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杨松(1907~1942)
1)  Yɑng Song
杨松(1907~1942)
2)  Bɑi Yushuɑng
白玉霜(1907~1942)
3)  Yang Rongguo
杨荣国(1907~1978)
4)  Yɑng Shɑngkun
杨尚昆(1907~1998)
5)  Dai Song'en
戴松恩(1907~1987)
6)  Yang Song
杨松
1.
Comment on Yang Song and His Issues about Marxism-Lenin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评杨松及其《关于马列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2.
National hero and revolutionary person represented by Yang Jingyu, Yang Song (that is, Wu Ping), Zhou Baozhong, Li Zhaolin (that is, Zhang Shouqian), Zhao YiMan, eight women who jumped the river were cultivated and brought up during this period of time.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人民进行了长达14年的抗日救国斗争,培养和造就了以杨靖宇、杨松(即吴平)、周保中、李兆麟(即张寿篯)、赵一曼、八女投江等为代表的民族英雄和革命志士。
补充资料:杨松(1907~1942)
      中国报刊主编。原名吴绍镒。湖北黄安(今红安县)人。1907年11月14日生。肄业于中华大学。1924年与同学发起组织"现代少年协社",开始参加革命活动。192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 任 "血光通讯社"编辑、记者。1927年 1月,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1933年,在海参崴太平洋职工会任中国部主任,并负责编辑《太平洋工人》杂志。不久调莫斯科职工国际东方部工作,主编《全民》杂志。1934年回国,在东北三省从事中国共产党地方党的工作,任吉东特委书记等职。这期间,曾为中国共产党在巴黎出版的《救国时报》撰稿。1938年2月到延安,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解放》(延安)周刊编委等职。曾为《解放》周刊、《八路军军政杂志》、《中国文化》等刊撰写时论和各种专论。1941年5月,调任延安《解放日报》(延安)第1任总编辑。1942年11月23日病逝。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