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金融体系,金融制度
1)  financial system
金融体系,金融制度
2)  the system of financial guarantee institution
金融保障制度体系
3)  financial system
金融制度
1.
Analysis on supply and demand of financial system;
我国民间金融制度的供求分析
2.
Some theoretical thoughts and proposals about the innovatiom of financial system;
金融制度创新的理论思考与政策主张
3.
In the 20th century American financial system is experiencing mixture Separated and comprehensive bank-oriented.Basirg on it the author predicts in the 21th century,our country s banking system will go to comprehensive bank-oriented from separated bank-oriented
20世纪,美国的金融制度走过了“混业──分离──全能”的历程。
4)  financial institution
金融制度
1.
Corruption based on Entry Fee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
基于入门费的腐败行为与金融制度研究
2.
Building Double Rural Financial System Based on Paradox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 Transition;
金融制度变迁悖论下的双重四元农村金融体系构建
3.
Therefore,restructuring the financial property right regime according to market-oriented principle will be the key to the reform of China s financial institution in next stage.
因此,按照市场原则对中国的金融产权安排进行重构就成为我国下一步金融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
5)  financial institutions
金融制度
1.
The Chines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ompetitiveness and Its Empirical Analysis;
中国金融制度竞争力及其实证研究
2.
Institutions、Institutions Change and China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hange Studyjing;
制度、制度变迁与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研究
3.
The main func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which are to solve this incentive problem,is to provide appropriate incentives for their members through establishing an e ffective incentive structure and alleviating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金融活动的核心问题是激励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产生的金融制度,其主要功能就是通过确定一个有效的激励结构,帮助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为制度所涉及的各个成员提供有效的激励。
6)  institution finance
制度金融
1.
Non-institution finance,as we generally call it private finance,it widely existed in China and greatly support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rivate-owned economy.
非制度金融,即一般所称的民间金融,它在中国广泛存在,并在支持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补充资料:跨地区文献保障体系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为保障全国研究与决策对文献的需求而建立的一个文献采集、收藏和利用体系。1949年由25个州立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自愿组成,目的是合理使用各馆资金,迅速补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严重破坏的馆藏文献资源。到80年代末,已有36个成员馆参加了该体系,包括4个中央专业图书馆(见联邦德国中央专业图书馆)、15个州立和大学图书馆、8个研究所图书馆和 9个专门图书馆。这些图书馆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全国20个重要城市中。该体系的组织者和资助者是德国研究协会 (协会的绝大部分资金来自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拨款,只有极少部分来自企业部门)。该体系的指导性文件是1983年该协会发布的《学科专藏计划》,该计划将所有文献按照学科内容 (部分按照国家、地区和语种,还有一部分按照文献类型) 分为31个大类和 111个小类,然后根据各成员馆的具体情况,分别委托各馆负责收藏。计划要求各馆考虑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特别是馆际互借中的拒借文献),利用各种渠道尽可能将本专藏领域的文献收集完备,并严格避免与其他图书馆重复,使全国的文献收藏既不致出现学科领域或文献类型方面的空白,又不致发生不合理的交叉重复。为保证学科专藏计划的顺利执行,德国研究协会为各成员馆采集学科专藏文献提供经费支持。该计划对各种情况下的经费分担办法作了详细的规定,凡是采集在学科内容、文献类型、语种、出版年代等各方面符合所承担任务的文献,可补助所需经费的75~80%,在特殊情况下甚至可补助必要的文献整理加工费用。各成员馆如采集专藏范围以外的文献,经费则自行支付。
  
  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的一些专家认为,该体系是国家文献收集系统中的一个比较成功的模式。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