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aoistic Confucianism
道家的儒道思想
2) Yin Yang Confucianism
阴阳家的儒道思想
3) Confucianism
[英][kən'fju:ʃənizəm] [美][kən'fjuʃə,nɪzṃ]
儒家道德思想
1.
Confucianism and the Moral Education in Singapore;
儒家道德思想与新加坡思想教育
4) Confucian thought of filial piety
儒家孝道思想
1.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two cases of corruption of Shun described in the book Mencius, this essay tries to show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 thought of filial piety and some corrupt practices, and to discuss how we should carry out the principles of "well-intentioned reading" and "the concern for humanities" i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该文试图围绕《孟子》文本记述的舜的两个腐败案例,讨论儒家孝道思想是否与某些腐败行为相关的问题。
5)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儒道思想
1.
This paper studi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aijiquan and explor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aiji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classical philosophy and the theory of how to maintain good health.
本文探讨了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及太极拳 理论与儒道思想、古代哲学和养生学的渊源关系。
补充资料:道家
道家 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学派之一。该派以道为世界的本原,故名。道家产生于春秋后期,为诸子百家之一,最初被称为道德家(见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汉书·艺文志》始称道家。道家创始人为老子,主要的代表人物还有关尹、庄子、彭蒙、田骈等。道家以道为世界的本原和普遍法则,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据此提出无为而治、贵柔守雌、以柔克刚等政治、军事策略。 老子首倡以道为世界本原的思想,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万物产生于道又复归于道,而道是永恒的。老子还认为,道是普遍的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认为有无、刚柔、强弱、祸福、兴废等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但主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在政治、军事上以无为而治 、柔弱胜刚强为指导思想 。在认识论方面强调“涤除玄览”的认识方法,主张“绝圣弃智”以“使民无知无欲”。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进一步强调“道”虚无、神秘的属性,指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主张“道不可闻”,“道不可见”,“道不当名”,并且认为道“无所不在”。庄子还把老子的辩证法发展成为相对主义诡辩论,主张“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万物一齐”。他强调认识的相对性以及逻辑思维中的矛盾性,并由此得出了不可知论的结论。庄子的社会伦理观发展了老子贵柔守雌的思想,一方面主张“安时而处顺”,完全顺从自然,另一方面又追求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的“至人”境界。老子和庄子一脉相承,形成了道家内部的老庄学派。道家老庄学派的主要著作有《老子》、《庄子》、《列子》等。黄老之学是道家又一重要流派。黄老之学吸收改造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有的学者对于“道”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如《管子》发挥了老子“道之为物……其中有精”的思想,提出精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淮南子·原道训》则认为“道”是包含着阴阳二气的统一物 。而有的学者仍把“道”视为“虚无”的本体。黄老之学的又一特点在于其政治思想,它以道家无为而治的传统观点为基础,融合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和名家的刑名思想,提出了不同于老庄学派的无为政治的主张。黄老之学在汉初曾受统治者推崇而盛极一时,至汉武帝时渐衰。黄老学派的主要著作有《管子》中的《心术》上下、《白心》、《内业》诸篇和《淮南子》、《经法》等。 道家对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汉代非官方儒学思想家如扬雄、王充、桓谭等对道家思想多有继承;魏晋时期道家思想成为玄学的重要理论来源;宋明理学虽以儒家为正统,但对道家思想亦有所吸取。道家还对道教和中国佛教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