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社区文化认同危机
1)  the identity crisis of community culture
社区文化认同危机
2)  crisis of cultural identity
文化认同危机
1.
In facing with a crisis of cultural identity caused by the great change in modern politics and society,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made a different reflection and arduous probing.
中国人面对近代以来政治社会巨大变革导致的文化认同危机作出的不同反应与艰辛探索,既揭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方式必然受制于自身的历史传统,又证明了不能简单地回归本土思想资源,必须立足于全球问题背景,以构造性的态度综合创新,才能成功地回应现代性引发的文化认同危机的挑战。
3)  cultural self-identification crisis
文化身份认同危机
4)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rural communities
城市社区文化认同
5)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urban communities
农村社区文化认同
6)  community cultural recognition
社群文化认同
1.
Web has changed the distinction\'s mechanisms of community cultural recognition.
网络改变了社群文化认同原有的区分机制,"男性/女性"、"成人/儿童"、"英雄/平民"这些对立项之间的区隔正在模糊。
补充资料:角色认同说


角色认同说
role identificational theory

角色认同说(role identificational theory)解释性别角色的获得和两性心理行为特征的形成的一种性别差异心理学理论,渊源于精神分析学派,以后也为其他学派所借用。精神分析学家十分强调认同在男女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认同是保持心理平衡的防御机制。男女儿童为消除恋母、恋父情结,把自己放置于同性父母以及其他同性成人的地位,从而获得相应的性别角色和特定的心理行为特征。当儿童的性心理发展到阳具欲期,才开始形成性别差异。男孩产生的是恋母情结,但由于阉割恐惧,他抑制自己对母亲的性欲冲动,转向与父亲相认同,以达到替代性满足,结果内化了由父亲所代表的社会规范和继承了由父亲所代表的男性权力与品质。女孩由于阳物妒羡产生的是恋父情结,但这种愿望既得不到真正的满足,又得不到彻底的解脱,其性别角色认同获得的是依附、被动、自卑、嫉妒、受虐等女性特征。弗洛伊德解释两性差异形成的阳物中心论观点受到了后人的批评,但其关于性别角色认同的思想则为后来的学者所探讨。社会学习理论在解释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进程时,也强调了模仿、认同的作用。 (茜冬杏撰高玉样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