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赵铭彝(1907~  )
1)  Zhao Mingyi
赵铭彝(1907~  )
2)  bronze inscription
彝铭
1.
Official Recommendation Practice in West-Zhou Dynasty:From the texts of bronze inscriptions
从相关彝铭看西周的荐臣之事
3)  Zhao Jiuzhang
赵九章 (1907~1968)
4)  Yi [ji:]
5)  inscription [英][ɪn'skrɪpʃn]  [美][ɪn'skrɪpʃən]
1.
The researches on classical literature in the modern times have less focused on the literary style of ″inscription″.
近代古代文学研究对碑铭文体的关注一直很缺乏,所以此文将对历代有关碑铭文体的论说进行梳理,以界定“碑铭”文体的范畴,进而为“碑铭”文体正名;回顾了碑铭文历代的实际创作情况,借用明代文体学家徐师曾将碑铭的实际创作分为正体、变体、变而不失其正体以及别体的理论,解说碑铭文创作的演变轨迹。
6)  Zhao Bian
赵
1.
A Brief Study of Zhao Bian s Association with Zhou Dunyi;
赵与周敦颐交游事实略考
补充资料:赵铭彝(1907~  )
      中国现代戏剧活动家、话剧和电影评论家。重庆江津人。1926年考入上海大夏大学,后转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1928年进南国艺术学院。1929年创立摩登社,深入大中学校发动学生演剧,为后来的左翼戏剧活动开辟了阵地。
  
  1929年冬,赵铭彝加入上海反帝大同盟,任闸北区盟秘书。1930年以原上海戏剧运动联合会为基础,发起成立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剧团联盟(后改名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任组织、宣传干部。1932年任书记,主编机关刊物《艺术新闻》,并参与领导了各地剧联分支组织的建设,以及剧联的中心剧团大道剧社活动,还深入工厂建立工人蓝衫剧团。同时,参加了建立左翼电影和音乐组织。1934年成为剧联影评小组成员,写过大量战斗性的评论文章。1935年,赵铭彝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翌年出狱后回四川重庆。抗战爆发后参加筹建怒吼剧社,公演了《芦沟桥》一剧。不久,被选为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理事。1943年和金山、于伶、宋之的等发起成立中国艺术剧社,任艺术委员。抗战胜利后,曾任中国民主同盟机关报《民主报》副总编辑和成都《民众时报》、《华西晚报》总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聘于上海戏剧学院,长期从事戏剧教育和中国话剧史的研究工作,历任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三届理事等职。主要著作有:译剧《在黑暗中》、译述《苏联的戏剧》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