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元代南戏
1)  Yuɑndɑi nɑnxi
元代南戏
2)  nanxi in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宋元南戏
1.
With a probe into the four stag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nanxi in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the paper holds that Wenzhou zaju, xiwen and traditional opera in Yongjia area are different forms of nanxi in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in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在宋元南戏发展史的四个阶段中 ,温州杂剧、戏文、永嘉戏曲是宋元南戏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产物。
3)  Southern ancient Chinese opera of Yuan Dynasty
元南戏
1.
Xiao Sun Tu , Southern ancient Chinese opera of Yuan Dynasty, warns people that whores are lewd and are not suitable to become wives by telling us a story of how a married woman ruins her family by unchaste conduct.
元南戏《小孙屠》是以从良妓女贪淫破家的故事为主要表现对象的悲剧性作品,旨在劝诫世人:妓女性淫,不可娶以为妇。
4)  Yuan Drama
元代戏剧
1.
Analysis on Female Characters in Yuan Drama;
元代戏剧中女性形象之论析
5)  dramas indited in Yuan dynasty
元代戏曲
6)  Shu Hui Drama of the Yuan Dynasty
元代水浒戏
1.
The Cohes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u Hui Drama of the Yuan Dynasty and Shui Hu Zhuan;
试论元代水浒戏与《水浒传》之间的相承关系
补充资料:元代南戏
      元代南曲戏文的简称。北宋末、南宋初产生于浙江温州。据祝允明《猥谈》、徐渭《南词叙录》载,宋时,南戏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等。
  
  南戏是中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它熔歌唱、舞蹈、念白、科范于一炉,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由于故事情节比较曲折,剧本一般都是长篇,数倍于北曲杂剧。它用南方曲调,韵律、宫调均无严格规定。其唱法富于变化,有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乐器以鼓板为主。由于南曲声腔与北曲不同,因而二者风格迥异。王世贞《艺苑卮言》说:"大抵北主劲切雄丽,南主清峭柔远,虽本才情,务谐俚俗。"南曲柔媚婉转的特点使南戏更适于演唱情意缠绵、脂粉气较重的故事。温州南戏形成之后,在东南沿海各地传播。由于各地方音俗唱的不同,又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南曲声腔,如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崑山腔等。元代北曲杂剧鼎盛,当时南戏的情况,众说不一,一般认为南戏在元代曾经有一个中衰的过程。不过终元一代,南戏在南方一些地区的民间还是颇为流行的。由于民间戏文备受歧视,元代南戏作品多已失传,也缺乏文字记载。钱南扬《戏文概论》考得宋元戏文238种,其中绝大多数为元代作品,实际当不止此数。这些戏文中今存全本者仅《张协状元》(一般认为是南宋时作品),《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琵琶记》、《白免记》、《荆钗记》、《拜月亭》、《杀狗记》、《赵氏孤儿记》、《东窗记》、《破窑记》、《苏秦衣锦还乡》、《黄孝子寻亲记》、《冯京三元记》、《牧羊记》、《周羽教子寻亲记》、《胭脂记》、《刘希必金钗记》等。除最后一种发现于1975年,并于1985年出版了刘念兹校注的《(宣德写本)金钗记》外,其余均见《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前5种有保存戏文原貌较好的本子,其中《白免记》古本,收在《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中。后10余种多经明人修改,有失本来面目。钱南扬《宋元戏文辑佚》辑录119种戏文佚曲,并考其本事,对了解戏文概貌颇多裨益。元代戏文多为民间艺人、书会才人的作品,艺术上虽比较粗糙,反映的生活面却较广泛。在大量以爱情、婚姻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作品中,有表现青年男女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突破门阀观念,追求真挚爱情和婚姻自由的《宦门子弟错立身》、《司马相如题桥记》、《赛金莲》、《杨实锦香囊》等;有对被侮辱、被损害的风尘女子表示深切同情,描写她们的不幸遭遇和赞美她们坚定不移的爱情的《李亚仙》、《苏小卿月夜泛茶船》等;也有批判男子忘义负情,抛弃糟糠之妻的《李勉》、《张琼莲》、《崔君瑞江天暮雪》等。有些作品揭露、控诉社会黑暗、吏治腐败,战争动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如《小孙屠》、《祖杰》、《柳颖》;还有些作品描写忠奸斗争,歌颂忠君爱国的民族英雄、忠臣义士,鞭挞祸国殃民、卖国求荣的奸臣贼子,如《牧羊记》、《东窗记》、《赵氏孤儿记》等。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这些作品中或多或少也掺杂着封建性的东西;有少数作品,如《王祥卧冰》、《黄孝子寻亲》等,更以宣扬封建道德、因果报应等为主要目的,其思想内容殊不足取。
  
  元代末年,随着杂剧的衰微,南戏获得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比较繁盛的局面。被誉为"曲祖"(魏良辅《曲律》)、"南曲之宗"(黄图珌《看山阁集闲笔》)的《琵琶记》和荆 刘 拜 杀(《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四大南戏大都产生在这个时候。高明《琵琶记》把南戏创作提高到艺术上比较成熟、能为雅俗共赏的新阶段,在戏剧发展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南戏发展到明代,成为流传全中国的主要剧种"传奇戏曲"。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