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onconservative motion
非守恒运动
3) conservative motion
守恒运动
4) conservation of motion of center of mass
质心运动守恒
1.
As to the conservation of motion of center of mass, the method of absolute coordinate system is generally used in the teaching meterials of theoretic mechanics.
对于质心运动守恒问题,理论力学教材中一般用绝对坐标法进行计算。
5) circulation preserving motion
环量守恒运动
6) particle transient motion
非恒定运动
1.
A concept of added mass force in viscous flows is introduced through rigorous analysis of a particle transient motion at low particle Reynolds number.
从分析低颗粒雷诺数下刚性小颗粒的非恒定运动出发 ,给出了粘性流中附加质量力的概念 ;进而采用涡量分析的方法 ,从理论上探讨了任意颗粒雷诺数下粘性流中颗粒非恒定运动的附加质量力问题 ,结果表明 ,粘性流体中颗粒作任意非恒定运动时所受附加质量力与其在理想流体中所受附加质量力具有相同的形式 。
补充资料:王夫之的物质和运动守恒思想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薑斋,湖南衡阳人,明末清初的哲学家。他曾参加明末反清斗争。1648年举兵衡山,抗击清兵南下。后任南明翰林院庶吉士、行人司行人介子等职。晚年隐居于衡阳石船山,号称船山先生。他的主要著作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通鉴论》、《读四书大全说》、《思问录》等100多种。
在王夫之的时代,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元气说发展到思辨的高峰。这种唯物主义的元气说认为,宇宙天地和世界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气"希微无形,人眼察觉不到,但又充满宇宙太空。元气还处在不停的运动状态之中,它的聚集生成万物,而万物的离散又成为元气。由于元气的运动,由于元气中阴与阳两种属性的矛盾冲突,从而构成了宇宙万物及其运动的多样性。
王夫之以元气说的哲学推测为思想依据,又从生活实践的观察、或有可能从定性的实验观察中得到了物质不生不灭的思想。他讲道:"车薪之火,一烈已尽,而为焰,为烟,为烬。木者仍归木,水者仍归水,土者仍归土,特希微而人不见尔。一甑之炊,湿热之气,蓬蓬勃勃,必有所归;若盦盖严密,则郁而不散。汞见火则飞,不知何往,而究归于地。有形者且然。况其絪缊不可象者乎!未尝有辛勤岁月之积,一旦悉化为乌有,明矣。""傥如散尽无余之说,则此太极浑沦之内,何处为其翕受消归之府乎?又云造化日新而不用其故,则此太虚之内,亦何从得此无尽之储,以终古趋于灭而不匮邪?"(《张子正蒙注·太和篇》)
王夫之在《俟解》中,不仅更详细地叙述了焙烧汞的过程中汞并不被消灭的事例;而且以烧松烟制墨的生产过程(即由烧松木到产生浓烟,又由浓烟制取墨料),来补充物质不灭的例子。
王夫之在关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论述中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永恒运动着的。他说:"虚空即气,气则动者也"(《张子正蒙注·参两篇》)。他认为由于物质元气包含有阴阳两个相异的对立面,因阴阳"交感",元气便产生了无穷无尽的运动变化。他还说:"太虚者,本动者也,动以入动,不息不滞"(《周易外传·系辞下传》第五章)。他反对"废然之静",指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思问录·内篇》),表述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基于这种关系,明确地指出:"有往来而无死生,往者屈也,来者伸也,则有屈伸而无增减,屈者固有其屈以求伸,岂消灭而必无之谓哉!"(《周易外传·系辞下传》第六章)"故曰往来,曰屈伸,曰聚散,曰幽明,而不曰生灭。"(《张子正蒙注·太和篇》)在这里,"往"、"来"、"屈"、"伸"、"聚散"与"幽明",都是古代人关于物质运动形态的看法。王夫之以此说明物质运动只有不同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而没有数量上的增加和减少的思想,当无疑义。
王夫之的著作,除文史外,主要是哲学著作。他的物质和运动守恒思想也是一种思辨性的论述。
在王夫之的时代,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元气说发展到思辨的高峰。这种唯物主义的元气说认为,宇宙天地和世界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气"希微无形,人眼察觉不到,但又充满宇宙太空。元气还处在不停的运动状态之中,它的聚集生成万物,而万物的离散又成为元气。由于元气的运动,由于元气中阴与阳两种属性的矛盾冲突,从而构成了宇宙万物及其运动的多样性。
王夫之以元气说的哲学推测为思想依据,又从生活实践的观察、或有可能从定性的实验观察中得到了物质不生不灭的思想。他讲道:"车薪之火,一烈已尽,而为焰,为烟,为烬。木者仍归木,水者仍归水,土者仍归土,特希微而人不见尔。一甑之炊,湿热之气,蓬蓬勃勃,必有所归;若盦盖严密,则郁而不散。汞见火则飞,不知何往,而究归于地。有形者且然。况其絪缊不可象者乎!未尝有辛勤岁月之积,一旦悉化为乌有,明矣。""傥如散尽无余之说,则此太极浑沦之内,何处为其翕受消归之府乎?又云造化日新而不用其故,则此太虚之内,亦何从得此无尽之储,以终古趋于灭而不匮邪?"(《张子正蒙注·太和篇》)
王夫之在《俟解》中,不仅更详细地叙述了焙烧汞的过程中汞并不被消灭的事例;而且以烧松烟制墨的生产过程(即由烧松木到产生浓烟,又由浓烟制取墨料),来补充物质不灭的例子。
王夫之在关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论述中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永恒运动着的。他说:"虚空即气,气则动者也"(《张子正蒙注·参两篇》)。他认为由于物质元气包含有阴阳两个相异的对立面,因阴阳"交感",元气便产生了无穷无尽的运动变化。他还说:"太虚者,本动者也,动以入动,不息不滞"(《周易外传·系辞下传》第五章)。他反对"废然之静",指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思问录·内篇》),表述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基于这种关系,明确地指出:"有往来而无死生,往者屈也,来者伸也,则有屈伸而无增减,屈者固有其屈以求伸,岂消灭而必无之谓哉!"(《周易外传·系辞下传》第六章)"故曰往来,曰屈伸,曰聚散,曰幽明,而不曰生灭。"(《张子正蒙注·太和篇》)在这里,"往"、"来"、"屈"、"伸"、"聚散"与"幽明",都是古代人关于物质运动形态的看法。王夫之以此说明物质运动只有不同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而没有数量上的增加和减少的思想,当无疑义。
王夫之的著作,除文史外,主要是哲学著作。他的物质和运动守恒思想也是一种思辨性的论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