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Qingyang Nan-Beishiku Si
庆阳南北石窟寺
2) northern and southern grottoes
南北石窟寺
3) the North grotto
北石窟寺
1.
On the Ancient Culture of Tourism in the North Grotto;
北石窟寺古代旅游文化散论
4) cave temple
石窟寺
1.
After the Western Wei dynasty bury forms appeared in cave temples.
西魏以降石窟寺中大量出现的瘗葬形式 ,是佛教传入我国后 ,佛教信仰特别是其中的“轮回”说与我国“灵魂不灭”传统丧葬观念和“事死如事生”传统丧葬礼俗相结合的产物。
2.
Some important stone statues and other cultural relics of the cave temple of Gongxian were discovered between 1997 and l999 when Hena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main- tained the temple.
1997-1999年,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在维修巩县石窟寺时发现了一批重要的石刻造像及其他珍贵文物。
5) north hole and south caver
北"窟"南"巢"
6) Gongxian caves
巩县石窟寺
补充资料:庆阳南北石窟寺
中国北方地区佛教石窟寺。在甘肃省陇东庆阳县附近。北石窟寺距庆阳县西峰镇25公里,在蒲、茹两河交汇处东岸的覆钟山下。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509),其后西魏、北周、隋、唐、宋各代均有修凿。南石窟寺位于泾川县东7.5公里泾河北岸,始建于北魏永平三年。两处相距约45公里,均为泾州刺史奚康生创建。南、北石窟寺分别在1925和1959年被重新发现。
北石窟寺现存各代窟龛295处,大小雕像2100余躯,宋、明、清碑刻7通,隋、唐、宋、辽、金、元、明、清诸代题刻150余处。窟龛集中分布在高10余米,长120米的峭壁上,是甘肃陇东地区遗存最丰富的一处石窟群,窟群的精华是北魏和唐代窟龛。北魏洞窟平面多作方形或长方形。窟顶为平顶、覆斗顶或低穹窿顶。窟内壁面或凿出1圆拱浅龛或3龛。有的在窟内凿出中心塔柱。第165窟是北魏永平年间开凿的一个大窟。 平面为长方形,进深15.7米、宽21.4米。窟顶为覆斗形,距地13.2米。在左、右后壁下部的低坛上,布列高 8米的七佛立像。立佛间有胁侍菩萨10身,高4米。前壁雕2交脚菩萨像,高 5.4米。还有1乘象菩萨像和天王坐像,高度也在3米以上。前壁还雕有32身浮雕千佛。窟顶西坡为长15米、高 2米的大面积本生故事浮雕。此窟造像气势雄伟,七佛立像高大,在国内北魏石窟中极为罕见。唐代窟龛数量最多,占洞窟总数三分之二以上。洞窟平面多作方形、长方形或马蹄形,有的在地面上有低坛。窟顶多为平顶或穹窿形,个别洞窟窟前有木构建筑。唐武则天大周如意元年 (692)泾川临泾县令杨元裕修建的第32窟,雕有以阿弥陀佛为主尊的造像一铺,佛两侧雕弟子、菩萨和金刚力士各1身。造像体形优美,神态生动。
南石窟寺有编号洞窟5个,仅1号窟保存较完整。该窟平面为长方形,进深13.2米,宽18米,高11米。窟四壁下部有坛座一周,窟顶为覆斗形。造像题材是七佛立像和弥勒菩萨像,另有14身胁侍菩萨。窟门外有二力士像。窟顶四坡为浮雕佛传故事。窟中原有《南石窟寺之碑》一通,为奚康生在北魏永平三年所立,今存泾川县文化馆。
北石窟寺现存各代窟龛295处,大小雕像2100余躯,宋、明、清碑刻7通,隋、唐、宋、辽、金、元、明、清诸代题刻150余处。窟龛集中分布在高10余米,长120米的峭壁上,是甘肃陇东地区遗存最丰富的一处石窟群,窟群的精华是北魏和唐代窟龛。北魏洞窟平面多作方形或长方形。窟顶为平顶、覆斗顶或低穹窿顶。窟内壁面或凿出1圆拱浅龛或3龛。有的在窟内凿出中心塔柱。第165窟是北魏永平年间开凿的一个大窟。 平面为长方形,进深15.7米、宽21.4米。窟顶为覆斗形,距地13.2米。在左、右后壁下部的低坛上,布列高 8米的七佛立像。立佛间有胁侍菩萨10身,高4米。前壁雕2交脚菩萨像,高 5.4米。还有1乘象菩萨像和天王坐像,高度也在3米以上。前壁还雕有32身浮雕千佛。窟顶西坡为长15米、高 2米的大面积本生故事浮雕。此窟造像气势雄伟,七佛立像高大,在国内北魏石窟中极为罕见。唐代窟龛数量最多,占洞窟总数三分之二以上。洞窟平面多作方形、长方形或马蹄形,有的在地面上有低坛。窟顶多为平顶或穹窿形,个别洞窟窟前有木构建筑。唐武则天大周如意元年 (692)泾川临泾县令杨元裕修建的第32窟,雕有以阿弥陀佛为主尊的造像一铺,佛两侧雕弟子、菩萨和金刚力士各1身。造像体形优美,神态生动。
南石窟寺有编号洞窟5个,仅1号窟保存较完整。该窟平面为长方形,进深13.2米,宽18米,高11米。窟四壁下部有坛座一周,窟顶为覆斗形。造像题材是七佛立像和弥勒菩萨像,另有14身胁侍菩萨。窟门外有二力士像。窟顶四坡为浮雕佛传故事。窟中原有《南石窟寺之碑》一通,为奚康生在北魏永平三年所立,今存泾川县文化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