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hinese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CSM
中国微生物学会
2)  China
中国
1.
Evolution and analysis of phosphorus metabolism in China;
中国磷元素代谢模式的演化与分析
2.
Challenge of China’s Oil Supply Deficit and Prompt Demand for Talents;
中国油气短缺带来的挑战及其对石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3.
China’s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ies in 2007;
2007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
3)  Chinese
中国
1.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Thought;
论中国传统环境思想的特点
2.
Application of Chinese Artistic Philosophy in Modern Furniture Design;
中国艺术哲学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运用
3.
Study of recycling living garbage in Chinese cities;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研究
4)  Chi
中国
1.
One new species and one new record of the genus Promalactis Meyrick from China (Lepidoptera:Oecophoridae);
中国锦织蛾属一新种和一新记录种(鳞翅目:织蛾科)(英文)
5)  Chin
中国
1.
A taxonomic study on the genus Cheiropachus Westwood from China,with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species (Hymenoptera:Pteromalidae);
中国四斑金小蜂属分类研究及二新种记述(膜翅目:金小蜂科)(英文)
2.
One new genus and one new species of Muscidae from China (Diptera:Muscidae);
中国蝇科一新属新种(双翅目:蝇科)
3.
A revision of Geoica Hart, 1894 from China (Homoptera:Aphididae:Pemphiginae);
中国根蚜属的研究(同翅目:蚜科:瘿绵蚜亚科)(英文)
6)  "China"
《中国》
1.
In the middle of 1980 s, Ding Ling organized the large-scale literature publication "China".
1980年代中期,丁玲创办了大型文学刊物《中国》。
7)  In China
中国
1.
Research Progress of Apis cerana Taxonomy in China;
中国东方蜜蜂分类研究结果和进展
2.
Popularity of Consumerism in China and Its Ecological Influence;
消费主义的中国版及其生态影响
3.
Philosophy of science has gone through a very hard development during the last several decades in China,and now it is in a crucial period of transition.
中国的科学哲学经历了几十年的艰难发展过程后,目前正处于关键的转折时期,文章从积极寻求新的理论生长点的角度,回顾了科学哲学的历史、它与西方科学哲学的关系等,总结了经验,指出中国科学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之路。
8)  "Central Kingdom"
“中国”
9)  CN
中国
10)  Sino
中国
补充资料:中国
中国

    世界文明古国。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早在170万年至20万年前,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古人类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经过漫长的原始社会,约在公元前21世纪,出现了第一个王朝——夏。在经历了4000年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后,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制度。1949年,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首都北京(见北京市)。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约占亚洲陆地面积的1/4,约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995    10月1日0时 ,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2.0778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有56个民族: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地图:中国民族

地图:中国民族

在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91.02%,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其他55个民族在总人口中居于相对少数地位,故称少数民族。少 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300多万人;珞巴族人口最少,仅2000余人。中国侨居境外的公民称为华侨,凡加入外国籍者通称外籍华人,两者相加约有3000万人,其中80%以上加入了所在国国籍。他们散居在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亚洲23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数约占总数的90%。华侨大多是近代移居国外的。中国共有24种民族文字,80余种民族语言。汉族的文字是全国通用的文字;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语普通话,是中国推广的官方语言。汉语也是国际上的通用语言。少数民族中,回族、满族使用汉语,其他53个民族使用一种或数种民族语言;其中23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少数民族中很多人兼通汉语。中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主要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信仰者上亿人。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孜别克、塔吉克、东乡、撒拉、保安等10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藏、蒙古、珞巴、门巴、土、裕固等民族信仰藏传佛教;傣、布朗、德昂等民族信仰小乘佛教;苗、瑶、彝等民族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 汉族中有些人分别信仰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此外,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多信仰萨满教,还有个别民族信仰东巴教和本教。
   

中国国旗 国徽

中国国旗 国徽


   

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鸟瞰

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鸟瞰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地理 位于北半球,在亚洲的东部和中部,太平洋的西岸,东南面向海洋,西北伸向内陆。有漫长的海岸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纵横经纬跨度大。东西之间,自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的东经135°03′至西端帕米尔高原喀拉湖东岸的东经73°22′,跨经度约62°,长达5200千米,东西时差4小时以上。南北之间,自南端曾母暗沙附近的北纬3°51′,  至北端漠河县北面的黑龙江主航道的北纬53°34′,跨纬度约50°,间距5500千米。
    疆界与四邻 陆地边界长约2.28万千米,毗邻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等15国。东和东南与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隔海相望。
    地貌 地形多样,类型齐全,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戈壁、沙漠、洞穴无不典型壮观。地形分布的规律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自西而东,逐级下降。平原少,山地多,陆地高差悬殊。山地、高原、丘陵等约占总面积的66%,平地约占34%。全国近70%的县区分布于山区。山地和高原多集中于西部地区。海拔500 米以下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6%;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达65%。全球高于8000米的12座山峰中,中国就有7座。中国和尼泊尔接界处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6.27米,是世界最高峰。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在-155米以下。中国陆地正负比差超过9000米,为世界之最。

地图:中国地势区

地图:中国地势区


   

地图:中国植被分区

地图:中国植被分区


   海岸与大陆架   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约1.8万千米。加上岛屿海岸线,总长约3万千米。沿岸多优良海湾和港口城市  ,自北向南依次有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厦门、广州、湛江、北海等,其中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
   中国的浅海大陆架是世界最宽广的大陆架之一,包括渤海、黄海全部,东海大部和南海的一部分。
    岛屿与海峡   中国辽阔的海域上分布着5000多个岛屿,总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约3.57万平方千米;海南岛次之,面积约3.35万平方千米。这两个岛各为中国的一个省。崇明岛位居第三,面积为1083平方千米。此外如长山列岛、庙岛群岛、舟山群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列岛以及南海中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都是中国的重要岛屿。这些岛屿及其所属各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的海峡自北起有渤海海峡、台湾海峡、巴士海峡、琼州海峡。
    河流与湖泊 江河众多,河流总长达43万千米。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约有5万多条;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580条;超过1万平方千米的大江河有79条。长度在100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0多条。长江、黄河分别为中国的第一、第二大河,京杭运河则为著名的人工河。湖泊密布,共约有天然湖泊2.49万个。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天然湖泊有2800多个,10万公顷以上的大湖有13个。中国的湖泊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青藏高原。东部多淡水湖,其面积约占湖泊总面积45%左右,著名的有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太湖、巢湖。西部多咸水湖,著名的有青海湖等。

地图:中国水系

地图:中国水系


    气候 中国国土辽阔,从南到北兼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几个不同的气候带。其中亚热带、暖温带、温带约占70.5%,并拥有青藏高原这一特殊的高寒区。南部的雷州半岛、海南省、台湾省和云南南部各地,全年无冬,四季高温多雨;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四季分明;北部的黑龙江等地区,冬季严寒多雪;广大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冬冷夏热,气温变化显著;西南部的高山峡谷地区,则从谷底到山顶,呈现出从湿热到高寒的多种不同气候。此外,中国还有高山气候、高原气候、盆地气候、森林气候、草原气候和荒漠气候等多种具体气候。中国气候多样,但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其基本特点。它有三个主要特征:其一,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冬夏极端气温较差更大。其二,降水分布很不均匀。主要表现在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比差为40∶1。在季节分配上,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且年际变化很大。其三,冬夏风向更替十分明显。冬季,冷空气来自高纬度大陆区,多吹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风主要来自海洋,多偏南风,湿润温暖。

地图:中国干湿区和气候带

地图:中国干湿区和气候带

地图:中国年平均气温

地图:中国年平均气温

地图:中国年降水量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此外,中国还设置了一些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根据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可设立特别行政区。回归祖国后的香港、澳门分别设立为特别行政区。
   截至1997 年底 ,中国共设置省( 含自治区、直辖市 )32个,特别行政区1个;自治州30个,盟8个;县(含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林区)1696个;市 663个( 台湾省的行政区划资料暂缺)。
   

地图:中国政区

地图:中国政区


    历史 先秦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 原始社会到战国时期。原始社会时间很长,但无文字记载,其间经过原始的群居生活到氏族公社的出现。原始群居生活的标志有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以及山顶洞人,这几种文化的历史跨度从距今 170万年前到 1  8 千多年前之间。而氏族公社时期,有代表性的文化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以及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居民大多过着定居的生活。进入阶级社会后,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先秦是中国历史上自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公元前 21世纪 ,夏朝建立 ,“ 天下归家”,父子相传、兄弟相传成为制度,家庭、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成为现实,标志着中国文明社会的开始,奴隶社会经历过夏(约公元前21~前16世纪)、商(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西周( 公元前 11世纪   770年 )三个历史阶段,在春秋(公元前770~前476)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之间演进成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陵

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陵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


   

地图:中国重要文化遗址分布图

地图:中国重要文化遗址分布图

    
   在长达 1800 多年的历史中 ,中国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  其中夏 、商时期的甲骨文 ,殷商的青铜器,都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标志。这一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的繁荣。孔子、老子等人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经济等领域。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在这个历史阶段中,中国从分散逐步走向统一,春秋时期的诸侯称霸和战国时期的七国争雄,客观上都为秦的统一创造了历古代手工造纸图史条件。
   

儒家创始人孔子画像

儒家创始人孔子画像


   
   

古代手工造纸图

古代手工造纸图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结束了长期诸侯争战的局面,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秦(公元前221~前206)。秦始皇着手集中权力,宣布自己为始皇帝,并以后世子孙代代相承,进一步确立了父传子的世袭制度。
   继秦之后,汉高祖刘邦和汉光武帝刘秀相继建立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和东汉(公元25~220),统称汉。汉承秦制,进一步完善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秩序。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在中国古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秦始皇统一中国及秦王朝的建立,具有划时代意义。秦汉时期建立和完善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以及诸如建立郡县制等一系列有利于统一的措施,一直为后世帝王的专制统治所效法。秦汉以后沿袭了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基本上是秦汉时期建立起来的。这一时期,社会经济有较大发展,西汉出现了文景之治那样的盛世。汉武帝后,在与西域及相邻的中亚诸国的交往中,开通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秦汉时期也是中国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较发达的时代。董仲舒之后,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司马迁的《史记》,张衡的候风地动仪,以及数学方面的《九章算术》,医学方面的《黄帝内经》等,均对后世有重大影响,蔡伦的造纸术,则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这个阶段,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道教则从本土源起。
   
   

秦始皇像

秦始皇像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  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起义,豪强地主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加强了自身的力量,酿成封建割据混战的局面。此后历经三国(220~280)、西晋(265~316,见晋)、东晋(317~420,见晋)、南北朝(386~589) ,凡360余年。其间,三国时魏、蜀、吴鼎足天下,东晋时十六国纷争不已,南北朝时南朝与北朝长期对峙,除西晋实现短期统一之外,中国基本上处于分裂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西、北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各民族之间的迁徙和杂处促进了融合。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至林邑 (越南中部)  扶南(柬埔寨境内)、朝鲜半岛、日本、中亚诸国、大秦(罗马帝国)等地。文化方面,玄学盛行,佛、道二教在相互斗争中蔓延、发展,但统治者一般都保护佛教 。文学艺术方面,建安七子、陶渊明等人的诗文,刘勰的文学评论《文心雕龙》,王羲之等人的书法,顾恺之等人的绘画,敦煌石窟等石窟寺艺术,皆为不朽之作。科学技术方面,祖冲之第一个将圆周率准确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下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1000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则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巨著。
   
   

王羲之书法

王羲之书法


   
   

唐代乐舞(敦煌莫高窟壁画)

唐代乐舞(敦煌莫高窟壁画)


   
    隋唐五代时期(581~960)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南北重新统一。618年,唐高祖李渊在其子李世民  见唐太宗)支持下建立唐朝(618~907)。907年  朱温篡唐为梁(后梁),是为五代(907~960)之始;约在同一时期,南方出现了或并列或相续的9个小国,加上北方的1个小国,合称十国(902~979)。
   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由分裂进入长期统一,而后又步入短期分裂的时期。从总体上看,这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中国封建社会一度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隋唐时,典章制度方面多有建树,其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两税法等,对后世影响深远。隋唐对外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是中国历史上的高潮时期。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当时在世界上也位于前列。文学以唐诗成就最大,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有2000多位诗人的近5万首诗歌。以初唐陈子昂,盛唐李白、杜甫,中唐白居易、元稹,晚唐李商隐、杜牧为杰出代表,名家辈出,许多名篇传诵千古。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对后世影响甚大。颜真卿的书法,阎立本、吴道子、李思训、王维的绘画,《霓裳羽衣舞》等音乐舞蹈,以及众多的石窟艺术,均光被后世。科学技术方面,中国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和火药两项均出现于这一时期,其他如天文、数学、地学、医学、建筑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唐朝皇帝多尊崇道教,但道教主要在上层流行,影响不及佛教。
    宋辽西夏金时期(947~1279) 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代后周立宋(960  1279),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同一时期   契丹人在中国北方    立辽(947  1125) ;党项人在宋之西北部建立西夏国(1038~1227)。宋、辽、西夏成鼎足之势。1115年,女真人在北方建立金国(1115~1234)。金于1125年灭辽,1127年攻入宋都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后逃亡临安(今杭州),长期偏安江南,是为南宋。
   宋和辽、西夏、金时期,是中国汉族政权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同时并存,民族进一步融合,经济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这一时期,科技上的成就尤为显著 ,指南针、印刷术、火药等三大发明得以实际应用,其中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比欧洲早 400 年;苏颂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钟——水运仪象台;沈括的《梦溪笔谈》,在科技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文化方面 ,理学盛行 ,道教 、佛教及外来的宗教均颇为流行。文学上出现了欧阳修等散文大家;宋词是这一时期的文学高峰,晏殊、柳永、苏轼、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等均为一代词宗;宋、金时话本、戏曲也较盛行;绘画则以山水花鸟著称,风俗人物画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极富史料价值。
   
   

《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局部)


   
    元朝(1271~1368)  1206年,成吉思汗在漠北建大蒙古国,随后向邻境发动掠夺性战争。蒙古军在灭西夏(1227)、灭金(1234)之后,先后三次西征,兵锋直逼孛烈儿(今波兰)和马札儿(今匈牙利),以及巴格达、大马士革城等地。蒙古成为横跨欧亚的大汗国。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崇尚汉法,改革旧制,以开平(在内蒙古)为上都,燕京(今北京)为中都。1271 年改国号大元。1279 年灭南宋。1368 年明军攻入元都,元惠宗退出中原,回漠北,元朝结束。
   在元朝统治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声誉远及欧亚非三洲。英国、法国、意大利等许多国家都先后派使节来到中国 。欧洲商人 、旅行家  传教士也纷纷来到中国。元世祖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遍游中国许多城市,并在元朝做官,他写的《马可·波罗行记》对元朝的版图、商业、手工业都作了详细而生动的记载,吸引了许多欧洲人对中国的向往。中国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三大发明也于元代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元朝和阿拉伯半岛交往也很频繁,阿拉伯国家的天文学、医学、算学陆续传入中国,伊斯兰教也广泛传布  据记载  当时还有非洲人在中国居住,元朝也派遣使者到非洲。
   元朝社会经济的基本情况是前期恢复和发展,中后期停滞、衰落。由于各民族往来较多,农业、手工业生产各呈特点。商业比较活跃,有统一的货币在全国流通。
   文化科技方面有一定成就。文艺方面以元曲成就较高,代表人物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 、马致远等 ,代  作有《窦娥冤》、《西厢记》等。
    明朝(1368~1644)  明太祖朱元璋立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废丞相而直揽军政大权。此后,许多皇帝或昏庸或年幼,大权往往旁落宦官之手。明朝农业较前代有所发展,丝织业、制瓷业发达,采铁、铸铜、造纸、造船等行业也有大的发展,城市商业比较繁荣,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发达 ,与亚非各国 、南洋诸国,尤其是与朝鲜、日本等都有往来。航海家郑和先后七下西洋,历经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明中叶后,中国曾历受日本、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侵扰。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中国领土台湾,直至清朝(1662)才由郑成功收复。
   
   

明青花五彩团龙纹花觚

明青花五彩团龙纹花觚


   
   明朝科举考试通行八股文,束缚了个人见解。明朝在文化科技上的成就,小说有《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戏曲有《牡丹亭》,地理学有《徐霞客游记》,医学有《本草纲目》,农学有《农政全书》,工艺学有《天工开物》,文献类书有《永乐大典》,等等,均为经典之作。
    清朝(1636~1911)  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经多年征战,建立后金。1636 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44 年,清军入关灭明 。清入关后统治中国 268   经历顺治 、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10个皇帝。
   清朝前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在康、雍、乾三朝尤达到鼎盛时期。但嘉、道以后,政治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开始激化,国力日衰。西方殖民主义者在 19 世纪 30年代以后,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对中国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1839年,清政府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1840年,英国殖民主义者为保护鸦片利益而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史称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随后法、俄、日、美等国先后入侵中国,迫使清朝签订多项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的失败,割地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引起了人民的不满  反清斗争此伏彼起。终于在1851年爆发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1864年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勾结起来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之后,和奕一起在中国办起洋务,史称洋务运动,其政治目的是为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而兴办军事工业,客观上却起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先声作用。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影响,知识分子中出现了资产阶级改良派,并逐步演化成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戊戌维新运动。慈禧太后镇压了维新运动之后,又镇压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随后,慈禧太后也实行所谓新政。但是,腐败的清王朝已经没有回生之力。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辛亥革命中武昌起义——起义门(原中和门)

辛亥革命中武昌起义——起义门(原中和门)


   
   清朝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家和学者,代表人物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魏源 、龚自珍、康有为、严复、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蔡元培等。他们在总结批判传统学术、接受西学影响、开拓新的研究途径方面作出了贡献。这一时期,出现了《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优秀小说和《长生殿》、《桃花扇》等优秀戏曲,散文、诗歌、绘画也有较高成就。
   清代官方不重视科学技术,这方面的成就不大。只是到了19世纪90年代,由于戊戌变法推行西学,促进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出现,全国许多地方兴办了学堂,至1908年全国学堂已达4.7万多所,出国留学人数也迅速增加。他们大多关心国家命运,热心变革,思想比较开放。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其骨干大多为近代知识分子。洋务运动中,出现了一大批自然科学译著,促进了一批近代自然科学人才的出现,著名的有数学家李善兰、华蘅芳,化学家徐寿,工程师詹天佑等。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突出贡献是统一全国,巩固和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团结,最后奠定了中国的版图。社会经济在康、雍、乾统治时期也有较大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经济也开始产生并获初步发展。但清政府由于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部世界尤其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发展茫然无知,被世界先进的历史潮流抛到后面,终于在外国殖民主义者的侵略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社会矛盾。
    中华民国(1912~1949) 从清朝灭亡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缔造中华民国,这是按西方三权分立模式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政权。但是,革命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等北洋军阀首领篡夺。此后,北洋政府(1912~1928)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军阀之间连年混战,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1912年1月24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召开第一次内阁会议

1912年1月24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召开第一次内阁会议


   
   俄国十月革命前后,中国的一些激进的知识分子,如陈独秀、胡適、李大钊、鲁迅发起并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打击了封建主义。十月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首先接受并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1919年爆发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2位代表,选举陈独秀为书记。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等以个人身分加入国民党并出席了大会。1926年6月,国民政府任命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誓师北伐。1928年,北洋政府的统治宣告结束。
   
   

1919年北京爆发五四运动

1919年北京爆发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场

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场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针对工农群众和中国共产党的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蒋汪合流,国民革命失败。全国政局十分混乱,出现新军阀混战。以后,蒋介石逐步控制了国民党南京政权。
   为了反击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于1927年领导了南昌起义。同年共产党人又领导了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后,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见十年内战)、抗日战争(1937~1945)和解放战争(1945~1949),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解放了除台湾省和若干海上岛屿以外的全部国土。
   中华民国建立以后,中国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的发展。北洋政府时期,官僚资本主义企业也有发展。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当权者逐步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并在30年代以后形成了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国家垄断资本。
   这一时期,以陈独秀在1915年创办的《新青年》为标志而兴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传统的封建文化。此后,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深入人心,白话文获得普遍推广,教育、科学和出版,尤其是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政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从1954年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先后制定和颁布过4部宪法,即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8年4月12日七届人大一次会议、1993年3月29日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先后通过宪法修正案。宪法规定: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设立国家主席和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国家的行政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常设机关是常务委员会。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国务院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实行总理负责制。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有毛泽东、刘少奇、李先念、杨尚昆、江泽民,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有周恩来、华国锋、赵紫阳、李鹏、朱镕基,历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有刘少奇、朱德、叶剑英、彭真、万里、乔石、李鹏。1998年3月,九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江泽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为副主席;选举江泽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并根据江泽民的提名,决定朱镕基为国务院总理。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李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参加的,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历任全国政协主席有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邓颖超、李先念、李瑞环。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成立,是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历任最高领导人有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秦邦宪(见博古),张闻天、毛泽东、华国锋、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江泽民。此外,还有8个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


   
   

邓小平由江泽民等陪同看望中共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邓小平由江泽民等陪同看望中共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军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领导中国武装力量的最高军事机构是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武装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诞生于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以后历称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1946年10月改名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是解放军的建军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解放军的宗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包括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和其他技术兵种的合成部队,是一支拥有坦克、舰艇、飞机、原子弹、氢弹、导弹等现代化装备的军队。
   
   

中国的远程导弹

中国的远程导弹


   
   中国人民解放军设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它们既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又是全军的领导机关。总参谋部负责组织武装力量的建设和实施作战指挥;总政治部负责管理军队中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总后勤部负责领导和管理军队勤务,组织实施后勤保障;总装备部负责全军武器装备的建设。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中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它创建于1950年,历称中国人民公安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公安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1983年4月重新组建后改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警部队是担负国内安全保卫任务的武装组织,属公安系统。其基本任务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维护社会治安,保卫党和国家的重要目标,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由内卫武警部队、边防武警部队、特种武警部队、消防武警部队等组成。全国设有武警部队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编有武警部队总队,下辖若干支队(团级)、大队(营级)、中队(连级)和站、所,分别受上级武警部队的领导,同时也受当地中国共产党委员会、人民政中国的远程导弹府和公安部门的领导。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一部分,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样,严格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服从中央军委的统一领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条令、条例,享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同等待遇。
    民兵 中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它是在长期革命战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支群众武装力量,先后用过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队、赤卫队、自卫队、民兵等名称。1984年后,中国实行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制度,民兵不仅是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预备役的基本组织形式。其任务是: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和各项任务;担负战备勤务,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随时准备参军参战,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兵役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严重残疾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以外,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按规定服兵役。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服现役的称现役军人,编入民兵组织或经过登记服预备役的称预备役人员。全国兵役工作在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下,由国防部负责;各军区负责办理本区域的兵役工作;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按规定完成兵役工作任务。
    经济 中国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家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80年起,中国先后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省建立了5个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确定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广州、福州、湛江、北海等14个城市为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先后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辟为5个经济开放区;1990年和1992年先后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区和海南洋浦开发区。国民生产总值,1978~1992年平均每年递增8.90%。一些重要的工农业产品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中国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国独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在经济运行机制上,经历了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等阶段后,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74772亿元。货币单位人民币元,汇率为8.280元兑1美元(1998年3月)。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的有100余种,其中煤、锡、铀、钼、钨、稀土、钛、锑、汞、铅、锌、铁、金、银、硫、磷、石墨、萤石、菱镁、铜、铝、锰、硼、滑石、高岭土的探明储量均居世界重要地位。水力资源居世界首位。森林覆盖率13.4%。1995年,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1365亿元。粮食、棉花、油菜籽、猪肉、牛肉、羊肉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茶叶、花生、大豆、羊毛等产量也居世界前列。

地图:中国野生动物和海洋水产资源

地图:中国野生动物和海洋水产资源

地图:中国矿产

地图:中国矿产

地图:中国自然保护区

地图:中国自然保护区


    

飞速发展的深圳特区建设

飞速发展的深圳特区建设


   

银杏

银杏


   
   1995年,中国第二产业增加值28274亿元。原煤、水泥、棉花、电视机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化纤、钢、原油的产量和发电量居世界三~五位。
   至1995年,中国铁路营运里程达5.7万千米,纵贯我国中部地区的铁路干线——京九铁路已全线贯通。1993年,中国公路通车里程达108.35万千米。中国的内河航运以长江、黑龙江、珠江和京杭运河为主。1991年,内河通航里程约11万千米,中国沿海有优良港口10余个,已开辟了90多条航线,通往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中国民航国内航线以北京为中心,通往各省区、重要旅游开放城市及边远地区;国际航线可通往东京、曼谷等40多个城市。
   
   

北京西客站

北京西客站


   
   中国幅员广阔,河山壮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1997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超过121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2113亿元。
   
   

大熊猫

大熊猫


   

长城

长城


   

春节舞龙场景

春节舞龙场景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


   
   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1978年以前实行外贸部门集中经营,国家统负盈亏的管理体制。1979年后,外贸体制进行了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和政企职责分开等一系列改革,下放了外贸管理和经营权限,实行进出口代理制和工贸结合、技贸结合 。至1995年,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已由50年代的10多个增加到227个。1997年 ,中国对外贸易居世界第10位,出口总额1827亿美元,进口总额142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640亿美元。至1995年末,在中国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已达23.4万个。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加强,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逐渐由以传统农副土特产品为主向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转化,特别是机电产品的出口发展很快,一些附加价值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也有不同数量的出口。在进口商品结构中,工业品特别是技术设备逐年增长,进口了大量的成套设备、机电产品和急需的生产资料,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
    科学与技术 中华民族在其5000年的文明史中,为人类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作出过伟大的贡献,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见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指南针、火药,和古代科技体系确立了中国在14世纪以前的世界科技领域居领先地位。但19世纪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却非常落后。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许多仁人志士提出过“科学救国”的口号,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1949年以前,全国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员甚少,独立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科学家大多在国外的实验室工作,留在国内的科学 家举步维艰,科研成果屈指可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推动下,经过几代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中国的科技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在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物科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尖端科技的一些领域,已经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先后于1960年2月19日、1960年11月5日、1964年6月29日、1980年5月18日、1982年10月7~16日,发射成功试验探空火箭 、近程运载火箭、中近程运载火箭、洲际运载火箭、潜射运载火箭,掌握了火箭发射的尖端技术。1964年10月16日、1967年6月17日,中国相继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氢弹;1966年10月27日,中国试验成功导弹核武器;此后相继试验成功中远程和洲际战略导弹,拥有了强大的核威慑力量。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此后又相继发射了遥感卫星、空间物理探测卫星、通信卫星、气象卫星等数十颗人造地球卫星,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发射技术、地球静止卫星发射技术的国家之一。大型运载火箭和卫星技术,已进入广泛应用阶段,并向国外提供商业服务。1965年9月,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有生物活力的牛胰岛素;1981年11月,最先人工合成了醇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1985年,完成了干扰素基因工程,这些标志着中国的生物科学和基因工程技术已居于世界先进行列。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则是现代中国对世界农业的巨大贡献。80年代末以来,中国先后建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1988)、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1991)、秦山核电站(1991)、中国环流器新一号(1994)、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1995)等一批举世瞩目的科研工程,在高温超导研究方面一直居世界前列,在现代数学、医药卫生、激光、化学、地学、天文学等重要学科领域,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成就。
   
   

秦山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


   
   

中国长征运载火箭

中国长征运载火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的科研体系日益健全,科研队伍日益壮大。中国的科研机构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的科研机构、厂矿企业的科研机构、国防科研机构5个方面构成。它们合理分工,互相配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科研体系。
    文化教育 中国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许多杰出的大教育家和著名书院、著名教育论著,至今仍有巨大影响。但是发展到近代,中国教育却陷入极端落后的境地。至1949年,全国人口中80%是文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教育为国家建设和科研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中国教育体系包括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等方面。著名高等学府有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主要报纸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要刊物有《求是》、《新华文摘》、《世界知识》、《人民文学》、《收获》等。新华通讯社为国家通讯社。主要电台、电视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
   
   

清华大学激光实验室

清华大学激光实验室


   
    对外关系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家的外交工作结束了屈辱的历史,中国同世界各国和各国际组织间的关系不断发展,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益加强。
   50年代,中国建立和加强了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使彼此的关系处于全面发展时期;同时又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同不少非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发展了彼此的友好合作。中国政府同印度、缅甸政府共同倡导了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与印度总理赫鲁共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与印度总理赫鲁共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0年代,随着中国同亚非国家关系的发展,中国政府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对亚非国家进行了三次访问,同近20个国家的领导人,就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保卫世界和平,促进彼此合作等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取得了广泛的一致,为发展中国同广大亚非国家的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同一些邻国经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公平合理地解决了边界问题,先后同缅甸、尼泊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签订了边界条约或边界问题协定。中国根据不同情况,同一些邻国解决了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1964年1月,中国同法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使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有了重大突破。
   70年代,中国的外交工作大踏步地前进。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签订了上海《联合公报》,确认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揭开了中美关系史上的重要一页,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1979年1月1日,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72年9月,日本田中首相访华,两国签订了《联合声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实现了邦交正常化;1978年8月,两国签署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贡献,使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以更大的步伐向前发展。70年代,中国不仅同西欧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且同欧洲共同体建立了正式关系;与此同时,还同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建立了外交关系。这样,中国同这些国家的政治合作和经济交流有了稳步的、全面的发展。
   80年代以后,根据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路线,中国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充实,更加灵活和实事求是,外交工作更加活跃。中国为推动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同非洲国家的合作坚持“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发展了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了各自的经济发展。中国政府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同英国、葡萄牙政府就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进行了谈判,并分别于1984年12月、1987年4月正式签署了《联合声明》,规定中国分别于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中国同东欧一些国家实现了关系正常化,经济、科技、贸易合作有了显著发展。1989年5月,苏联领导人访华,双方本着“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原则,实现了两国、两党关系的正常化,恢复了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有利于亚洲和世界和平。中国同印度恢复了两国政府首脑的互访,增进了相互了解,彼此的关系得到了改善。中国为公正合理解决柬埔寨问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89年以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积极开展了国际活动,进一步改善和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实现了同越南的国家关系、党的关系正常化,同俄罗斯等许多独联体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顶住了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和政治上的施压、经济上的制裁,打破了它们孤立中国的企图,同一些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基本上或完全恢复正常;积极参预联合国处理国际事务的活动,继续起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同外国建交的原则是,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中国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凡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要表明与台湾当局断绝一切外交关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决不容忍任何国家搞“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阴谋活动,决不容忍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再同台湾当局建立任何形式的官方关系。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