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关键分包商
1)  Critical Subcontractor
关键分包商
2)  management of general contractor and subcontractor
总包商和分包商关系管理
3)  key packets
关键数据包
4)  Key moleculars
关键分子
5)  key score
关键分
6)  key fraction
关键馏分
补充资料:包世臣(1775~1855)
      中国清代鸦片战争前后的经世学者。字慎伯,晚年自号倦翁,安徽泾县人。少家贫,长期任幕僚,潜心考究农政、河工、漕运、盐政、货币等。反对空谈性理,讲求实学,注重实地调查与经世致用,对实际社会问题有较深的了解,是当时的知名人物,"每遇兵、荒、河、漕、盐诸巨政,封疆大吏无不屈节咨询"(《清史稿·包世臣列传》)。著作晚年自编为《安吴四种》。
  
  包世臣重视理财,认为"理财为古人致治之大端,尤此时当务之最急"(《安吴四种·说储上篇序目》)。他蔑视儒家反对"言利"的教条,声称自己就是"好言利",自己"所学大半在此"。他言利的目的是反对"奸人之中饱",要"收奸人之利,三归于国,七归于民"(《答族子孟开书》)。他重视农业,认为"天下之富在农",把"修法以劝农"看作是富国的前提。为了"劝农",他强调士必须懂得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他重农而不抑末,指出:"无农则无食,无工则无用,无商则不给。三者缺一,则人莫能生也"(《说储上篇前序》)。他认为工商业和货币财富的发展对农业不会有害,而且可以相互补充。有了五谷和货币收入,就可以"家给人足"。于是他提出"本末皆富"的观点,并认为是"千古治法之宗","子孙万世之计"(《庚辰杂著二》)。他认为商人熟悉业务,遵守信用,效率高,费用低,极力主张借助商人的经营活动来改革漕运和盐政。他还认为"官与民为市"是正常的(《海运南漕议》)。他为解决"银荒",提出一个以制钱为计算单位,"使钞从钱",发行纸币的"夺银之权"的币制改革建议。这个建议在理论上有错误,实践上行不通。
  
  包世臣强烈反对鸦片贸易,早在1828年,他就指出鸦片输入的危害,要求"厉禁烟土"。鸦片战争前十几年,他就预见到英国侵略者必以新加坡为基地,对中国发动武装侵略,因而呼吁朝廷,早作预防。鸦片战争爆发后,力主抵抗,反对投降,表现了强烈的反侵略的爱国主义。鸦片战争以后,他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也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指出由于洋布进口打击了中国手工纺织业。他说"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则木棉亦不可恃"(《答族子孟开书》)。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