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apitalist economics
资本主义经济学
2) Capitalist economy
资本主义经济
1.
utilizing the achievement of capitalist economy in the period of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o Zedong s whole economic ideotogy.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利用资本主义经济的已有成果,是毛泽东整个经济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China s traditional economic theories have been accompanied by a universal bias-the belief that factors of public ownership never see their presence in capitalist economy.
在我国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 ,存在着一条“原理” ,即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可能产生公有制因素。
3.
During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the Soviet Areas, ZHANG Wen tian clearly stated the capitalist economy should be availed and developed by confirming the unavoidence of it, but it should be restricted for the future of socialism.
中央苏区时 ,张闻天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的不可避免性 ,应该加以利用和发展 ,但为了社会主义的前途 ,又须进行必要的限制。
3) Economic Capitalism
经济资本主义
4) a capitalist economy
资本主义经济.
5) Humanistic Economics
人本主义经济学
1.
An Analysis On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and Logical Dilemmas of Humanistic Economics;
人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内涵和逻辑困境
补充资料:荷兰17世纪的资本主义经济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促进了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到17世纪,荷兰已经取代了盛极一时的西班牙的霸权地位,成为西欧海上实力最为强大、资本主义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
尼德兰的经济发展 荷兰原是尼德兰北部地区的几个省份。尼德兰(Netherlands意为低地,包括现今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分地区)地处欧洲交通中心,人口稠密,城市众多,16世纪上半期经济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当时,以荷兰和泽兰两省为首的北部地区工商业十分发达,一些大城市如阿姆斯特丹、米德尔堡、弗利辛恩等地都已出现了较大规模的集中的手工工场,毛麻纺织、捕鱼和造船业均享有盛名。阿姆斯特丹还是欧洲的重要商港,拥有庞大的商船队,与国外的贸易往来极为频繁。北部地区农村中的封建关系也比较薄弱,大部分土地已开始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尼德兰的南部地区以佛兰德和布拉班特为中心,分散的手工工场有着广泛的发展,呢绒、麻布大量运销国外市场。布拉班特的重要商港安特卫普,商业繁盛,航运发达,是16世纪欧洲最著名的经济中心。但南部地区的农业在封建关系的严重束缚下,经营方式较为落后。总之,在16世纪上半期,尼德兰的工商业发展已经位居欧洲前列,特别是在北部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经济实力雄厚、以大商人为首的新兴资产阶级。
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和荷兰共和国的建立 从16世纪初到中叶,尼德兰一直归属于哈布斯堡王朝,处于西班牙的统治之下。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和腓力二世相继推行的专制主义政策,严重地损害了尼德兰资产阶级和各阶层人士的利益,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激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反抗,终于在1566年爆发了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这场革命经历了长时期的斗争,最后,南部尼德兰由于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上层分子与西班牙王朝相妥协而告失败,北部尼德兰却取得了斗争的胜利,于1579年建立起联省共和国即荷兰共和国,并且在1609年迫使西班牙国王签订停战协议。尼德兰革命是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由此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政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造成了荷兰在17世纪的空前繁荣,成为当时西欧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荷兰的经济发展及其特点 17世纪荷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
①技术水平提高,工场手工业有了巨大发展。革命后荷兰的工场手工业在原有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各个部门都新建立起许多集中的手工工场,其中尤以纺织业和造船业最为发达。当时生产的纺织品大量运销国外,莱顿的呢绒、哈勒姆的麻布、乌得勒支的丝织品在全欧洲都享有盛誉。造船工业的生产能力激增,大大超过了其他欧洲国家的总和。所制造的船只,吃水较浅,载重量大,宜于远途航行,为其他西欧国家所不及。造船业的巨大发展,还推动了荷兰的航运事业和捕鱼业的兴旺。17世纪中期,全欧洲大约有2万艘船舶,其中3/4以上属于荷兰。荷兰拥有的庞大商船队遍航世界各地,由此博得了"海上马车夫"的称号。荷兰的捕鱼业也是重要的部门,全国共有渔船2000多艘,从事渔业的人口达10万人之多,鱼产品大量出口到国外,因此荷兰又被称为"渔业共和国"。此外,在手工业生产中,造纸、皮革、奶酪、印刷、制镜和木材加工等行业都比较发达。农业生产也有较大的变化,大部分地区的封建土地关系已经逐渐消失,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普遍推广,从而推动了农业技术和农产量的提高,加强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②商业兴旺,对外贸易高度发达。17世纪荷兰的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比工业生产更快。在革命之后,荷兰依靠优越的地理条件,凭借强大的航运力量,将贸易领域迅速扩展到世界各地。当时,荷兰商人不仅控制着北海和波罗的海区域的商品交换,取代了汉萨同盟在北方贸易中的地位,成为经销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和俄国的粮食、木材、铁、亚麻、皮革等商品的垄断者。而且,还继承了中世纪意大利商人在地中海区域的贸易事业,将东方贸易掌握在手里。更重要的是,荷兰商人还夺取了葡萄牙人对殖民地贸易的控制权,这就使得欧洲国家彼此之间以及它们和殖民地之间的商业联系都只能通过荷兰商人来进行。由于荷兰的转口贸易在整个外贸中占有特大比重,一些重要商港的经济地位也随之迅速提高。阿姆斯特丹港经常停泊的船只在2000艘以上,大量来自东方、中欧和北欧的商品都在此集散,港口航运之盛居全欧洲首位,大大超过了安特卫普。17世纪荷兰对外贸易的高度发达,为商业资本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使荷兰掌握了世界商业的霸权。
③殖民掠夺加强,海外扩张迅速发展。17世纪的荷兰,是葡萄牙、西班牙所开拓的殖民地事业的直接继承者。荷兰在独立之后不久,就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经过长时期的激烈争夺,逐渐排挤掉西、葡的殖民势力,先后在东南亚、非洲和美洲占领了大片殖民地。到17世纪中期,荷兰已经成为欧洲的殖民强国,只有英国和法国才能与之抗衡。荷兰对殖民地的掠夺,主要是通过由商人资本直接控制的商业公司来进行的。这类公司由政府授予种种特权,可以自行铸币、建立军队、甚至代表国家缔结条约,实际上不仅垄断了对外的通商业务,而且还是具有独立国家职能的特殊机构。其中,最著名的是1602年成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见彩图)。该公司主要是在远东地区进行扩张活动,先后在东南亚地区原葡萄牙属地建立了许多殖民据点,在印度、印度支那和日本等地也设立了商站,用欺骗、暴力和勒索的手段掠取财富。另一家著名的公司,是在1621年成立的荷兰西印度公司。这家公司的活动范围很广,包括非洲西海岸、美洲东海岸和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岛屿,主要是从事海盗掠夺和垄断对殖民地的贸易。在17世纪,荷兰盛极一时的经济繁荣,始终是和对外扩张相联系的。正是通过对殖民地的血腥掠夺,为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荷兰经济的衰落及其原因 从17世纪末期起,荷兰便由盛而衰,实力开始减弱。到18世纪时,更是一蹶不振,完全失去了霸权地位,沦为经济落后的第二流国家。英国则代之而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18世纪荷兰经济迅速衰落的原因,主要是:①工业生产基础薄弱,缺少发展工业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工场手工业虽然曾经达到较高的水平,但原料、土地、劳动力和资金都感到不足,特别是几种重要的原料严重缺乏,如羊毛、木材、煤、铁等都仰赖国外进口,这就大大地限制了工业生产的发展。②对外贸易极不稳定,商业缺少有力的支持。虽然有着发达的对外贸易,但是商业霸权地位的建立,却使得资产阶级热衷于经商致富,从而忽视了本国工业生产的发展,大量资金都被投入商业甚至流出国外。由于没有强大的工业实力,商业的优势自然也就不能长期维持下来。另外,对外贸易常常会受到国外市场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对外贸易又主要是转口贸易,所受的影响更大,外贸状况经常起伏不定,造成了对国民经济的损害。③在国外竞争中受到严重打击,削弱了实力。17世纪正是西欧国家加速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英、法等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与荷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1650~1663年间英国颁布的一系列航海条例,17世纪下半期法国实行的保护关税政策,主要都是为了打击荷兰,使荷兰在经济上受到很大的损失。为了维护自己的海上霸权,荷兰也在1652~1654年和1665~1667年两次发动对英国的战争,在1672~1678年又和法国长期作战。战争的结果并没有改善荷兰的处境,反而造成了国家财力的空虚,加速了经济的衰落。
荷兰在17世纪全盛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实际上也是它的弱点。掌握商业霸权的荷兰走向衰落是不可避免的,拥有强大工场手工业的英国取代了荷兰的地位也是必然的。荷兰,作为一个商业国家,它的衰亡史,也正是商业资本服从于产业资本的历史。
尼德兰的经济发展 荷兰原是尼德兰北部地区的几个省份。尼德兰(Netherlands意为低地,包括现今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分地区)地处欧洲交通中心,人口稠密,城市众多,16世纪上半期经济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当时,以荷兰和泽兰两省为首的北部地区工商业十分发达,一些大城市如阿姆斯特丹、米德尔堡、弗利辛恩等地都已出现了较大规模的集中的手工工场,毛麻纺织、捕鱼和造船业均享有盛名。阿姆斯特丹还是欧洲的重要商港,拥有庞大的商船队,与国外的贸易往来极为频繁。北部地区农村中的封建关系也比较薄弱,大部分土地已开始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尼德兰的南部地区以佛兰德和布拉班特为中心,分散的手工工场有着广泛的发展,呢绒、麻布大量运销国外市场。布拉班特的重要商港安特卫普,商业繁盛,航运发达,是16世纪欧洲最著名的经济中心。但南部地区的农业在封建关系的严重束缚下,经营方式较为落后。总之,在16世纪上半期,尼德兰的工商业发展已经位居欧洲前列,特别是在北部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经济实力雄厚、以大商人为首的新兴资产阶级。
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和荷兰共和国的建立 从16世纪初到中叶,尼德兰一直归属于哈布斯堡王朝,处于西班牙的统治之下。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和腓力二世相继推行的专制主义政策,严重地损害了尼德兰资产阶级和各阶层人士的利益,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激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反抗,终于在1566年爆发了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这场革命经历了长时期的斗争,最后,南部尼德兰由于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上层分子与西班牙王朝相妥协而告失败,北部尼德兰却取得了斗争的胜利,于1579年建立起联省共和国即荷兰共和国,并且在1609年迫使西班牙国王签订停战协议。尼德兰革命是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由此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政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造成了荷兰在17世纪的空前繁荣,成为当时西欧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荷兰的经济发展及其特点 17世纪荷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
①技术水平提高,工场手工业有了巨大发展。革命后荷兰的工场手工业在原有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各个部门都新建立起许多集中的手工工场,其中尤以纺织业和造船业最为发达。当时生产的纺织品大量运销国外,莱顿的呢绒、哈勒姆的麻布、乌得勒支的丝织品在全欧洲都享有盛誉。造船工业的生产能力激增,大大超过了其他欧洲国家的总和。所制造的船只,吃水较浅,载重量大,宜于远途航行,为其他西欧国家所不及。造船业的巨大发展,还推动了荷兰的航运事业和捕鱼业的兴旺。17世纪中期,全欧洲大约有2万艘船舶,其中3/4以上属于荷兰。荷兰拥有的庞大商船队遍航世界各地,由此博得了"海上马车夫"的称号。荷兰的捕鱼业也是重要的部门,全国共有渔船2000多艘,从事渔业的人口达10万人之多,鱼产品大量出口到国外,因此荷兰又被称为"渔业共和国"。此外,在手工业生产中,造纸、皮革、奶酪、印刷、制镜和木材加工等行业都比较发达。农业生产也有较大的变化,大部分地区的封建土地关系已经逐渐消失,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普遍推广,从而推动了农业技术和农产量的提高,加强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②商业兴旺,对外贸易高度发达。17世纪荷兰的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比工业生产更快。在革命之后,荷兰依靠优越的地理条件,凭借强大的航运力量,将贸易领域迅速扩展到世界各地。当时,荷兰商人不仅控制着北海和波罗的海区域的商品交换,取代了汉萨同盟在北方贸易中的地位,成为经销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和俄国的粮食、木材、铁、亚麻、皮革等商品的垄断者。而且,还继承了中世纪意大利商人在地中海区域的贸易事业,将东方贸易掌握在手里。更重要的是,荷兰商人还夺取了葡萄牙人对殖民地贸易的控制权,这就使得欧洲国家彼此之间以及它们和殖民地之间的商业联系都只能通过荷兰商人来进行。由于荷兰的转口贸易在整个外贸中占有特大比重,一些重要商港的经济地位也随之迅速提高。阿姆斯特丹港经常停泊的船只在2000艘以上,大量来自东方、中欧和北欧的商品都在此集散,港口航运之盛居全欧洲首位,大大超过了安特卫普。17世纪荷兰对外贸易的高度发达,为商业资本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使荷兰掌握了世界商业的霸权。
③殖民掠夺加强,海外扩张迅速发展。17世纪的荷兰,是葡萄牙、西班牙所开拓的殖民地事业的直接继承者。荷兰在独立之后不久,就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经过长时期的激烈争夺,逐渐排挤掉西、葡的殖民势力,先后在东南亚、非洲和美洲占领了大片殖民地。到17世纪中期,荷兰已经成为欧洲的殖民强国,只有英国和法国才能与之抗衡。荷兰对殖民地的掠夺,主要是通过由商人资本直接控制的商业公司来进行的。这类公司由政府授予种种特权,可以自行铸币、建立军队、甚至代表国家缔结条约,实际上不仅垄断了对外的通商业务,而且还是具有独立国家职能的特殊机构。其中,最著名的是1602年成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见彩图)。该公司主要是在远东地区进行扩张活动,先后在东南亚地区原葡萄牙属地建立了许多殖民据点,在印度、印度支那和日本等地也设立了商站,用欺骗、暴力和勒索的手段掠取财富。另一家著名的公司,是在1621年成立的荷兰西印度公司。这家公司的活动范围很广,包括非洲西海岸、美洲东海岸和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岛屿,主要是从事海盗掠夺和垄断对殖民地的贸易。在17世纪,荷兰盛极一时的经济繁荣,始终是和对外扩张相联系的。正是通过对殖民地的血腥掠夺,为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荷兰经济的衰落及其原因 从17世纪末期起,荷兰便由盛而衰,实力开始减弱。到18世纪时,更是一蹶不振,完全失去了霸权地位,沦为经济落后的第二流国家。英国则代之而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18世纪荷兰经济迅速衰落的原因,主要是:①工业生产基础薄弱,缺少发展工业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工场手工业虽然曾经达到较高的水平,但原料、土地、劳动力和资金都感到不足,特别是几种重要的原料严重缺乏,如羊毛、木材、煤、铁等都仰赖国外进口,这就大大地限制了工业生产的发展。②对外贸易极不稳定,商业缺少有力的支持。虽然有着发达的对外贸易,但是商业霸权地位的建立,却使得资产阶级热衷于经商致富,从而忽视了本国工业生产的发展,大量资金都被投入商业甚至流出国外。由于没有强大的工业实力,商业的优势自然也就不能长期维持下来。另外,对外贸易常常会受到国外市场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对外贸易又主要是转口贸易,所受的影响更大,外贸状况经常起伏不定,造成了对国民经济的损害。③在国外竞争中受到严重打击,削弱了实力。17世纪正是西欧国家加速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英、法等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与荷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1650~1663年间英国颁布的一系列航海条例,17世纪下半期法国实行的保护关税政策,主要都是为了打击荷兰,使荷兰在经济上受到很大的损失。为了维护自己的海上霸权,荷兰也在1652~1654年和1665~1667年两次发动对英国的战争,在1672~1678年又和法国长期作战。战争的结果并没有改善荷兰的处境,反而造成了国家财力的空虚,加速了经济的衰落。
荷兰在17世纪全盛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实际上也是它的弱点。掌握商业霸权的荷兰走向衰落是不可避免的,拥有强大工场手工业的英国取代了荷兰的地位也是必然的。荷兰,作为一个商业国家,它的衰亡史,也正是商业资本服从于产业资本的历史。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