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春泛若耶溪
1)  A BOAT IN SPRING ON RUOYA LAKE
春泛若耶溪
2)  To drift like duck on the stream
泛若水凫
3)  The streams are flush with the spring runoff.
溪涧涨满春水。
4)  The New Spring of Shixiyi
《石溪邑的新春》
1.
The New Spring of Shixiyi written by Qian Shifeng and Shinning-sun Sky by Haoran respectively belong to these two countries\' most distinguished literal productions.
千世峰的《石溪邑的新春》和浩然的《艳阳天》,分别是朝中两国农业集体化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两部作品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背景,也出自不同的民族作家之手,但因为两国的社会背景和两位作家文学观的相似,导致两个作品中出现了很多类似之处。
5)  Xishan Lanruo Tu attributed to Juran
传巨然《溪山兰若图》
6)  Ruo
1.
How Interrogative Pronouns Ru,Ruo and Ruowei Originated in Middle Ancient Chinese;
中古新生疑问代词“如”、“若”、“若为”及其来源
2.
"Yng,Zheng,Ruo and yong" are characters in the line statements on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found in Hua Dong.
花东甲骨中的繇辞主要有永、正、若、用等,它们或为单字,单独使用,或为多字联合使用。
补充资料:春泛若耶溪
春泛若耶溪
春泛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作者==:綦毋潜 ==朝代==:唐 ==体裁==:五言古诗

==格律==:○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

==注释==:

1. 际夜:至夜。

2. 潭烟:水气。

3. 弥漫:渺茫。

==韵译==:

归隐之心长期以来不曾中断,此次泛舟随遇而安任其自然。

阵阵晚风吹着小舟轻轻荡漾,一路春花撒满了溪口的两岸。

傍晚时分船儿转出西山幽谷,隔山望见了南斗明亮的闪光。

水潭烟雾升腾一片白白茫茫,岸树明月往后与船行走逆向。

人间世事多么繁复多么茫然,愿作渔翁持竿垂钓在此溪旁!

==赏析==:

开篇“幽意无断绝”句,以“幽意”二字透露了全诗的主旨,即幽居独处,不与世事,放任自适的意趣。这种“幽意”支配着他的人生,不曾“断绝”,因此,他这次出游只是轻舟荡漾,任其自然,故云“此去随所偶”。“偶”即“遇”。诗人在这里流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情绪。

以下写泛舟的时间和路线,描写沿岸景物。“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习习晚风,吹拂着游船,船儿任凭轻风吹送,转入春花夹岸的溪口,恍如进了武陵桃源胜境,多么清幽,多么闲适!“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题中的“春”,看似信笔写来,却又显得用心细致。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写出游程中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际夜”,是到了夜晚,说明泛舟时间之久,正是“幽意无断绝”的具体写照。“西壑”,是舟行所至的另一境地,当置身新境,心旷神怡之时,抬头遥望南天斗宿,不觉已经“隔山”了。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二句,是用淡墨描绘的如画夜景。“潭烟”,是溪上的水雾;“溶溶”,是夜月之下雾气朦腾的景状,而着一“飞”字,把水色的闪耀,雾气的飘流,月光的洒泻,都写活了,“林月低向后”,照应“际夜”,夜深月沉,舟行向前,两岸树木伴着月亮悄悄地退向身后。这景象是美的,又是静的。

诗人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创造了一种幽美、寂静而又迷蒙的意境。而怀着隐居“幽意”的泛舟人,置身于这种境界之中,此刻有何感受呢?“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啊,人生世事正如溪水上弥漫无边的烟雾,缥缈迷茫,我愿永作若耶溪边一位持竿而钓的隐者。“持竿叟”,又应附近地域的严子陵富春江隐居垂钓的故实,表明诗人心迹。末二句抒发感慨极其自然,由夜景的清雅更觉世事的嚣嚣,便自然地追慕“幽意”的人生。

==评析==:

这是一首写春夜泛江的诗。开首两句则以“幽意”点出了全诗的主旨,是幽居独处,放任自适的意趣。因此,驾舟出游,任其自然,流露了随遇而安的情绪。接着写泛舟的时间、路线和沿途景物,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创造出一种幽美、寂静、迷蒙的境界。最后两句写心怀隐居之人,在此环境中,愿作持竿垂钓的隐者,追慕“幽意”的人生。

全诗扣紧题目中的“泛”字,在曲折回环的扁舟行进中,对不同的景物进行描摹,使寂静的景物富有动感,恍惚流动,给人轻松舒适的感受。这首五言古体诗大约是诗人归隐后的作品。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相传为西施浣纱处,水清如镜,照映众山倒影,窥之如画。诗人在一个春江花月之夜,泛舟溪上,自然会滋生出无限幽美的情趣。

作者超然出世的思想感情给若耶溪的景色抹上一层孤清、幽静的色彩。但是,由于作者描写的是一个春江花月之夜,又是怀着追求和满足的心情来描写它,因而这夜景被状写得清幽而不荒寂,有一种不事雕琢的自然美,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清悠的意境。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