
  
  中国大陆有龙川、鄱阳、大沽、庐山、大理等 5期第四纪冰期,相应有4个间冰期和一个冰后期 (全新世),各形成不同类型沉积。
  
  中国东部第四系夹多层海相沉积和玄武岩层,滇西、西藏、西昆仑、东北等地,分布有第四纪火山岩(图5)。
  
  第四系除含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外,多处发现古人类化石和人类活动的遗物、遗迹,说明古人类在中国活动范围很广,是最古人类重要活动场所之一。
  
  
  
  
  
  

岩浆岩发育特征


  
  中国分布有各个时代和各种类型的岩浆岩(见火成岩),古生代和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分布尤为广泛,花岗岩类约占全国基岩出露面积的10%,火山岩几乎贯穿于各时代地层之中。在地台区,以前寒武纪岩浆活动为主;建造组合比较简单,分带性不明显;在构造活动带,岩浆活动强烈,建造组合复杂,分带性明显。
  
  准噶尔-兴安构造岩浆岩区  中国古生代岩浆活动最广泛、最强烈的地区,岩浆活动始于元古宙,极盛于寒武奥陶纪和志留纪-早石炭世,东部地区叠加有中新生代岩浆活动。以额尔齐斯-得尔布干断裂带为界,可以划分为北带和南带。北带以加里东旋回岩浆岩为主;南带以华力西旋回岩浆岩为主,在区域南缘分布有加里东期蛇绿岩带和花岗岩类。
  
  元古宙岩浆岩散见于北带和南带。在阿尔泰和大兴安岭北段,主要为晚元古代变质中基性火山岩,老爷岭零星分布有基性、超基性岩。
  
  加里东期岩浆岩主要分布于准噶尔、阿尔泰和大、小兴安岭地区,以细碧岩-辉绿岩、基性-超基性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为主。西准噶尔、北天山及内蒙古中部发育有奥陶志留纪蛇绿岩套,在大、小兴安岭有斜长花岗岩和片麻状花岗岩被泥盆系沉积覆盖,在内蒙古白云鄂博一带有花岗岩、闪长岩侵入下中志留统,被上志留统所覆。
  
  华力西期岩浆岩主要分布于南带,以海底喷发岩和中酸性侵入岩为主,以广泛出现基性-超基性岩和蛇绿岩为特征。从准噶尔经内蒙古到大兴安岭中段,广泛发育有志留纪-早石炭世火山岩,中酸性侵入岩和超基性岩,形成华力西早、中两期构造岩浆带;其南从北天山向东,经甘肃北山到大兴安岭南端,断续分布有中石炭世-二叠纪喷发岩、超基性岩和中酸性侵入岩,构成华力西晚期构造岩浆带。
  
  塔里木-华北构造岩浆岩区  以前寒武纪为主的构造岩浆岩区,东部叠加有中生代岩浆岩。
  
  前寒武纪岩浆岩以华北地台为代表,岩石类型比较复杂,分布最广的是变质基性火山岩类、花岗岩-混合花岗岩类、伟晶岩类,燕山地区分布有晚元古代的奥长环斑花岗岩。
  
  太古宙岩浆岩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台,早期广泛出现以拉斑玄武岩为主的基性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经强烈变质变为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变质岩系;晚期发生强烈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形成分布广泛的混合花岗岩、花岗岩和伟晶岩;部分地区分布有变质基性、超基性岩。
  
  元古宙岩浆岩广布于华北地台,零星出露于塔里木地台的边缘,可划分为 3个构造岩浆旋回:①五台旋回,早中期广泛发育裂陷型的变质中基性火山岩和基性、超基性岩;晚期多为中酸性侵入岩,局部有混合花岗岩。②吕梁旋回,以中酸性侵入岩为主,以大量出现基性岩墙群和伟晶岩脉为特征,早中期有中基性火山岩和基性、超基性侵入岩。③扬子旋回,以"非造山"型裂隙喷发岩和中小型侵入岩为主,在豫西有厚达2000米的火山-沉积岩系,大体有4个年龄组:20~19亿年,17~16亿年,14~13亿年,9~7亿年。
  
  秦祁昆仑构造岩浆岩区  以古生代岩浆活动为主,局部出露元古宙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细碧角斑岩,并叠加有中新生代岩浆岩。
  
  加里东期岩浆岩主要分布在祁连山、阿尔金山和昆仑山,以祁连山发育最好。早、中期有大量基性、中基性海底喷发岩,基性、超基性岩,蛇绿岩带,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伟晶岩;晚期有火山岩、基性、超基性岩及斑状花岗岩,年龄多为3.6~3.8亿年,个别达4.1亿年。在昆仑山、阿尔金山,下古生界夹多层中基性为主的喷发岩,并零星分布基性、超基性岩。
  
  华力西期岩浆岩分布甚广。西昆仑火山喷发岩可以划分为中泥盆世、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早二叠世 4期。基性、超基性岩主要分布于阿尔金山、布尔汗布达山及西秦岭,在西昆仑北缘、阿尔金山及布尔汗布达山均分布有蛇绿岩带。中酸性侵入岩分布很广,早期以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岩为主;晚期以片麻状花岗岩为多。
  
  青藏-川滇构造岩浆岩区  一个以中、新生代为主的构造岩浆岩区,局部出露古生代和元古宙岩浆岩,岩浆活动的主要特点是,自东北向西南,岩浆活动时代有依次变新的趋势;发育有几条蛇绿岩带和岛弧火山-岩浆岩带,以雅鲁藏布蛇绿岩带和其北的冈底斯岛弧火山-岩浆岩带最为典型(见青藏高原地质)。
  
  前寒武纪岩浆岩出露零散,在区域东部边缘晚元古代地层中夹有基性和中酸性火山岩,并有少量花岗岩、闪长岩。
  
  加里东期岩浆岩出露也比较零散,在昌都、巴塘、中甸一带整合于下奥陶统之下的有一套变质火山岩群;白玉-义敦一带志留系底部夹基性火山岩。在北喜马拉雅,发现以康马岩体为代表的加里东期花岗岩带,康马岩体Rb-Sr等时年龄4.87亿年,U-Pb等时年龄5.2亿年,5.58亿年。在北部安多附近,变质花岗闪长岩U-Pb年龄为5.31亿年。
  
  华力西期岩浆岩可分为冈底斯带和三江带两个构造岩浆岩带。冈底斯带主要为石炭二叠纪以中性为主的一套火山喷发岩系。在三江带火山喷发岩以石炭二叠纪中基性火山岩分布最广。侵入岩主要见于滇西,以黑云母花岗岩、黑云二长花岗岩为主,侵入志留系,为二叠系或上三叠统所覆,属华力西-印支期。
  
  印支期岩浆岩分布较广,金沙江沿岸分布有三叠纪的富钠安山岩-玄武岩,并有一系列中小型基性、超基性岩侵入其中,构成一条铁镁型岩浆岩为主的构造岩浆岩带。在冈底斯带较广泛分布有三叠纪安山岩-英安岩。在雅鲁藏布带有晚三叠世中基性喷发岩。中酸性侵入岩广布于区域东部,构成几条花岗岩带,K-Ar年龄多在1.9~2.3亿年。
  
  燕山期岩浆岩分布很广,自北而南可分为:羌塘-唐古拉花岗岩带,班公错-怒江基性、超基性岩、蛇绿岩带,狮泉河-念青唐古拉花岗岩带,冈底斯火山岩-花岗岩带,雅鲁藏布火山岩、蛇绿岩带。
  
  喜马拉雅期岩浆岩主要见于喜马拉雅地区,在高原北部、东部也有广泛分布,以酸性侵入岩及超基性岩为主,昆仑山、滇西有第四纪喷发岩。北喜马拉雅花岗岩带以富含电气石花岗岩为特征。
  
  扬子构造岩浆岩区  以元古宙岩浆活动为主,并有古生代、中生代岩浆岩。分为下列各期:①四堡期,早期主要为海底喷发类型基性火山岩,中晚期有基性、超基性岩及中酸性侵入岩,同位素年龄多在10~14亿年。②晋宁期,岩浆岩分布很广,早中期有中性-中基性火山岩喷发;中晚期为基性、超基性岩及中酸性侵入岩,形成从超基性岩到花岗岩的侵入岩系列,同位素年龄8~9亿年。③澄江期,岩浆活动也比较普遍,早期有多期酸性或中酸性火山岩,局部夹基性火山岩;晚期多中酸性侵入岩,同位素年龄8~6.5亿年。④加里东期,岩浆活动见于龙门山和川滇地区。龙门山志留系夹多层流纹岩、凝灰岩,川滇地区有小型超基性岩体,同位素年龄4.02亿年、4.18亿年。攀枝花红格层状辉长岩 Rb-Sr全岩等时年龄为5.66亿年。⑤华力西期,在川滇地区有大规模的玄武岩喷发。在隆起区为陆相中心式喷发,多具碱性玄武岩特点;在坳陷区主要为海相中心式喷发,具偏钙碱性玄武岩特点。基性、超基性岩以辉石岩、橄榄岩、辉长岩为主,K-Ar年龄3.34~3.56亿年;稍后有碱性岩侵入,西昌白草碱性岩体年龄2.63亿年。⑥印支期,以花岗岩类为主,广泛分布于康定、丹巴及西昌-滇中一带,以斜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为主,局部为碱性花岗岩,同位素年龄1.9~2.3亿年。⑦燕山期,以花岗岩类为主,多分布于川滇地区,康定、丹巴一带的花岗岩侵入三叠-侏罗系,年龄1~1.4亿年;个旧花岗岩侵入中三叠统,同位素年龄0.67~0.92亿年。
  
  环太平洋构造岩浆岩区  中生代后期以来发展起来的构造岩浆区,是环太平洋构造岩浆岩带(见环太平洋地质)的组成部分。根据岩浆活动特征可分为 3个构造岩浆带:大陆内部带,大陆边缘带,岛弧带。①大陆内部带,大兴安岭-燕山地区广泛分布有晚侏罗-早白垩世钙碱性陆相火山岩和裂隙型中酸性侵入岩,燕山地区尚有中侏罗世安山岩-玄武岩。在中朝地台零星分布有小型中酸性、碱性侵入体,五台山花岗岩年龄1.17~2亿年。在东秦岭、大别山和山东半岛,广泛分布印支-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有3个年龄组:1.9~2.3亿年,1.47~1.75亿年,0.91~1.4亿年。②大陆边缘带,主要包括东南沿海。印支期以中酸性侵入岩为主,年龄2~2.3亿年。燕山期有强烈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活动。浙闽粤沿海广布有晚侏罗-早白垩世钙碱性流纹岩、英安岩,华南普遍出现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早期以黑云母花岗岩为主,年龄1.5~1.9亿年;晚期岩性复杂,年龄0.8~1.4亿年。在大陆内部带和大陆边缘带,都发育有新生代火山岩,包括黑龙江五大连池,吉林长白山,山西大同,内蒙古汉诺坝,以及雷州半岛-海南岛等地,以玄武岩为主。③岛弧带,在中国仅见于台湾岛。中生代岩浆岩主要见于东部,有辉长岩、辉绿岩及花岗岩类,其中伟晶岩及石英闪长岩年龄分别为0.33亿年,0.86亿年;晚白垩世有安山岩喷发。新生代岩浆活动较广泛,早第三纪喷发岩主要见于西部;晚第三纪喷发岩多分布在东部;海岸山脉利吉组包括有基性、超基性岩块,形成蛇绿混杂岩带。
  
  
  
  
  
  
  

大陆岩石圈结构特征


  
  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比较复杂,具有若干不同于世界其他地区的特点。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在东经105°左右,有一条近南北向的分界带,把中国大陆区域地球物理场分为东、西两大场区。这是一条大的重力梯度带和地壳厚度陡变带,也是一条地震活动带和重要的地质、地貌分界带。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显示,这个带可能是印度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同中国大陆相互作用的中和地带。
  
  在这个带以东的东部地区,区域重力场、磁力场、地壳等厚线方向及均衡重力异常走向均以北北东向为主,重力异常变化平缓(图6),均衡异常值小,基本处于地壳均衡状态;从西向东,地壳厚度逐渐变薄,上地幔高导层埋深缓慢加深。本区存在3条明显的北北东向重力梯度带:①从琉球群岛西侧向南,经台湾抵南沙群岛,梯度带规模大;②梯度带沿东海及南海海岸延伸,规模较小;③梯度带北起大兴安岭,经太行山直抵武陵山,规模巨大,西侧地壳厚度和上地幔高导层埋深都有明显差异。
  
  西部地区,区域重力场、磁力场、地壳等厚线延伸方向和均衡重力异常走向以北西西向为主,重力异常变化剧烈,均衡异常显著,地壳均衡程度较低。本区存在几条北西西向的重力梯度带,分别出现在喜马拉雅山、东昆仑山、西昆仑-阿尔金山、祁连山及天山。本区的布格重力值由北向南逐渐降低,而均衡异常值则由北向南依次升高。
  
  地壳结构特征  中国大陆岩石圈具有明显的层-块结构,反映了地壳、上地幔及软流圈纵向、横向的不均一性。
  
  中国大陆岩石圈具有明显的分块性,至少可以分为准噶尔-松辽、塔里木、华北、青藏、华南5大块体,相邻块体之间多以缝合带或大型断裂带为界。这些块体在地壳厚度与结构,地球物理场特点,均衡程度及物质组成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准噶尔-松辽、塔里木和华南块体比较稳定,速度分层清晰,具双层结构;华北和青藏块体比较活动,速度分层不清晰,高速层、低速层相间分布。
  
  中国大陆地壳具有明显的 3层结构或多层结构。上地壳由沉积盖层和结晶基底组成,中地壳主要为花岗质岩层,下地壳为玄武质岩层。各块体地壳厚度、速度分层互有差异。华南地壳平均速度最高,达6.3~6.4公里/秒,速度分层清晰,一般不见低速层,地壳厚度30~45公里;华北地壳平均速度6.2~6.3公里/秒,速度分层不清晰,部分地区出现低速层,平均地壳厚度35~46公里;青藏地壳(见青藏高原地质)平均速度最低,为6.1~6.3公里/秒,上地壳普遍存在低速层,部分地区中地壳存在另一个低速层,在雅鲁藏布江南北壳内分层复杂,地壳厚度一般60~70公里,最厚达78公里。
  
  地壳厚度分区  从中国地壳厚度分布图(图7)可以清楚地看出,在中国大陆存在4个地壳厚度缓变区和8条地壳厚度陡(递)变带。4个地壳厚度缓变区多与现代的盆地、高原和平原地区相对应。①甘新地壳厚度缓变区,包括准噶尔、塔里木、河西走廊、甘肃北山等地区,地壳厚度50公里左右。②青藏地壳厚度缓变区,喜马拉雅山与昆仑山之间青藏高原内部广大地区,大致呈近东西向展布,地壳厚度70公里左右。③中部地壳厚度缓变区,北起海拉尔盆地、内蒙古中部,向南经鄂尔多斯、山西中西部,直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呈北北东方向展布,地壳厚度38~40公里左右。④东部地壳厚度缓变区,北起松辽平原及其以东山地,向南经华北平原、江汉平原,延伸到华南地区,亦呈北北东向延展,地壳厚度33~35左右公里。
  
  
  8条地壳厚度陡变带多与高大山系相对应,它们是:①阿尔泰地壳厚度陡变带;②天山地壳厚度陡变带;③昆仑-祁连地壳厚度陡变带;④喜马拉雅地壳厚度陡变带;⑤贺兰-龙门地壳厚度陡变带;⑥兴安-太行-武陵地壳厚度陡变带;⑦东南沿海地壳厚度陡变带;⑧台东地壳厚度陡变带。
  
  岩石圈厚度  整个中国大陆和各个块体岩石圈厚度变化都较大。总的变化趋势是西厚东薄,南厚北薄。青藏高原一般120~140公里,而且自南向北逐渐增厚。中部鄂尔多斯盆地至四川盆地,厚度100~110公里。中国东部新生代地壳拉张地区,岩石圈变薄,东部海域一般60~70公里;松辽平原、华北平原一般为80公里,但东、西部山区可达120公里;华南从沿海的80公里,向西递增到160公里,湖南中部达200公里。
  
  

参考书目
   中国地质科学院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集》,地质出版社,北京,1976。
   黄汲清、任纪舜等:《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科学出版社,北京,1980。
   中国地质科学院主编:《中国地层概论》,地质出版社,北京,1982。
  Yang Zunyi,Cheng Yuqi,Wang Hongzhen,The Ge-ology of China,Clarendon Press,Oxford,1986.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