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德育内容认同感
1)  identity of moral content
德育内容认同感
2)  acceptance of moral education
德育认同
3)  content of moral education
德育内容
1.
The content of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s chosen and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objective of the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高校德育内容是依据高校德育目标的要求加以选择和建构的。
2.
To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personnel at the new period of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the content of moral education must be changed and reformed.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对人才的新要求,高校德育内容必须与时俱进,着力改革。
4)  contents of moral education
德育内容
1.
The Creativity of the Contents of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with the Entry of China into WTO;
加入WTO与我国高校德育内容创新
2.
The contents of moral education must be reconstructed and readjusted according to "Implementing Outline of Moral Education for Citizens",combinnig with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China,Learning cream of moral resources from the ancient times to today,at home and abroad and creating contents of moral education with the Chinese ch.
德育内容需要重新构建和整合 ,要以《公民道德教育实施纲要》为根本 ,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 ,广采博纳古今中外道德资源之精华 ,创造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教育内容 ,以提高德育的实效
5)  moral education content
德育内容
1.
Comparative research into moral education contents of family and school of modern college students;
当代大学生家庭和学校德育内容的比较研究
2.
The moral education content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ystematical, andvance with times are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strengthening the pertinence and actual effect of the moral education of senior high school.
普通高中阶段的德育内容科学合理与否、系统化与否、与时俱进与否,对加强中学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今天,其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3.
The key of realiz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target is constru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content system.
高校德育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德育内容的系统构建。
6)  moral content
德育内容
补充资料:德育心理学
      研究学生品德的心理成分,揭示其形成过程和规律及其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应用的教育心理学分支。
  
  中国先秦时期以来的许多思想家都曾对德育心理问题有所阐述。但直到19世纪末叶,西方一些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才开始对儿童的道德发展进行科学实验,从而揭开了德育心理研究的帷幕。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瑞士心理学家J.皮亚杰和美国心理学家H.哈茨霍恩和M.A.梅伊分别对儿童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在理论上和方法上为现今德育心理研究奠定了初步的基础。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从50年代末以后,西方德育心理研究又重新活跃起来,并且逐渐形成了三派理论,即以皮亚杰和L.科尔伯格为代表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以A.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和以E.埃里克森为代表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苏联心理学界一直把道德品质作为个性结构的一个部分。德育心理学研究在苏联直到40年代以后才有了真正的发展。近些年来,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对德育心理研究的兴趣更为强烈,他们的注意中心已转到与个性的道德品质直接有关的心理学问题上来。在苏联,指导德育心理研究的理论也已形成,以Α.Н.列昂节夫为代表的活动-个性理论和以Л.И.包若维奇为代表的活动-动机理论具代表性。
  
  德育心理学的具体任务是:研究并揭示社会规范和教育要求如何成为学生的道德认识和行为意向的过程;影响这种转化过程的内外因素;促进这一转化的方式和条件。德育心理学还要研究揭示品德发展各个阶段中的新质,并据以划分品德发展的年龄阶段。并依据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确定每一年龄阶段中品德培养的目标。揭示符合心理学规律、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和措施。对少数品德不良学生的行为进行心理分析,提供矫正和预防的措施,也是德育心理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德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把所要研究的道德品质的各种成分分离出来,放在设定的控制条件下进行实证研究,从中找出内在的必然规律;另一类是通过个案调查、教师的经验总结、班务会和团队活动、学生档案等等多种途径去取得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概括出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两类方法可以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同时还应根据研究的主题,灵活运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