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新唯心主义者
1)  new idealist
新唯心主义者
2)  neoidealism
新唯心主义
3)  mentalism [英]['mentəlizəm]  [美]['mɛntḷɪzṃ]
唯心主义
1.
To explore the etiology of hysteria through the aspect of mentalism.
从唯心主义角度分析癔症病因,为揭示癔症形成提供新的思路。
2.
The criticism and transcendence to Hegelian mentalism and Feuerbach s visual materialism is the new materialism philosophical theory origination of Marx.
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与超越,是马克思建立新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起点。
3.
But it is of the bourgeoisie,so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mentalism and lacks philosophical principle.
但它毕竟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范畴,具有唯心主义特色,缺乏严格的哲理。
4)  idealism [英][aɪ'di:əlɪzəm]  [美]['aɪ'diə'lɪzəm]
唯心主义
1.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development of idealism negate and negate;
现代西方哲学:唯心主义否定之否定的发展
2.
Persisting in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Opposing to Idealism;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 反对唯心主义
3.
This artictle has analysed the true nature of idealism in philosophy and the origin of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produced by idealism.
本文分析了哲学唯心主义的本质及其产生的认识论的根源。
5)  aesthete [英]['i:sθi:t]  [美]['ɛsθit]
唯美主义者
1.
Correspondingly,human beings exist by three different types: a human being at the aesthetic level is an aesthete who entirely sinks into the limitation directly set by the nature and blindly succumbs the natural desires;a human being at the ethic level is an ethicist who regards carrying out ethical oblig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as his/her holy task;and a human being at the reli.
克尔凯戈尔的个体存在哲学将人的存在状态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即美学层面、伦理层面和宗教层面,与之相对应的是人的三种存在类型:美学层面的人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他完全沉沦于自己现实的直接给定性之中,一味屈从于自然欲望的摆布;伦理层面的人是一个伦理主义者,他把履行伦理的义务和责任视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宗教层面的人是基督的信徒,他把对基督的信仰视为自己存在的最高使命。
2.
This thesis aims to prove that Hardy is a misunderstood aesthete.
本文旨在证明哈代是一个被误解的唯美主义者。
6)  materialist [英][mə'tɪəriəlɪst]  [美][mə'tɪrɪəlɪst]
唯物主义者
1.
Starting off from Marxist basic principles, Comrade Mao Ze-dong, a thorough materialist, fully realized that the determina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is productivity.
毛泽东同志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出发,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为生产力,并为生产力的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建设道路;毛泽东同志不是机械的唯物主义者,他主张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强调意识的能动性,极大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以达到发展生产的目的。
2.
Second,there are materialists and at the same time agnosticists in history.
多年来,我们一直认为,全部唯物主义者都天然的是可知论者,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补充资料: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idealism

   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与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旧译观念论。蒙昧时代的灵魂不死的观念和万物有灵的观点,隐含着精神可以脱离物质的臆想,是唯心主义的萌芽,哲学唯心主义是在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剥削阶级中的一部分人有闲暇专门从事智力活动的时候产生的。
    唯心主义可以区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类型: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虚构出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人的肉体的“自我”,并把它当成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情感等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如在中国,宋代的陆九渊认为,“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的王守仁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心即是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心之本体无所不赅”,“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在西方,18世纪英国的贝克莱认为,物质是“不存在的实质”,“感性实物”是“观念的集合”或“感觉的组合”   “对象和感觉是同一个东西”,“存在就是被感知”。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的J.费希特认为,“自我”是自身的原因和世界的本原,“自我”周围的现实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这些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述。19世纪30年代以后,主观唯心主义在西方的主要趋势是抹煞哲学的基本问题,宣称物质与意识何者是第一性是无意义的问题,而以“经验”、“要素”、“事件”、“心理的东西和物理的东西”等“中立”的名词取代物质和意识的科学概念,自称为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上的“新”哲学,如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马赫主义、实用主义、新实在论等。还有些主观唯心主义流派把意志、情感说成是第一性的东西,宣扬非理性主义,如唯意志论、存在主义等。
    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虚构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成万物的创造者。在中国,西周时代的天命观是具有初步理论色彩的客观唯心主义。汉代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是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  ,“万物之祖”  ,“万物非天不生”;三纲五常的封建秩序是“天”有意志有目的安排的。魏晋玄学把神秘的精神实体作为万物的本原。王弼认为“万物皆由道而生”,而“道”是“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故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的独立存在的精神。宋代的朱熹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创造主,“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在西方,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说是最早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认为“理念”世界是唯一真实的存在,由具体事物构成的“感性世界”则是由“理念”派生出来的不完善的“摹本”或“影子”。欧洲中世纪的托马斯主义和实在论也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近代最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代表是G.W.F.黑格尔,他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现象都是“绝对精神”在自我实现、自我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中的外部表现。现代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流派有新黑格尔主义、新托马斯主义、人格主义等。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者都把虚构的脱离物质的意识当作现实世界的本原,在这一根本点上是一致的,两者在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内部也往往互相混杂或交错。唯心主义能够长期存在根源之一在于人的认识过程本身包含着陷入唯心主义的可能性。人类最初的、最简单的抽象中就存在着认识的二重化和唯心主义的可能性。唯心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的产生、发展还有一定的社会根源。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利益对哲学的存在和发展起最重要的制约作用,它规定哲学家概括现实和利用思想资料的倾向。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唯心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把精神、意识说成物质、自然界的本原,从根本上颠倒了世界的本来面貌,因而是与宗教同样谬误的世界观。有的唯心主义本身就是精制了的采取理论形态的宗教教义;有的唯心主义虽然对宗教采取回避的、存疑的甚至反对的态度,但就其理论实质来说仍与宗教相通。辩证唯物主义不是简单地笼统地抛弃唯心主义哲学的一切内容,而是把它们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辩证的批判,具体地揭露其谬误的性质、程度、根源和影响,并利用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因素。这样才能真正不断地战胜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唯心主义,丰富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