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克里斯汀生效应
1)  Christiansen Effect
克里斯汀生效应
2)  Christiansen-Effect Filter
克里斯汀生效应滤器
3)  Christiansen effect
克里斯坦森效应
1.
This is just the Christiansen effect that we must take cares to avoid as much as possible.
我们发现 ,这个新现象非常有趣 ,它与克里斯坦森效应表面上相反 ,但都可用Lorentz色散模型给予精确地解释 ,于是称它为反克里斯坦森效应 ,在该效应出现的频率处两种材料的折射率相等 ,且吸收系数都非常小。
4)  Reverse christiansen effect
反克里斯坦森效应
5)  Stark effect
斯塔克效应
1.
The Stark effect of the Helium atom s ground state;
氦原子基态的斯塔克效应
2.
The popular formula of perturbative matrix elements of the Stark effect of the hydrogen atom;
氢原子斯塔克效应中微扰矩阵元的普遍公式
3.
The Stark effect of one-dimensional hydrogen atom;
一维氢原子的斯塔克效应
6)  snoek effect
斯诺克效应
补充资料:毛里坦猿人
      1953年发现于阿尔及利亚的直立人化石之一,最初订名为阿特拉猿人毛里坦种。先后共发现 3个下颌骨和一块顶骨。化石地点位于阿尔及利亚的特尼芬。3个下颌骨全为成年个体,可能2个为男性,1个为女性。没有颏突,在Ⅰ号下颌上有下颌圆枕,Ⅰ号和Ⅲ号标本上多颏孔。牙齿都较大,前臼齿、臼齿颊面有齿带,在磨损较轻的牙齿咬合面可见褶皱。由顶骨的曲度看,可能头骨较低。从顶骨、下颌及牙齿形态观察与北京猿人相似。和人化石一起发现了几百件石器和许多动物化石,代表的动物化石有:三趾马、古菱齿象、犀牛、骆驼、羚羊、剑齿虎、大的疣猪和大的狒狒等。地质时代是中更新世早期。
  
  1954年,在摩洛哥的西迪阿布德拉曼发现一下颌骨,也被视为毛里坦猿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